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下半句搞笑(天行健 君子以自強不息 下半句是什么)

導讀 您好,現在漢漢來為大家解答以上的問題。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下半句搞笑,天行健 君子以自強不息 下半句是什么相信很多小伙伴還不知道,現...

您好,現在漢漢來為大家解答以上的問題。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下半句搞笑,天行健 君子以自強不息 下半句是什么相信很多小伙伴還不知道,現在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1、《周易》:“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

2、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

3、”  這里的以是指“用”的意思,總體意思是君子要懂得順應天道,懂得承載包容。

4、  語句釋義  “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下句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清華校訓,兩句意謂:天(即自然)的運動剛強勁健,相應地,君子處事,也應像天一樣,自我力求進步,剛毅堅卓,發奮圖強,永不停息;大地的氣勢厚實和順,君子應增厚美德,容載萬物。

5、 可以這樣譯為:君子應該像天體一樣運行不息,即使顛沛流離,也不屈不撓;如果你是君子,接物度量要像大地一樣,沒有任何東西不能承載。

6、  君子法上天剛健、運轉不息之象,而自強不息,進德修業,永不停止。

7、《周易》象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

8、”  詞語全文  “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

9、”(乾卦)  “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

10、”(坤卦)  “隨風巽,君子以申命行事。

11、”(巽卦)  “漸雷震,君子以恐懼修省。

12、”(震卦)  “善若水,君子以作事謀始。

13、”(坎卦)  “火同人,君子以類族辨物。

14、”(離卦)  “步澤履,君子以辨民安志。

15、”(兌卦)  “艮山謙,君子以裒多益寡。

16、”(艮卦)  《周易》即《易經》,是傳統經典之一,相傳系周人所作,內容包括《經》和《傳》兩個部分。

17、《經》主要是六十四卦和三百八十四爻,卦和爻各有說明(卦辭、爻辭),作為占卜之用。

18、《傳》包含解釋卦辭和爻辭的七種文辭共十篇,統稱《十翼》,相傳為孔子所編纂;但一般認為它是戰國或秦漢時期的儒家作品,并非出自一時一人之手。

19、  《周易》是中國傳統思想文化中自然哲學與人文實踐的理論根源,是古代漢民族思想、智慧的結晶,被譽為“大道之源”。

20、內容極其豐富,對中國幾千年來的政治、經濟、文化等各個領域都產生了極其深刻的影響。

21、  《易經》為易,詩,書,禮,樂,春秋群經之首,設教之書。

22、  成書背景  在中國早期的社會,由于生產力低下,科學不發達,先民們對于自然現象、社會現象,以及人自身的生理現象不能作出科學的解釋,因而就產生了對神的崇拜,認為在事物背后有一個至高無上的帝和(或)神的存在,它支配著世界上的一切。

23、當人們屢遭意外的天災人禍打擊后,就萌發出借助于神意預知這突如其來的橫禍和自己的行為所帶來的后果的欲望,以達到趨利避害。

24、基于此,他們在長期的實踐中發明了種種溝通人神的預測方法,其中最能體現神意的《周易》就是在這種條件下產生的。

25、  成書時間  成于周初  王國維在《古史新證》中說:“《易》卦辭、爻辭,周初作。

26、《十翼》,相傳孔子作;至少亦七十子后學所述也。

27、 ”顧頡剛關于《周易》卦爻辭制作年代的考證結論,與王國維的看法一致。

28、李學勤也認為顧頡剛此文“推定經文卦爻辭‘著作年代當在西周初葉’”,“為學者所遵信,可以說基本確定了《周易》卦爻辭年代的范圍,是極有貢獻的”。

29、  成于戰國  大多學者認為《易傳》成書于戰國,可能是學生根據孔子講《易》時的記錄,加以整理、補充、潤色而編纂成《易傳》。

30、據劉大鈞《周易概論》考證,《易傳》為思孟學派(孔子后代子思和后學孟子)所為。

31、  成于西漢  在二十世紀有關中國古史和古史文獻的討論中,顧頡剛以史家的眼光研究《周易》。

32、根據箕子和康侯兩條卦爻辭,他指出《周易》卦爻辭為文王所作的傳統說法不可信 。

33、顧頡剛繼《周易卦爻辭中的故事》之后作《論易系辭傳中觀象制器的故事》,是對其所說《周易》卦爻辭所無的觀象制器故事的專門考論,意在證明《系辭傳》觀象制器章講到古史帝系人物的話是西漢后期人的說法。

34、  關于《系辭傳》與《世本》的關系,胡適指出,“《世本》所據傳說,必有一部分是很古的,但《世本》是很晚的書,《系辭》不會在其后”,“《世本》不采《系辭》,也許是因為《系辭》所說制作器物太略了,不夠過癮。

35、《系辭》那一章所說,只重在制器尚象,并不重在假造古帝王之名。

36、若其時已有蒼頡沮誦作書契之傳說,又何必不引用而僅泛稱‘后世圣人’呢? ”郭店戰國簡本《老子》的面世,證明胡適對顧頡剛的批評是正確的。

37、  周易作者  《漢書·藝文志》在描述《周易》的成書過程時,稱“人更三圣,世歷三古”。

38、三圣,即伏羲,文王和孔子。

39、  但這種說法也有諸多爭議,根據現代學界研究,一般認為,《周易》(64卦及卦爻辭)為周初周人所作,重卦出自文王之手,卦爻辭為周公所作。

本文就為大家分享到這里,希望小伙伴們會喜歡。

免責聲明:本文由用戶上傳,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