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萬元投資私募基金,六年后只剩下了2萬元。作為管理人的私募基金公司,被法院判決向投資者賠償30余萬元。
中國裁判文書網近日披露了一份民事判決書。投資人李某花100萬元購買北京乾元泰和資產管理有限公司(下稱“乾元泰和”)旗下一款私募產品,6年后卻只剩1.99萬元。李某因此將乾元泰和和其產品托管人華泰證券一起告上法庭,要求乾元泰和與華泰證券賠償本金98萬元。最終法院支持賠償30.7萬元。
第一財經查閱資料資料發現,乾元泰和曾在億緯鋰能(300014.SZ)、科泰電源(300153.SZ)等多家上市公司前十大流通股東名單出現,其中不乏牛股。目前,該公司已經被取消會員資格并撤銷管理人登記,
6年虧損超過98%
判決書顯示,2015年12月,李某購買了乾元泰和旗下名為乾元泰和復利1號私募證券投資基金(下稱“復利1號”)的產品。持有六年后,她于2021年12月贖回全部份額,僅收到1.99萬元,虧損逾98%。
李某認為,乾元泰和未盡到投資者適當性提示義務,未進行問卷調查,未確認是否屬于投資合格者,未及時披露定期報告及基金凈值信息;推薦基金時謊稱首次募集,未披露此前的業績情況;基金募集過程中存在擅自挪用基金、超越合同約定的止損線進行投資等情況。同時,李某認為,華泰證券作為托管人,在明知案涉基金并非首次募集的情況下,向乾元泰和提供基金賬戶,未盡到托管人義務。
對此,乾元泰和解釋稱,乾元公司已向李某充分提示了投資風險,并且履行了對李某是否符合合格投資者標準的必要審查義務。
而在2021年10月起,這款產品停止了凈值披露。乾元泰和稱,這是由于實控人于2021年10月7日病故,公司無法繼續經營,因而未按合同約定披露凈值。
法院審理認為,乾元泰和作為私募基金管理人存在未盡義務的情況。復利1號凈值在0.3277元至0.02114元期間,未依協議約定對向投資者進行及時披露,造成損失30.656萬元。經乾元泰和確認并同意進行賠償,法院對此予以支持。乾元泰和不存在除未及時披露基金凈值之外的違約行為。李某在基金開放期內沒有贖回所導致的損失及利息損失,應由李某自行承擔。
庭審過程中,華泰證券提供了募集賬戶流水、對估值和定期報告的復核系統截屏,投資監督的系統截屏,以及多達38封提示管理人違規投資行為的郵件。用以證明履行了托管人相應義務,不存在違約情形。法院對此表示認可。
北京市東城區人民法院作出一審判決,由乾元泰和賠償李某本金損失30.656萬元;除此之外的本息損失由當事人自行承擔。
曾押中多只牛股
中基協官網顯示,乾元泰和成立于2014年5月,在中基協官網登記的12只產品中,目前已經有9只已清算。
其中,李某購買的私募產品復利1號成立于2015年4月,管理規模區間為0~5億元。其月報、季報和年報均有多條未披露信息,在2021年第3季度的規模低于500萬元。
目前這只產品仍未清盤,運作狀態為正在運作。但從業績來看,這只產品成立以來虧損了42.4%。
據Wind數據,復利1號從成立以后,于2015年重倉科泰電源,位列該股前十大流通股東中,期末參考市值合計為0.19億元。復利1號重倉期間,科泰電源股價區間漲幅達184.87%。
隨后,復利1號出現在美達股份(000782.SZ)2016年年報中,作為十大流通股東,期末參考市值合計為0.10億元。持倉期間,該股股價區間跌幅為-32.603%。
復利1號的持倉信息最近一次更新停留在2021年6月30日,此前分別持倉了億緯鋰能、凱倫股份(300715.SZ)等。億緯鋰能2017年三季報顯示,復利1號出現在其十大流通股東,期末參考市值合計為0.71億元,重倉期間緯鋰能也上漲了近40%。而億緯鋰能是近幾年新能源領域的大牛股之一。
此前已有有投資人向北京證監局舉報過乾元泰和,2022年5月北京證監局認定,該公司存在未按照基金合同關于止損線的約定進行投資操作(涉及其他產品)、未按照基金合同約定如實向投資者進行信息披露,將對乾元公司采取行政監管措施。
目前,乾元泰和已經被取消會員資格并撤銷管理人登記。
今年1月,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簡稱“中基協”)發布的紀律處分告知書顯示,經查乾元泰和法定代表人、主要負責人已故,其余高管均已離職;無在職人員,無實際辦公場地,不具備開展業務所需的基本設施和條件。并取消了乾元泰和會員資格并且撤銷其管理人登記。
在上述與投資者李某的訴訟中,乾元泰和稱,這是由于實控人于2021年10月7日病故,公司無法繼續經營,因而未按合同約定披露凈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