聯賽、歐冠近四戰3勝1平后,國米暫時走出低谷。
但無論怎樣,歐冠出線尚未“落袋”,聯賽落后榜首8分的形勢仍未改變,藍黑軍依然前路多艱。
近期的國米有三個值得關注的資訊,不妨予以介紹。
其一:雖然恰爾汗奧盧“后置”的表現確實給力,但國米就此變陣打雙后腰的可能性不大。
近4戰,恰爾汗奧盧出任拖后中場,表現非常出色。其亮點不止是在組織、助攻、罰球方面,在防守堅決性、保護中衛、斗志侵略性等方面,他也做得不錯。
很多人問:布羅佐維奇的目標是在世界杯前復出,至少踢幾場俱樂部賽事,一旦B羅回歸,國米是否會考慮使用B羅+恰爾汗的雙后腰陣型,靠變陣來解決球隊一些結構性的問題?
眾多專家指出,可能性很小。
比亞辛、曾加、貝爾戈米等人都在國米內部都有消息源,他們都認為這很難,更大的可能是B羅回歸后,恰爾汗奧盧重回邊中場位置。
依據是,小因扎吉執教以來,很少在日常沒練過的前提下,突然對陣型做出巨變。
上賽季國米打過幾次4后衛,或三前鋒,本賽季國米嘗試過3412,但這都是提前在訓練中演練過多次的。可是一年多來,國米從未練過雙后腰的套路。
專家們認為,值得關注的是另一種變化。國米與薩勒尼塔納之戰,最后時刻是達米安上來踢左中前衛。讓某個邊翼衛去踢邊中場,這平時練過,可能性倒是更大些。
其二:國米教練組正在繼續改變孔蒂時代的日常訓練強度高的“遺計”,藍黑軍的日常訓練方式,3年內經歷了3次改變。
如今國米陣容嚴重老化,本賽季意甲最老首發Top 11榜單里,國米獨占5席。老將最大的短板就是密集賽制中恢復體能更難,所以,3天1賽周期里,兩戰之間的日常訓練怎么安排,是國米3年來從未解決的一大難題。
孔蒂時代,即使是密集賽制,教練仍然保持著很長的訓練時間和很高的訓練強度,要求球員靠意志品質來撐。這種做法利弊參半。利好在于,一旦單線作戰,國米各個都能生龍活虎,巴萊羅都能跑個單場12000米,令人大跌眼鏡。弊端也有,這么整,歐冠會拉胯,因為球員是人,不是機器。
上賽季,小因扎吉做出改變,在賽程密集時,兩戰之間的日常訓練,時長不變,但訓練強度大幅降低。但實戰證明,“松綁”這種事不好控制那個度。上賽季國米雖然杯賽成績不錯,但2-4月的低迷期,疑似就是“松過頭”的后遺癥。事情就是這樣,松下來容易,再緊就很難。
本賽季,小因扎吉繼續改變,賽程密集時,兩戰之間的日常訓練,強度不降低,但訓練時長縮短,減輕球員消耗。省下來的時間做什么呢?不是讓球員提前散班各回各家,而是讓教練組通過視頻手段,給球員們講解戰術。
小因扎吉說得很清楚:“這兩天和小伙子們在視頻上進行的工作比在訓練場上更多”。
這是一種在意甲并不多見的新嘗試,效果如何,且看看再說。
這也說明:小因扎吉還是“少帥”,他與孔蒂、斯帕萊蒂的區別是,他的做法、思路和習慣還沒有徹底定型,會不斷做出摸索、嘗試、改變和自我否定。
所以,關于他的水平和檔次,還是先別急著下結論。即使他現在還有很多不足,但此時“蓋棺定論”還是過早。
其三,國米此前連敗后,更衣室內有一次反省總結會談,之后球隊重新找回了團結。權威們揭秘,這次會談,并不是教練、高層授意,更不是隊長漢達策動,是球員們集體組織。過程中勞塔羅扮演著非常重要的作用,這可能是之前什克“讓袖標”的一方面原因。
國米與薩勒尼塔納的比賽前,巴斯托尼證實,之前8輪4負之后,國米更衣室進行了這樣的會談。會后,球隊找回團結,戰力回升,成績反彈。
貝爾戈米熟知更衣室內幕,他介紹:“據我所知,只有球員參與,沒有教練和其他人,這是直率的會談”。
跟隊記者介紹,會談中,勞塔羅首先提出,過多抱怨隊友的失誤會影響團隊士氣,這得到了全隊的支持。所有人承諾對此做出改變,這讓球隊隨后的團隊協作、比賽氣質發生了積極改變。
眾所周知,勞塔羅比賽氣質好,個體狀態好時能扛著球隊前行,狀態不好時也能通過肉搏、對抗、賣力氣,給隊友提供支持。由他指出問題是合適的。
上輪聯賽,有過一個“讓袖標”的橋段,首發的代理隊長丹布羅西奧被換下時,本打算把袖標給替補上來的什克,但什克和助教都要求把袖標給勞塔羅戴,阿根廷人也沒有矯情推辭。這一度被一些人炒作為“什克鐵心要走”的信號。如今來看,此舉也可能就是因為內部反省會上,勞塔羅的做法得到了球隊上下的認可,算是一種鼓勵。
球員們心里有桿秤,誰真心為球隊好,誰就能服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