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份簡歷引發“慘案”!央企打臉,大牛股跌停,美女分析師也遭遇危機:曾深夜12點電話會推薦,300人爆滿

導讀原標題:一份簡歷引發“慘案”!央企打臉,大牛股跌停,美女分析師也遭遇危機:曾深夜12點電話會推薦,300人爆滿奧聯電子股價崩了!就在投...

原標題:一份簡歷引發“慘案”!央企打臉,大牛股跌停,美女分析師也遭遇危機:曾深夜12點電話會推薦,300人爆滿

奧聯電子股價崩了!

就在投資者還在等待奧聯電子官方澄清之際,中信建投機械首席呂娟卻因此前深夜推薦奧聯電子陷入輿論旋渦

1月31日23:30-2月1日00:00,呂娟團隊召開緊急電話會議,在這場鈣鈦礦會議中,呂娟團隊將奧聯電子作為黑馬推薦!據與會機構表示,當晚300人電話會議爆滿,呂娟團隊次日8點更是召開了第二場!

值得注意的是,就在呂娟團隊1月31日深夜電話會期間,23:42分,同步發布了奧聯電子首次覆蓋的研究報告。在這篇研報中,呂娟團隊更是對本次奧聯電子爭議人物的履歷及取得的貢獻進行背書,其中涉及的相關信息已經在周二被華能清能院證實為不實。

在《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進一步梳理發現,在2021年8月,中信建投機械首席呂娟曾因夸大巨星科技業績預測,被后者董秘朋友圈公開吐槽,“太激進,公司做不到啊”。

近期鈣鈦礦概念受到了市場的熱烈追捧,此前默默無聞的奧聯電子,在發布轉型鈣鈦礦領域公告將近兩個月時間,股價迅速翻了2倍以上,妥妥的鈣鈦礦第一龍頭!

然而就是這只鈣鈦礦龍頭,周二因其鈣鈦礦業務核心人物涉履歷造假及相關技術認證效率造假等被推向了輿論的風口,公司股價也毫無懸念地奔向20%的跌停,諸多投資者、機構受損慘重!

值得一提的是,奧聯電子最新股東總人數為1.62萬戶。據紅星資本局,目前已經有不少投資者在社交平臺發文組織維權群,其中提到奧聯電子涉嫌信批造假,或會起訴上市公司等,不少維權群已經滿員無法再進入。有投資者告訴記者,自己買了價值200多萬元的奧聯電子,已經在尋求維權途徑。

就在諸多投資者還在等待奧聯電子澄清公告之際,中信建投機械行業呂娟團隊因前期深夜電話會議推薦奧聯電子,并出具研究報告為奧聯電子鈣鈦礦領軍人物胥明軍履歷及取得的貢獻涉嫌造假進行背書,而陷入了巨大的爭議。

時間回到2023年1月31日,《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從某機構投資人士處了解到,呂娟團隊曾在今年1月31日深夜召開電話會議,向投資者匯報鈣鈦礦的投資機會,不過此次最大容量為300人的電話會議很快就爆滿。據了解,在上述電話會議中,呂娟團隊將奧聯電子作為設備黑馬推薦。

值得注意的是,在當日晚間的電話會議一結束,已經是2月1日凌晨時分,呂娟團隊發布了次日8點還要開一場內容相同的電話會議,以滿足前一天深夜沒有參會的投資者的需求。

在這樣的時間點,以這樣的頻率召開兩次內容相同的“緊急”電話會讓一些機構人士倍感疑惑。有機構人士當日晚間感慨,這也推得太勤了!

根據與會人士提供的信息顯示,在呂娟的這場電話會議中,奧聯電子是作為設備黑馬,其推薦邏輯是挖了眾能團隊,還會有重磅院士加入鈣鈦礦研究院,股東有XX,跟地方政府關系好,未來出售整線和鈣鈦礦組件,并且還預測了2023年利潤!

值得注意的是,就在1月31日深夜電話會議進行期間,23:42分,中信建投機械行業呂娟在其團隊公眾號一同發布了奧聯電子首次覆蓋:戰略布局鈣鈦礦領域,電池組件+裝備打造新增長曲線的研究報告。

相對于此前其余券商對奧聯電子轉型鈣鈦礦領域的核心人物介紹的泛泛而談,中信建投呂娟團隊發布的研報卻挖到了“干貨”。

在這篇研究報告中,呂娟團隊對奧聯電子鈣鈦礦領軍人物胥明軍在鈣鈦礦行業的相關從業經歷進行了細數,其中指出胥明軍團隊曾指導完成華能清能院550×650mm鈣鈦礦電池組件中試線工藝設備設計且最高認證效率達到16.8%。而此說法雖然與奧聯電子于今年2月13日發布的公告《奧聯電子:關于對深圳證券交易所關注函回復的公告》的部分內容有驚人的“吻合”。

但卻與華能清能院周二澄清的說法不符。

華能清能院在周二發布的聲明中指出,“奧聯電子于2023年2月13日發布之公告《奧聯電子:關于對深圳證券交易所關注函回復的公告》的部分內容嚴重失實,對本公司產生極為不良之影響。本公司聲明,本公司與奧聯電子無任何合作協議、技術交流和業務往來。其公告中胥某簡歷中有關華能清能院的描述嚴重不實。胥某未曾受邀到訪華能清能院,也未曾參與華能清能院鈣鈦礦中試線的任何設備調試和工藝研究,本公司與其個人亦無任何業務往來。不存在‘指導華能清能院 550×650mm 鈣鈦礦電池組件中試線效率驗收達標,最高認證效率達到16.8%’等相關事實,且文中‘16.8%’的認證效率數據為杜撰數據,與本公司認證數據不符。”

另據《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了解,近期呂娟團隊還多次以其他形式對奧聯電子進行了推薦。周二記者曾與呂娟本人取得了聯系,不過她謝絕了記者的采訪。

周二奧聯電子遭遇“打假”所牽出的中信建投呂娟團隊此前的深夜推薦及相關研報中的不實內容,在投資者的關注中引發了一場輿論旋渦。有觀點認為,券商研報應該基于真實的信息,而中信建投發布的上述研報存在為不實信息背書的嫌疑,對投資者的決策造成了誤導。

而在一年多之前,呂娟團隊的另一篇研報也同樣引發了一番爭議。2021年8月24日晚間,有則消息在網絡上廣為傳播——中信建投分析師呂娟在朋友圈發布了一篇題為《自有品牌、動力工具和跨境電商,三個維度均表現出色》的巨星科技2021半年報點評微信推文,不過在這篇推文發布后不久因為其中的業績預測顯得有些脫離實際,遭到了巨星科技董秘的吐槽,“業績預測太激進了,公司做不到啊”。隨后相關微信推文被緊急刪除。

據了解,中信建投當時確有發布過一篇題為《自有品牌、動力工具和跨境電商,三個維度均表現出色》的巨星科技2021半年報點評報告。而在這篇報告最后的盈利預測中,中信建投分析師預計2021年~2023年巨星科技歸母凈利潤分別為16.98億元、21.64億元、26.69億元,同比增長25.74%、27.45%、23.34%。

事實上,巨星科技董秘對上述研報中業績預測的吐槽并不是自謙。2021年巨星科技的歸母凈利潤分別為12.7億元,同比下降5.9%。2022年前三季度公司實現歸母凈利潤12.63億元,同比增長9.76%。

近年來,監管部門持續加強對分析師執業行為的規范。比如2020年,中國證券業協會修訂了《發布證券研究報告執業規范》、《證券分析師執業行為準則》。

《發布證券研究報告執業規范》第九條規定,“經營機構發布證券研究報告,應當審慎使用信息,對引用信息和數據來源進行核實,不得將無法確認來源合法合規性的信息寫入證券研究報告,不得將無法認定真實性的市場傳言作為確定性研究結論的依據。” 第十六條規定,“證券分析師應當對其署名的證券研究報告的內容和觀點負責。”

《證券分析師執業行為準則》第七條指出,證券分析師制作發布證券研究報告,不得編造并傳播虛假、不實、誤導性信息。證券分析師引用信息和數據來源時,應對引用信息和數據來源進行核實,審慎使用。

|每日經濟新聞 nbdnews原創文章|

如需轉載請向本公眾號后臺申請并獲得授權

【重大利好驅動A股上行,多位選手收益率水漲船高!參賽瓜分現金大獎!】 周一,股市全面上漲,每日經濟新聞APP舉辦的掘金投資大賽第四期正式賽如行情一樣火熱!收盤,“每經網友34923”收益率19.94%,成為新晉第一,第二名黑馬選手“每經網友34873”收益率15.12%,直線上升40名,第三名“每經網友23001”收益率14.88%。現在,A股開始實施全面注冊制,這一重大利好有望驅動股市持續上行。本次比賽報名截至2月22日,抓緊時間報名參賽,比賽結束時收益率為正即可獲獎!下載安裝每日經濟新聞APP,一起瓜分現金大獎!

免責聲明:本文由用戶上傳,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