澆筑首塊底板 自然博物“開花”

導讀 原標題:澆筑首塊底板 自然博物“開花”深圳自然博物館效果圖。深圳自然博物館現場施工。●位置:深圳市坪山區燕子湖片區●總建筑面積:約10...

原標題:澆筑首塊底板 自然博物“開花”

深圳自然博物館效果圖。

深圳自然博物館現場施工。

●位置:深圳市坪山區燕子湖片區

●總建筑面積:約10.53萬平方米(地下2層,地上5層)

●六大功能片區:陳列展覽區、藏品保管保護區、公共服務區、科普教育區、綜合業務與學術研究區以及地下車庫和設備用房

●項目施工挑戰:材料采購周期長、場地受限、群塔作業、異形結構施工安全風險高、高溫臺風等極端天氣

8月4日,深圳自然博物館項目舉行鋼結構首吊儀式,標志著項目鋼結構工程進入全面快速施工階段。目前,項目已完成第一塊底板澆筑。

鋼結構總量達2.2萬噸  

其主體結構中鋼結構體量大,鋼結構采用斜柱全鋼框架結構,總量達2.2萬噸,鋼材規格種類多、斜段分節多,支撐措施用量大。項目鋼柱均為不規則傾斜柱,傾斜角度最大43°,結構最大跨度42米,將采用雙“夾板自平衡技術”及“底部支撐+原位吊裝”的安裝方法。  

大灣區第一座綜合性自然博物館  

作為深圳市重大項目和“新時代十大文化設施”之一,項目以“世界一流、中國氣派、嶺南特色”的現代大型綜合性自然博物館為建設目標,挖掘利用好所在地生態自然景觀、歷史建筑遺存等資源,建設無處不在的“全域全景式博物館”。項目建成后,將成為粵港澳大灣區第一座綜合性自然博物館。  

采寫:南都記者 陳杏花

坪山融媒體供圖

免責聲明:本文由用戶上傳,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