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首款量子安全通話SIM卡來了

導讀 中國電信近日宣布推出行業內首款量子安全通話產品——“量子密話” 已在安徽成功試商用。1月5日 澎湃新聞從紫光國芯微電子股份有限公

中國電信近日宣布推出行業內首款量子安全通話產品——“量子密話” 已在安徽成功試商用。

1月5日 澎湃新聞從紫光國芯微電子股份有限公司(簡稱“紫光國微” 002049)獲悉 紫光國微已開始批量供貨“量子密話”產品需要使用的定制SIM卡。

據中國電信安徽公司 用戶如需辦理量子安全通話業務 可攜帶身份證前往當地營業廳 更換定制的量子安全通話SIM卡 下載天翼量子安全通話APP 全程只換卡不換號 也不需更換手機。在每次通話時 用戶可自由選擇普通通話或是量子安全通話。

“量子密話”需要主被叫方手機都需要支持這個功能。用戶每次發起“量子密話”時 通話會隨機抽取芯片內的一個量子密鑰與后臺建立連接、校驗身份信息 認證通過后 再另外實時生成一個新密鑰作為會話密鑰 認證密鑰與會話密鑰分離 用后廢棄。這樣一來 就可以實現從主叫方手機到被叫方手機間的端到端的加密 通話的語音信息即使被其他人獲取到也無法獲得真實內容。

去年11月 中國電信宣布與量子保密通信龍頭企業科大國盾量子技術股份有限公司(國盾量子 688027)合作“量子鑄盾行動” 將為1000萬移動終端用戶提供量子安全通話服務。

對此 接近中國電信的行業內人士告訴澎湃新聞 中國電信今年開始區域性試點推廣量子安全通話服務 主要面向政企用戶 國盾量子提供相關技術。

去年年底 搭載紫光國微量子安全通話SIM卡的量子密話手機亮相在南京舉行的“2020量子安全應用開發論壇”展臺 澎湃新聞記者進行了試用。

澎湃新聞記者打開手機聯系人界面 看到在常規的小話筒形撥打鍵旁邊 還有盾牌+小話筒圖案。這就是啟動量子密話的按鍵。

點擊后 手機屏幕進入呼叫界面 顯示“量子通話呼叫中” 對方接聽后 轉而顯示“端到端量子加密通話中”。通話體驗與常規通話相同。

事實上 量子安全通話手機在通話方式上與傳統手機沒有差別 并未用到量子糾纏、量子隱形傳態等量子技術。如果沒有信號的話 量子安全通話手機也是無法進行通話的。

只是 量子安全通話手機用戶可以選擇調用量子密鑰來保護自己的通話過程不被竊聽。

此前市面上已有手機可以實現安全通話功能 即對通話語音進行加密后再傳送 防止通話內容被泄露。而量子安全通話手機使用的密鑰是用量子技術制備出的 可以稱為“量子密鑰”。

我們可以想象一下銀行U盾或者短信驗證碼。而量子密鑰由量子信息技術產生 其隨機性和保密性得到量子力學的理論保證。

早在2017年 國盾量子已經與中興通訊合作推出過全球首款商用“量子加密手機”。今年2020年5月14日 三星聯合SK電訊發布了全球第一款5G量子智能手機Galaxy A Quanyum。

相比起現有的量子手機產品 新一代量子安全通話手機在量子密鑰上有所升級 可以從量子密鑰分發網絡上實時取用更新。這是量子密鑰分發(QKD)這一量子信息領域較為成熟的技術進一步落地的嘗試 也是量子保密通信網絡“最后一公里”的延伸。 責任編輯:tzh

免責聲明:本文由用戶上傳,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