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出來為大家解答以上問題。寫小說的技巧是什么,寫小說的技巧很多人還不知道,現在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1、取個好名字。一個好的名字對一部小說的成功起著決定性的作用。一個好的名字不一定意味著使用華麗的詞語或神秘的含義,但一個容易理解的名字一般更容易讓讀者記住。小說名稱盡量簡短,與情節相對應,避免使用生僻字和歧義詞。比如《西游記》這個名字就比《玄奘西天取經記》好多了,因為后者名字太長,還有生僻字。另外,絕大多數中國人對外國地名和人名的記憶非常差,所以除非必要,否則盡量避免以歐美文化為背景的小說。比如《克里斯多夫約翰內斯堡奇遇記》遠不如《張三天津歷險記》容易接受。
2、光明主角。在構思整部小說之前,可以先設定主角。主角的名字和小說的名字一樣,一定要簡短好記,遠離生僻字和長名字。對于讀者來說,主角叫什么其實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讀者能很快記住主角的名字。所以,粗糙冗長的主角名字,對于小說的創作來說,等于一劑毒藥。另外,要給主角樹立一個生動的形象。這個人物可以是暴躁的脾氣,可以是幽默的談吐,可以是漂亮的外表,但不能是大雜燴,也不能是完美的形象。因為在現實生活中,沒有各種性格的人物,也沒有完美的人物。這兩類形象在小說中的出現,只會讓讀者覺得不真實。
3、第三個人。據統計,以第一人稱視角寫小說成功的概率遠遠低于第三人稱視角。這通常是因為讀者在閱讀小說時,如果遇到第一人稱寫作,會不自覺地把自己代入小說的情節。雖然這樣能很快抓住讀者的注意力,但小說的情節通常離奇夸張,這種超現實的情節會讓讀者覺得不真實,從而失去閱讀的興趣。以第三人稱寫作時,讀者始終保持清醒的自我意識,可以清晰地區分劇情世界和現實世界,反而讓讀者更愿意讀下去。所以,除非是個人回憶錄式的,或者是情節與現實世界高度相似的小說,比如現代都市,否則就要慎用第一人稱,用第三人稱代替。
4、建立一個大綱。所謂大綱,就是小說的章節目錄。在寫小說之前,你應該確立小說的大綱。大綱主要起兩個作用。第一,它決定了故事的主線,即故事的大致發展方向。這條主線必須以主角為中心,始終圍繞主角的成長或發展方向。一部成功的小說必須有一個清晰的故事脈絡,雜亂的故事脈絡只會讓小說成為作者的日常賬號,沒有任何閱讀價值。二是設定小說的主要人物、故事背景、場景。比如建立主角和配角的性格偏好,避免寫的時候把人物寫成飄忽不定的形象。只有生動的人物才能被讀者記住和喜愛。
5、閱讀心理學。現在社會生活節奏很快,現代人大多沒有太多時間靜下心來看書。所以現代小說的寫作和過去有著根本的不同。只有掌握現代人的閱讀心理,才能寫出深受讀者喜愛的作品。明清小說中有大量的場景描寫和詩詞穿插,對于現代小說來說完全可以省略。讀者一般沒有興趣看長篇描寫,更多的時候,讀者追求的是情節的快速發展和主角的經歷。以章節為例。現代小說,尤其是網絡小說,每一節的段落都很短,只有三兩句,甚至一句一節。這樣的寫作方式是為了迎合讀者快速閱讀的心理。同樣,一章的內容通常也只有3000字左右。長篇大論、密密麻麻的排版很容易讓讀者失去閱讀的動力。
6、善用對話。小說與社科類書籍有本質區別,社科類書籍是以說教的方式為讀者提供相應的知識,而小說則是以小說的情節和跌宕起伏來吸引讀者。在一部小說中,如果到了解釋背景或介紹事情的時候,用說教或冗長的論述是沒有意義的,因為這種寫作手法會打斷原有的情節,使讀者的注意力與情節分離,從而很快失去閱讀的興趣。如果小說中有需要大篇幅說明背景的地方,應該通過小說中人物之間的對話來完成。比如一部小說需要介紹北京故宮,大量的故宮基本信息只會讓讀者頭疼。但如果這些信息是從小說中人物的口述中表達出來的,比如陌生人在茶館里不經意間講了故宮的奇聞異事,效果會好很多,因為故事自然銜接,讀者的閱讀過程流暢無縫。
7、控制細節。通過對小說生動形象的描寫來吸引讀者的注意力,很多創作者無法把握生動形象的含義。其實生動的描寫主要來源于對細節的把控。要讓讀者產生強烈的代入感和身臨其境的閱讀體驗,就要在處理細節的時候抓住讀者的注意力。比如主角推開門,發現桌子上有一部手機,這種描述并不能讓讀者深刻理解當時的劇情,因為對手機的描述過于模糊,讀者無法想象這是一部什么樣的手機,從而對劇情的理解非常模糊。如果桌上有一部iPhone土豪金,讀者可以迅速吸收劇情,并立即對與手機相關的人物背景做出準確判斷,從而加深對劇情的理解。與散文不同的是,細節描寫不是通過大量的修辭手法來描述事物,而是給讀者一個明確的、顯而易見的、可以立即想象的貼近生活的畫面。比如在描述事物的長度、重量、質地時,要避免使用科學術語,以免給讀者一種脫離生活的感覺。例如,“手掌大小的手機”遠比“長130mm,寬60mm的手機”更容易讓讀者理解。
8、制造矛盾。這部小說的吸引力很大程度上是因為情節中激烈的矛盾。只要是對立的,都可以用在小說的創作中。比如人物有好有壞,小說里的壞人就徹底壞了,做了所有的壞事,而且永不悔改,而小說里的好人就完美了。即使他周圍都是十惡不赦的壞人,即使他不斷被壞人欺負蹂躪,他也不會有絲毫的壞心。比如另一個身無分文的身影和一堆有錢人在一起,在極寒的雪山上點燃熊熊篝火等等。這些強烈對比的描述。
9、感情至上。人類的感情一般分為親情友情和愛情,在小說的創作過程中,利用這三種感情為創作手段,穿插在劇情中,將起到重要的作用。首先小說要有一個主要的感情線,比如以愛情為主線,那么小說就要圍繞主角的愛情經歷來寫,切忌感情線不明確或者太雜亂,一會兒寫愛情,一會兒又寫親情,兩樣都沒寫清楚又寫友情。在感情線確定的大前提下,在一些細節的地方適當的描寫其它兩種情感,將起到錦上添花的作用。比如主角在外打拼十年,終于回到家鄉,看到滿臉皺紋的老母親而泣不成聲;又比如主角在戰場奮勇殺敵,從小一起長大的好哥們為了救主角不惜犧牲自己的生命等等。這些老掉牙的情節之所以一直能吸引讀者,就是因為每個人都有感情,感情的描寫能充分引起讀者的心靈共鳴。此外,對于感情的處理也可以從反面進行,比如主角被最好的朋友出賣,眾叛親離等等都是能打動人心的橋段。
10、控制節奏。在小說的創作過程中,一定要注意節奏的把握,做到張弛有度。通俗的講,讀者都喜歡劇情中的高潮部分,但整本小說不可能全部都是高潮,如果全都是高潮那么也就沒有高潮了。以武俠小說為例,打斗的場景通常能夠吸引讀者,但如果小說從頭打到尾,那么任何讀者也看不下去。同樣的道理,感情戲也能打動讀者,但如果從開始到結束都在談情說愛,讀者自然也會審美疲勞。也就是說,在寫小說的過程中,要注意情節的穿插,可以將不同的劇情,不同的節奏交替展現,讀者在閱讀小說的時候也需要呼吸,太緊的情節會讓讀者喘不過氣來,而太松的情節就會讓讀者哈欠連天,只有松緊結合,才能充分調動讀者的閱讀積極性。需要注意的是,不管情節如何變化,都不能脫離主線的范疇,以免小說寫偏。
11、運用懸念。任何一部小說都要有一條懸念貫穿始終,這一懸念可以是主角的身世之謎,也可以是主角冒險尋寶的結果,或者是整個事件的幕后始作俑者等等。保持主懸念的神秘感,直到最后一刻才揭露這一懸念的答案是保證讀者持續閱讀的重要條件,如果沒有懸念或者懸念過早揭秘,那么讀者就會失去閱讀的興趣。另外,在每一個章節中,也應該有至少一個懸念產生,這個小懸念的生命周期通常只有一章,在一章開始的時候提出,但不能在這一章結尾的時候揭曉,應該等到下一章的開始再揭露上一章懸念的真相。比如這一章講主角進入一個山洞,那么山洞中有什么就是一個懸念,但必須到下一章才能說出來。這種環環相扣懸念迭起的寫法,可以牢牢抓住讀者的心。不過,在處理懸念的時候,要注意除了主懸念之外,其它次要的懸念不能長時間沒有交待,否則將給讀者造成小說劇情混亂不堪的印象。而懸念的真相,應該盡量在讀者的意料之外,當然也必須符合邏輯,否則懸念的運用只會起到反作用。
本文到此結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