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目新聞評論員 吳雙建
近日,有網友反映稱,今年8月,廣西賀州第五高級中學以219萬元的預算,招標該校校園小賣部2023學年—2024學年的承包經營權服務。據悉,該項目最終以224萬元中標,中標的食品批發店于今年8月1日新成立。9月9日,賀州市平桂區人民政府辦公室針對此事發布調查通報,已成立聯合調查組,相關調查結果將及時向社會公布。(據9月10日大皖新聞)
當地回應
一所中學的小賣部,一年租金224萬元,這本身就不正常。簡單算個賬,除去寒暑假周末節假日等,往多了算224天營業,每天要純收入1萬元才能保本,這還沒算店方的其他開支。一個基本判斷就是,商家投入224萬元,有賺的才會去投標經營。
讓人驚奇的是,中標供應商于今年8月1日剛成立,為個體工商戶,經營許可項目為食品銷售。不少網友就懷疑,這家公司就是為了中標而來的,有暗箱操作的嫌疑。一些人認為,是不是貧窮限制了想象力,還可以更賺錢?
根據賀州市平桂區人民政府網站上《賀州第五高級中學召開2023屆高考百日誓師大會》中“在校學生3700多人參加了會議”的表述,這就意味著每位學生每天要貢獻2元多的純利潤給商家,才夠商家支付租金。
高中學校里設置小賣部本身并不違規,小賣部賺錢無可厚非,但小賣部的設置根本宗旨是服務全校師生的,不能鉆進錢眼里去。以利益為導向的“拍賣”行為,本身未必符合學校的定位。畢竟,學校收了高額租金,就可能在其他方面給小賣部特殊照顧,讓羊毛出在羊身上。比如封閉管理,不讓學生帶零食進學校,不讓學生點外賣等,間接給小賣部創造商機。
相關截圖
如果商家同樣鉆進錢眼里,急于賺錢,就難免出現商品質量、價格上的波動,影響學生的正當權益。說到底,學校還是應該以服務師生為主,少些功利心。小賣部拍賣,租金成本必然會轉嫁到校內學生身上,這沒什么疑問,保持合理水平的租金就相當重要。
如果不搞經營權拍賣,又如何招租呢?是不是更容易出現暗箱操作,利益輸送?這當然是一個問題。解決的辦法不是沒有,有輿論稱,這么大的學校,可以設置多家小賣部,引入多個商家讓他們公平競爭。同時,學校和職能部門保持緊密聯系,確保商品價格與周邊街區保持相當水平。
近年來,一些地方屢屢出現校園天價小賣部門的事件,看似是公平的市場行為,實則是有關學校或主管部門,把自己看成了景區或機場那樣的經營主體,借著相對封閉的管理條件,試圖從中獲取利益最大化。所以,平桂區人民政府表示將進行調查是一方面,如何建立健全的學校小賣部出租機制,同樣是需要重點關注的地方。簡而言之,就是要從根本上改變校園目前借封閉管理實施“壟斷”之實的局面。當壟斷一打破,租金必然回歸正常,學校師生正常消費,就不會當冤大頭。
(來源:極目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