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
3
圍堵
京東的這場戰斗,至少有兩個關鍵對手。
一個是拼多多。財報顯示,2022年京東的GMV約為3.47萬億。而根據投行預測,拼多多2022年的GMV約在3.2-3.3萬億左右,差距已經很小。更重要的是,作為后起之秀,拼多多漲勢迅猛,幾乎無法阻擋。
另一個是以抖快為代表的直播電商。行業數據顯示,2022年,抖音電商的成交額已達1.5萬億。盡管這個數據和京東還有著較大差距,但要知道,這個平臺搞電商才三年多時間!
更重要的是,直播電商顛覆了原有的購物模式,在短視頻平臺購物,和在傳統電商平臺購物,這是兩種完全不同的體驗。
而且,無論是拼多多還是短視頻平臺,一個核心的利器都是抓住了下沉市場。“九塊九包郵”的拼多多自是不用多說,如今很多人回村后發現,大叔大媽們打開頻率最高的應用已經不是拼多多了,而是抖音——他們不僅在上面刷視頻,還熱衷在上面購物。
劉強東敏銳地意識到了這一點,既然打不過那就選擇加入。2023年,京東全面推進低價策略,推出“百億補貼”頻道、單件到手價、買貴雙倍賠服務、下調自營包郵門檻等一系列舉措。
一個典型的變化是,以往專屬于拼多多的“百億補貼”,突然出現在了京東。
此前,京東只在“雙11”等大促節點才推出補貼活動,但如今,補貼成了“長期在線”的戰略,而且一度涵蓋全品類商品。
數據顯示,今年京東618期間,參與百億補貼的商品數量是3月的10倍以上,“一鍵價保”被點擊了超過6.6億次。
但效果似乎沒有想象中好。一方面,很多熱門商品,京東都沒能做到全網最低價。另一方面,低價帶來的成交并沒有想象中的多。以今年618為例,作為去年618中唯一公布銷售額的京東,在今年這場“史上最卷618”激戰后,只是簡單表示增速超預期、再創新紀錄,被外界調侃為“雷聲大、雨點小”。
在核心的供應鏈上,京東也遭遇到菜鳥的狙擊。
例如,今年菜鳥推出1212半日達模式,打破了京東物流長達13年居于領先位置的211模式,比211模式快4個小時。對物流來說,速度就是效率,就是服務,就是生產力。此外,全球四大快消巨頭雀巢、寶潔、聯合利華和百威,都在與菜鳥供應鏈發展深度合作。
客觀來說,京東依然是中國最優質的企業之一。從營收看,最新的榜單里,它是超越一眾巨頭的“中國第一民企”。它的物流體系、供應鏈底子,也依舊強大。
但老話也說,船大難掉頭。如何在發力“低價”的同時,守住利潤與基本盤,值得京東深思。畢竟,無數的案例已經告訴我們——
當時代的列車撞倒你的時候,是不會和你說一聲對不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