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小長假剛剛過去,各地美食歷經多群體“特種兵式”的實地檢驗后,“決賽名單”日益清晰。尤其是主打“鮮香味美、淳樸自然、多元融合”的威海美食,再度被刷屏、點贊。
那么今天,咱就請出榮成代表隊、乳山代表隊,看看他們的美食“絕招”都有啥?
榮成代表隊
說起榮成美食,凡是做過功課的同學定會搶答為“海鮮”。海鮮固然位居榮成,乃至威海的美食榜首。但今天,榮成代表隊帶來的是“藏”在村居里的獨特風味。
第一位“出戰”的是海帶面。作為海帶之鄉,榮成不僅是全國海帶產量最大的地區,也是把海帶“吃”到極致的地區。海帶面便是其中之一。海帶面不同于傳統意義上的面條,也有別于像蔬菜面、菠菜面等,是百分之百純海帶在冰溫條件下精加工而成。制作過程中不添加面粉、不添加防腐劑、不添加色素,完全保留了深海小海帶的營養精華,富含碘,易被人體吸收,富含鈣及其他礦物質,是非常適合甲狀腺患者吃的理想食品。
第二位“出戰”的是山苜楂拌蝦醬。老榮成曾經流傳著這樣的順口溜:“山苜楂拌臭蝦,孩子孩子你別抓,等著你爹他來家。”意思是山苜楂最配海味。
兩道前菜“下肚”,再來點面食墊墊底——盛家火燒。
位于斥山街道盛家村的盛家火燒距今已擁有六百多年的歷史,講究三把火就得熟,故又名三把火火燒。剛出爐的火燒,一面酥脆,一面柔軟,中間白中透黃,層次分明。吃時不粘口,不噎人,吃過之后不覺得口干。
飽餐過后,“榮氏甜點”不能少——石島雞蛋丸子。
石島雞蛋丸子,又名掛霜丸子、糖酥丸子,系清宣統年間石島于宜成所創。丸子是用雞蛋、面粉、熟白肉為主料炸制而成的直徑2厘米左右的圓團。色雪白,味香甜,外焦內嫩,酥松可口。
乳山代表隊
在威海,想要成為一名資深吃貨,怎么能僅僅被這些所征服?接下來就有請“乳山代表隊”閃亮登場。
打頭陣的便是“乳山炸甩”。“炸甩”就是將洗凈后的蔬菜、丸子、肉類等串成串下鍋油炸,然后撈出刷上美味醬料。雖然“炸甩”的名字有些“動感十足”但其口感香酥脆嫩、味道鮮香美味。
說到這,可能會有同學搶答“這炸甩不就是炸串嗎?”
非也非也,乳山炸甩的獨特之處在于醬料,不同于炸串的“撒粉”,炸甩是將炸出來的串串搭配上每家店獨有的風味醬料,酥脆鮮香,別有一番風味!
吃過油浸浸、咸甜甜的炸甩后,再來個“手掌大小、鮮比萬物、軟糯Q彈”的乳山大牡蠣定會讓你哈喇子又流了一地,感慨——“威海,太‘蠔’爽了!”
乳山沿海自然條件優越,擁有199.27公里的海岸線,100萬畝養殖海區,是首批山東省特色農產品(牡蠣)優勢區,牡蠣養殖面積和產量在全國縣級單位均居首位,素有“中國牡蠣之鄉”的美譽。
既然是“牡蠣之鄉”,那關于牡蠣的做法自然會讓你眼花繚亂:生吃牡蠣、炭燒牡蠣、炸蠣黃、蠣子豆腐湯、蒜蓉生蠔……
這些品類里,你最想來哪個?
那么,小編先給大家來個“主廚推薦”——蒜蓉生蠔。
蒜蓉牡蠣將洗凈撬開的牡蠣集中一起用調味料腌制片刻后重新裝在牡蠣殼上,在牡蠣上撒適量的蒜蓉,入開水鍋中蒸5分鐘左右取出。撒上香蔥末蒜末,澆上熱油即可。
光看照片就忍不住要來上一口的大牡蠣,還不趕快來嘗嘗?
除牡蠣外,在相距不遠的乳山白沙灘,還有一道僅威海才能品到的糕餃。糕餃是白沙灘鄉古代勞動人民創作的一種面食。糕餃皮為橢圓形,用純麥面發酵搟制而成。蒸熟的糕餃要等涼一涼才能吃,性急的小孩常鬧出燙嘴的笑話。涼熱合適的糕餃香甜可口。
喜歡分享威海美食的市民及游客朋友,可以通過微信視頻號、抖音、快手、新浪微博等方式添加話題“#去威海吃啥”,參與“千里山海 嗨享WEI海”2023最鮮美食薈評選活動,推薦你心目中的到威海必須吃的20道威海名菜、必須嘗的20道威海名吃、必須品的10道威海名點以及必須打卡的10家自助餐廳(菜館)等。
來源:榮成文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