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穎被拐九年(程穎)

導讀您好,現在漢漢來為大家解答以上的問題。程穎被拐九年,程穎相信很多小伙伴還不知道,現在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1、你應該說的是北宋時期程朱...

您好,現在漢漢來為大家解答以上的問題。程穎被拐九年,程穎相信很多小伙伴還不知道,現在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1、你應該說的是北宋時期程朱理學的程顥,程頤吧。

2、程顥 (hào) 北宋(1032~1085)字伯淳,人稱明道先生,原籍河南府(今河南洛陽),生于湖北黃陂縣。

3、宋代大儒,理學家、教育家,封“先賢”,奉祀孔廟東廡第38位。

4、與程頤為同胞兄弟,世稱“二程”。

5、“二程”早年受學于理學創始人周敦頤,宋神宗趙頊時,建立起自己的理學體系。

6、其家歷代仕宦,曾祖父程希振任尚書虞部員外郎,祖父程遹曾任黃陂縣令,贈開府儀同三司吏部尚書,卒于該縣。

7、父程珦年幼無力返鄉,遂居于黃陂,曾任黃陂縣尉,后官至太中大夫。

8、二程就是在其父任黃陂縣尉時所生,自幼深受家學熏陶,在政治思想上尤受父程珦影響,以非王安石新法著稱。

9、程頤(1033~1107),字正叔,北宋洛陽伊川人,人稱伊川先生,北宋理學家和教育家。

10、為程顥之胞弟。

11、歷官汝州團練推官、西京國子監教授。

12、元祐元年(1086)除秘書省校書郎,授崇政殿說書。

13、與其胞兄程顥共創“洛學”,為理學奠定了基礎。

14、幼承家學熏陶,其政治思想頗受父親的影響,推舉其父反對王安石新法乃“獨公一人”,又說其兄程顥對荊公(王安石)之說,“意多不合,事出必論列”,極 加稱許。

15、與其兄程顥不但學術思想相同,而且教育思想基本一致,合稱“二程”。

本文就為大家分享到這里,希望小伙伴們會喜歡。

免責聲明:本文由用戶上傳,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