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備受矚目的G20外長會在印度新德里拉開序幕,在俄烏沖突,中美博弈的國際形勢下,此次會議注定充斥著大國交鋒的緊張氛圍。在會議的第一階段,中國外交部長秦剛就打響了反霸權的“第一槍”,在發言中明確提到“要踐行真正的多邊主義”、“反對單邊主義”,并表示國際上的事應該商量著來,不能搞強權政治、甚至陣營對抗。
秦剛打響反霸權第一槍
盡管秦剛沒有指名道姓地點出某個國家,但眾所周知,美國是國際規則秩序的頭號破壞者、單邊主義霸權霸凌的狂熱奉行者,中方直接亮明反霸權態度,也代表著中美之間的政治矛盾已愈演愈烈。事實上,就在不久前,中國外交部就公開發表了一篇“反霸權繳文”,詳細指出了美國多年來的霸權霸道霸凌行徑,對全球安全造成的危害。
除此之外,此前在慕尼黑安全會議上,王毅主任也曾就臺灣問題,當面告誡美國國務卿布林肯,敦促美方反對“臺獨”、真正做到恪守一中原則。然而,布林肯不僅置若罔聞,還在接受美媒采訪時公然發表錯誤言論,妄言臺灣問題不是中國內政,試圖將其“國際化”。對于他“知法犯法”的惡行,中方也不忍了,直接公布中美三個聯合公布的內容,用美國白紙黑字的涉臺承諾打布林肯的臉。
外交部告誡布林肯
同時,中方還告誡美方,在臺灣問題上若不懸崖勒馬,選擇一錯再錯,試圖逾越臺海紅線,必會招致嚴重的后果,美方為此付出的代價也將極為沉重。可以說,中方這一極為強硬的表態,等同于對美攤牌了。此時秦剛在G20外長會上帶頭號召反對霸權,也是在呼吁各國團結一致,進一步推行多邊主義,縮小美國利用地緣矛盾,霸凌他國的空間。
當然,除了中美交鋒外,俄烏沖突無疑也是此次會議的一大議題,美國作為烏克蘭危機的始作俑者,為了彰顯援烏的“正義性”,此前在各大國際舞臺上拉著盟友針對俄羅斯,這次也不例外。前一天還聲稱不會跟俄外長拉夫羅夫會面的布林肯,在此次會議間隙,還是與俄方短暫進行了10分鐘左右的會晤。不過,他并不是來談和的,而是向拉夫羅夫重申了美國援烏的堅定決心,這無疑點燃了雙方的火藥味。
布林肯與拉夫羅夫
會議上,在談及俄烏沖突議題時,布林肯當場對拉夫羅夫“開火”,稱“俄羅斯對烏克蘭發動的戰爭,損害了此次會議”,隨后,德國外長貝爾伯克附和美方的立場,法國外長則要求俄羅斯重返《新削減戰略武器條約》。同時,西方還敦促G20繼續對俄施壓,要求其立刻撤軍結束戰爭。
隨后,拉夫羅夫表示想對其他成員國道歉,但并非是為烏克蘭問題,而是為西方在會上的不恰當行為,向輪值主席國印度和其他參會的全球南方國家道歉。他指出,西方欲將自身經濟政策的失敗,歸咎于俄羅斯等國,將G20的議程變為一場政治鬧劇。
在會后的記者會上,拉夫羅夫還透露,西方試圖將烏克蘭問題擺在首位,卻逃避俄方要求徹查北溪事故的要求,導致各方無法達成一致,最終的聯合聲明文件也沒能發出。
G20外長會
對于此次的會議形勢,作為東道主的印度感到“相當沮喪”,G20作為一個國家經濟組織,印方本想在減輕貧困、應對氣候變化等全球性議題上,帶領各成員探討解決辦法,以彰顯印度的領導力,進而擴大國際影響力。為此,印度外長蘇杰生在會前就給各方“打招呼”,稱不希望在會上討論制裁俄羅斯的相關話題,但呈現出的結果顯然說明,印方沒有辦法主導會議的話語權。
如今,G20外長會已在緊張的氛圍下閉幕,但大國之間的交鋒仍在繼續,這次會議呈現出的景象,無疑說明目前美國與中俄之間的矛盾難以化解。正如秦剛外長所說, 國際上的事情應該由大家商量著來,這也是各大國際組織建立的意義。現在美方奉行霸權主義,想要在國際事務搞強權政治,打造“一言堂”,中方絕不答應,為了推行多邊主義,維護地區和平穩定,哪怕對手是超級大國,中國也不會后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