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單季營收首次破千億

導讀 蘋果的上限在哪里 除了自研芯片業務 Apple Car何時才能面世?庫克再次證明自己是一個好的守成者。1月28日 蘋果發布了2021第一財季

蘋果的上限在哪里 除了自研芯片業務 Apple Car何時才能面世?

庫克再次證明自己是一個好的守成者。

1月28日 蘋果發布了2021第一財季的業績 實現營收1114.4億美元 超過預期的1032.8億美元 同比上漲21% 這也是蘋果史上首度單季度收入破千億 同時手機以外的其他各項業務收入也穩步提升。

近2.4萬億市值蘋果的業績依然只能用穩健來形容 看不到絲毫衰落的跡象 即使新款iPhone不帶充電器的決策在國內外的社交網絡上受到了一致嘲諷 但最后的數據依然說明了蘋果環保這一招讓自己里子面子都有了。

蘋果越來越像一個沒有感情的賺錢機器 龐大且精致 勤勞地運轉 喬布斯說蘋果站在人文與科技的十字路口 現在蘋果終于給出了自己的答案 走向了盈利。

1、iPhone依舊“真香”

秋季的蘋果發布會之所以被稱為科技界春晚 就是因為每年定時發布且備受矚目的新款iPhone 每一代iPhone都有著蘋果公司內部最高級的保密程度 但仍然擋不住各種曝光偷跑 甚至有網友把做蘋果產品預測的分析師們根據準確率整理成一個排行 從這個側面可見iPhone對于蘋果公司和市場的重要程度和影響。

財報發布前。市場對iPhone的盈利預期為598億美元 而最終的iPhone營收為656億美元 同比增長17%。656億美元占蘋果該季總營收的約59% 能穩住iPhone的基本盤 是蘋果單季營收破千億的重要原因。

iPhone的市場份額在安卓廠商的擠壓下曾經一度縮水 創新幅度不夠大也成了輿論恨鐵不成鋼的主要依據 然而在蘋果改變策略陸續推出幾款相對性價比高的產品時 手機依然是蘋果不可撼動的現金牛。

而具體到這一季度 營收增長顯然和iPhone12系列的發布有關系。

2020年10月 蘋果發布了最新的iPhone12系列 包括了從iPhone12 mini到iPhone12 Pro Max四款型號 定價也依然是蘋果那個味兒 如果說影像系統和性能的提升對普通用戶來說感知不強的話 那么5G顯然成了iPhone12系列最大的賣點 蘋果沒有因為5G大幅提價應該也是學乖了。

把5G作為賣點顯然也成為蘋果在大中華區收入大漲57%的原因之一。受惠于中國強悍的基建能力和國產手機廠商激進的市場策略 國內的消費者早就已經認識和接受了5G。2019年年中國內就發布了第一款量產的5G手機 而僅僅半年過后 到2019年底5G手機終端的價格就被打到了2000元以內 5G產品在國內的普及速度是很快的。

因此 2020下半年才發布的iPhone雖然沒能在時間上占得先機 但面對更寬容的市場接受度 iPhone12的消費者可以相比一年前更少考慮5G基站的普及度以及相關的資費問題。

而在國外 5G則依然可以作為有力的賣點出現在宣傳中 雖然上市之初仍然有消費者擔心英特爾的基帶會對信號強度產生影響 但從后續的消費者反饋和部分測評上來看 iPhone12系列的信號水平的確超越前代 于是潛在的消費者又少了一個購買顧慮。

在更少的顧慮下 5G的換機潮也就順理成章地形成了——雖然對很多消費者來說 5G最有存在感的時候 仍然是用戶發現手機續航不如上一代的時候 以及在朋友圈曬Speedtest上的測速截圖的時候 但這不妨礙iPhone12系列的大賣 即便在不配充電器的情況下。

此外 iPhone6系列作為全球銷量最高的iPhone產品 即使是“釘子戶”也到了需要換機的時候 由于前代產品對比同價位新款安卓手機的競爭力弱化 蘋果在2020年推出了市場傳說已久的iPhone SE2 同時下架了iPhone8 填補了三千元檔位的空白 使蘋果的消費者和潛在消費者有了更多選擇。

于是就有了庫克接下來這句話:“iPhone的換代升級在中國創下了歷史最高記錄。”

2、除了iPhone 蘋果其他硬件也賺錢

有人說蘋果賣的貴的都是能拿出去顯擺的產品 比如iPhone 比如耳機 而像HomePod mini這種只能放在家里自己用的產品就可以很便宜很有性價比。

這個說法應該說也對也不對 相比同定位的安卓機 iPhone的定價的確算貴 但從保值率來說 蘋果作為最保值的手機品牌是得到了消費者的認可的 也是有競爭力的 反觀與蘋果保持同價位的手機一年后的二手價格往往就慘不忍睹了。

蘋果手機以外的其他硬件基本包括Mac電腦、iPad、Apple Watch以及Airpods等 雖然這塊收入加起來僅300億美元 不足iPhone品類的一半 但每個品類都保持了超過20%的增速。

高增速背后是蘋果市場策略和產品力的成功 如去年在iPhone發布會之后的蘋果第三場發布會上 蘋果發布了基于ARM架構的蘋果自研桌面端芯片M1 以及搭載該芯片的三款Mac產品。

M1芯片對Mac的提升是很明顯的 除了性能外 也能幫助系統更好實現Mac OS和iPad OS的互通 而且由于M1芯片更加適配Mac的產品 可以在產品配置上實現更好的續航。

由于互通的實現 使得蘋果生態的開發者不用再為手機和電腦單獨開發一套軟件 只需要在屏幕適配上稍微費心。不得不說 這對于本就已經十分強悍的蘋果軟件生態來說是重大利好 也有利于彌補Mac產品在娛樂等方面的短板 如吸引更多游戲大作在Mac發布。

而具體到三款新Mac來說 性價比顯然是最突出的 加量不加價的配置使得很多消費者大呼真香 如搭載M1芯片的Mac Book Air入門版 僅售7999元 在Mac生態中競爭力很強。

iPad的營收提升是最明顯的 一季度營收為84.4億美元 同比增長41%。不同于安卓和Windos陣營平板市場的不溫不火 蘋果在平板產品上一直是保持了相當野心的。

硬件上 去年發布的新款iPad Pro搭載了比同代iPhone性能還要強悍的A系列芯片 并且在新發布的多款iPad上支持Apple Pencil的使用。在軟件上干脆推出了生產力更強的iPad OS 并且在互通上費了很多心思 讓用戶買后也可以生產力。

iPad的熱銷顯然也與2020年線上教育遠程教育的需求有關 據Wise財經的報道《我賣手機這一年:從日賺1萬到日賺1千》 深圳某數碼產品攤主說“平板那時候很值錢……我統計一下光3月的平板銷量都能有我過去一個季度的銷量了” 而iPad以其完整的生態顯然能在平板市場博得更多關注。

與iPhone12系列同期發布的新款Apple Watch延續了iPhone SE2的相對性價比策略 以血氧監測等功能作為區別發布了更便宜的Apple Watch SE 29%的營收增幅再次證明了性價比產品只要蘋果敢做 消費者就敢買。

3、充滿想象力的服務業務收入

一個不爭的事實是 蘋果越來越重視軟件收入 不論是2019年秋季發布會 還是2020上半年沒有硬件的發布會 庫克都在明確釋放一個信號——要從生態中賺錢。

目前iPhone的持有量超過10億 加上其他硬件的持有量 總量超過16.5億 這意味著從生態系統中獲益的巨大潛力。于是沒有懸念地 蘋果本季度服務業務的營收達到157.6億美元 同比增長24% 成為僅次于手機的業務 而且24%的增速也是兩年來最快的。

目前蘋果的服務業務收入來源很雜 比如流媒體的Apple Music、Apple TV + 游戲的Arcade 支付的Apple Pay以及云服務的iCloud。

在庫克構建的蘋果服務業務版圖中 蘋果將會通過發力內容端建立流媒體業務的護城河 雖然尚不能確定蘋果是否有志成為網飛 但更高也更穩定的利潤率已經足以讓蘋果持續發力。

此外值得一提的還有蘋果針對手機的Apple Care服務 蘋果的維修費一直很貴 但Apple Care也不便宜 因此Apple Care業務的增長雖然帶來了更多收入 但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用戶換機周期延長和換機率的下降。

從蘋果的營收結構看 蘋果依然靠賣硬件掙錢 而且賣得越來越好 但近兩年蘋果也越來越重視軟件帶來的收入 IOS Mac OS iPad OS不僅是消費者購買蘋果硬件產品的重要理由 也將是蘋果提升收入優化營收結構的重要支點。

對于未來 可以肯定的是業績會繼續保持增長 消費者們也會繼續真香或者罵完接著買。而唯一不確定的大概就是蘋果的上限在哪里 除了自研芯片業務 Apple Car何時才能面世? 責任編輯:tzh

免責聲明:本文由用戶上傳,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