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地省市書記密集調研企業,釋放了哪些信號?

導讀原標題:多地省市書記密集調研企業,釋放了哪些信號?為民營企業和民營企業家排憂解難,讓他們放開手腳,輕裝上陣,專心致志搞發展。全文24...

原標題:多地省市書記密集調研企業,釋放了哪些信號?

為民營企業和民營企業家排憂解難,讓他們放開手腳,輕裝上陣,專心致志搞發展。

全文2483字,閱讀約需5分鐘

▲3月13日,重慶東港汽車電子產業園項目建設施工現場(無人機照片)。圖/新華社

近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印發了《關于在全黨大興調查研究的工作方案》,并發出通知,要求各地區各部門結合實際認真貫徹落實。

該方案要求,各級黨委(黨組)要立足職能職責,圍繞做好事關全局的戰略性調研、破解復雜難題的對策性調研、新時代新情況的前瞻性調研、重大工作項目的跟蹤性調研、典型案例的解剖式調研、推動落實的督查式調研,突出重點、直擊要害,結合實際確定調研內容。

新京智庫梳理發現,近期,多地省級黨委書記們深入企業調研,或深入田間地頭,或召開座談會與企業家深入交流,研究為民營企業和民營企業家排憂解難,讓他們放開手腳,輕裝上陣,專心致志搞發展。

━━━━━

省級黨委書記們近期展開密集調研

近期,北京市委書記尹力圍繞推動汽車產業高質量發展到順義區調查研究。尹力強調,北京市是全國汽車產業創新發展的主要區域和重要汽車生產基地。作為市制造業第一大產業,汽車產業正處于戰略轉型的關鍵時期。

近日,天津市委書記陳敏爾,市委副書記、市長張工前往濱海新區、東麗區,深入企業進行調研。陳敏爾在調研時強調,要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關于大興調查研究的重要部署,領導干部帶頭深入企業,關心關注企業發展和經營情況,了解企業家所思所想、所困所惑,多聽企業家意見建議,健全完善助企服務機制、服務政策,真心實意為企業出實招、辦實事、解難題。

3月22日至23日,重慶市委書記袁家軍赴萬州區、梁平區、云陽縣調研并主持召開企業座談會。袁家軍強調,新重慶建設要把制造業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要千方百計幫助企業解決難題。

3月25日至26日,安徽省委書記韓俊赴宿州市、淮北市調研經濟社會發展情況。此前的3月19日,韓俊在合肥市調研科技創新型企業發展情況。

3月23日至27日,由貴州省委書記、省人大常委會主任徐麟,省委副書記、省長李炳軍,省政協主席趙永清率領的貴州省黨政代表團赴廣東省、廣西壯族自治區學習考察。3月23日上午,貴州省黨政代表團抵達本次學習考察的第一站:深圳市,考察了騰訊總部。

3月23日,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黨委書記馬興瑞來到伊犁哈薩克自治州,深入霍爾果斯口岸,調研了霍爾果斯金億貨場及其運營企業。

━━━━━

優化營商環境成為關鍵詞

今年是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的開局之年,也是努力實現經濟運行整體好轉的關鍵一年。省級黨委書記們密集的行程,釋放出各地“全力拼經濟”的強烈信號。在此過程中,多地省級黨委書記們不約而同提到了一個詞——營商環境。

優化營商環境,不僅需要更新觀念、轉變作風,而且需要聚焦重點、化解難點。因此,從省級黨委書記們的調研行程中,不難管窺地區高質量發展的著力點。

北京市委書記尹力在調研中強調,要為車企營造更好發展環境。有關部門和屬地政府全面落實“兩個毫不動搖”,精準對接企業需求,完善“服務包”“服務管家”制度,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幫助企業解難題,堅定車企在京發展信心。

重慶市委書記袁家軍強調,要千方百計幫助企業解決難題。各級黨委、政府要把服務企業作為推動產業發展和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的重要舉措,推動助企紓困政策落地,幫助企業辦實事解難題。

兔年新春,重慶市建設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工作推進大會提出,要“勇當內陸省份改革開放探路先鋒”“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走深走實”“大力推進更高水平改革開放,深化重點領域改革,營造一流營商環境,推進西部陸海新通道建設,提高開放型經濟發展質量”,實現改革開放能級大幅躍升。

按照規劃,到2027年,重慶營商環境達到國內一流水平;國有企業創新能力和服務重大戰略能力大幅提升;民營經濟持續發展壯大,力爭民營經濟增加值占GDP比重達到62%。

湖北省委書記王蒙徽表示,湖北正在著力以控制成本為核心,打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營商環境,切實讓國企敢干、民企敢闖、外企敢投。

河北省委書記倪岳峰強調,要切實落實“兩個毫不動搖”,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更好發揮政府作用,不斷優化營商環境,依法保護民營企業產權和企業家權益,夯實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根基。

山西省委書記藍佛安表示,營商環境是企業引得來、留得住、發展得好的關鍵。要全力打造“三無三可”營商環境,讓企業放開手腳,專心致志搞發展。

▲工人在位于杭州市的浙江華正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覆銅板生產車間作業(3月23日攝)。圖/新華社

━━━━━

制造業成關注重點

從省級黨委書記們的調研行程中可以看出,制造業是多地傾力打造的重點。

例如,天津市委書記陳敏爾在調研中提出,瞄準全國先進制造研發基地的功能定位,堅持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方向,以科技創新引領制造業發展、賦能實體經濟,加快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

重慶市委書記袁家軍強調,新重慶建設要把制造業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各級黨委、政府要把服務企業作為推動產業發展和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的重要舉措,推動助企紓困政策落地,幫助企業辦實事解難題。

山東省委書記林武強調,要錨定綠色低碳方向,持續運用高新技術和數字技術改造提升傳統產業,著力培育壯大戰略性新興產業,推動先進制造業固本強基,加力提速工業經濟高質量發展。

2022年,中國制造業增加值占GDP比重為27.7%,中國制造業規模已經連續13年居世界首位。實體經濟是國家經濟發展的命脈,制造業是實體經濟最重要和最基礎的組成部分,制造業穩,實體經濟才能穩,宏觀經濟大局才能穩。

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圍繞制造業重點產業鏈,集中優質資源合力推進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加快傳統產業和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著力提升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水平。”

目前,我國工業經濟正處于爬坡上階的重大時間節點。以科技創新賦能產業,在培育增量的同時優化存量,這是各地實現高質量發展的有力抓手,也是民營經濟大顯身手的歷史機遇。

值班編輯 康嘻嘻

去緬北發財的夢,該醒了

13歲女孩遭霸凌,官方通報:校長被免職

因航班延誤錯過考研復試,“遺憾”不該全由考生承擔

本文部分內容首發自新京報公號“新京智庫”

歡迎朋友圈分享

免責聲明:本文由用戶上傳,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