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工業4.0的不斷推進 新一輪的工業革命下 信息化技術再一次促進產業變革 人工智能等新技術新理念在各行業興起。同時 各行業也逐步向數字化、智能化、自動化轉型 進入現代化工業新階段。
AI賦予機器人新活力
傳統的工業機器人僅是以機器人代替部分繁瑣的人工勞動 成為人類體力的延伸 但機器人的智能程度還不夠 無法完成一些比較精細的工作。但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和工業生產的需要 人們也開始研究如何讓機器人去代替部分腦力勞動 使其具有更高的智慧與能力 而AI技術的發展則彌補了這一短板。
AI技術的加入 使得工業機器人能以與人類智能相似的方式做出反應 賦予了機器人新的活力 讓它不僅能代替人類大部分的體力勞動 也可以在程序設定的基礎上代替部分的腦力勞動 提高生產效率 降低工廠生產成本。
人工智能AI在工業中的應用
中天智能裝備研發團隊目前所研究的人工智能AI機器人主要集中在視覺方面 解決缺陷檢測、識別分揀、尺寸檢測、視覺引導的問題 幫助企業實現柔性化生產和高度自動化。
01智能缺陷檢測
由于人眼無法看清快速移動的目標 對微小目標分辨能力弱 而且人眼疲勞后漏檢率會提高 這些都使得人工檢測費時費力。而智能缺陷檢測機器人則克服了這些困難 高速工業相機能夠在動態檢測的情況下極大降低誤報率 還可根據產品檢測需求調整檢測精度 提高檢測效率。同時可配合自動化生產線 實現自動檢測、自動處理 降低次品率 減少人工成本 使得生產效率顯著提升。
智能裝備所研發的智能缺陷檢測機器人主要以高速工業相機為主要配件 該工業相機可根據檢測幅面選擇500萬、1000萬、1200萬像素的相機 動態檢測下誤報率可低至≤0.05% 可提供準確的剔除信號 保證生產效率。
主要應用場景
02智能識別分揀
對于工廠來說 分揀速度慢意味著生產出的產品會在產線上積壓 造成生產線流轉不順暢 拉低生產效率。目前人工分揀速度慢 尤其是體積小、顏色形狀多的產品更是分揀難度大 很容易造成分揀失誤 但如果使用智能分揀機器人則可以大大提高分揀速度。
智能分揀機器人可以通過攝像頭對分揀物品進行識別 再通過分析得出該物品應放置的區域 最后通過機械臂或產線配合將產品送至相應的位置。該機器人的在線識別速度一般都高于生產速度 分揀失誤率低 不易造成產品在產線上積壓。
由智能裝備研發的智能分揀機器人可通過機器視覺識別分揀取代傳統人工識別分揀產線 一臺設備大概可取代三人 降低了企業成本。而且智能裝備所研發的分揀機器人識別速度可達到0.5s 檢測距離可控制在100-500mm 尺寸可根據客戶需求設計 極大方便了生產加工所需。
主要應用場景
03智能尺寸檢測
傳統的產品尺寸檢測由于人員使用量具熟練程度的不同 量具使用不熟練或是人員疲勞會造成檢測速度變慢 延緩生產進度 而且人工測量誤差較大。但智能尺寸檢測機器人可以24小時持續檢測 檢測速度快 測量誤差小。
智能裝備研發的智能尺寸檢測機器人可根據客戶需求搭配不同的相機 進而達到不同的測量精度 最高精度可達0.001mm 檢測速度低于1s 能充分滿足不同行業生產所需。
04智能視覺引導
視覺機器人想要成功接收各項指令并完成相應的動作 也像人一樣需要大腦的調配。智能裝備研發的視覺引導系統就是這樣一個“大腦” 它通過自主軟件控制系統來下達指令 工業相機進行目標產品信息捕捉 再通過多軸機械臂進行操作 整個過程流暢自然。
案例分享
01管樁自動領域:管樁自動裝配機器人
該設備用于水泥管樁行業的頭尾板自動裝配
采用視覺獲取籠筋墩頭的空間角度位置 配合四軸矯正專機完成墩頭的自動撐開 最后通過機械臂實現頭尾板的裝配
02檢測領域:檢測中心檢測機器人
檢測系統由六軸機器人、自動上料裝置、自動掃碼裝置、測徑儀、測寬儀、三點測彎機構、拉力機、安全防護系統等組成。
機器人系統實現樣品檢測自動化、無人化、數據自動上傳與處理功能 提了檢測準確性、真實性 降低人工成本、提高檢測效率。
隨著技術的發展 未來人工智能AI在工業生產中的應用會越來越多 中天智能裝備的研發團隊也會不斷適應生產需求 幫助企業加快自動化轉型步伐 提高工廠生產效率 實現柔性化生產。責任編輯:YY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