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信部發布《工業互聯網創新發展行動計劃(2021-2023年)》,打造30個5G全連接工廠

導讀 工業互聯網正在賦能千行百業的數字化轉型 推動我國數字經濟進入全面發展新時代 并成為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引擎。工信部13日對外發布《工

工業互聯網正在賦能千行百業的數字化轉型 推動我國數字經濟進入全面發展新時代 并成為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引擎。

工信部13日對外發布《工業互聯網創新發展行動計劃(2021-2023年)》(下稱《行動計劃》) 為未來三年工業互聯網的創新發展做出了具體部署。

工信部表示 2021-2023年是我國工業互聯網的快速成長期。制度此行動計劃的目的是為深入實施工業互聯網創新發展戰略 推動工業化和信息化在更廣范圍、更深程度、更高水平上融合發展。

《行動計劃》明確將開展網絡體系強基行動、標識解析增強行動、平臺體系壯大行動、數據匯聚賦能行動、新型模式培育行動、融通應用深化行動、關鍵標準建設行動、技術能力提升行動、產業協同發展行動、安全保障強化行動、開放合作深化行動等11項重點任務。

5G與工業互聯網的融合將加速數字中國、智慧社會建設 加速中國新型工業化進程 為中國經濟發展注入新動能。

《行動計劃》指出 到2023年 新型基礎設施進一步完善。覆蓋各地區、各行業的工業互聯網網絡基礎設施初步建成 在10個重點行業打造30個5G全連接工廠。標識解析體系創新賦能效應凸顯 二級節點達到 120個以上。打造 3~5個具有國際影響力的綜合型工業互聯網平臺。基本建成國家工業互聯網大數據中心體系 建設20個區域級分中心和 10個行業級分中心。

產業發展生態也將進一步健全。根據《行動計劃》 將培育發展 40個以上主營業務收入超10億元的創新型領軍企業 形成1~2家具有國 際影響力的龍頭企業。培育5個國家級工業互聯網產業示范基地 促進產業鏈供應鏈現代化水平提升。

華安證券分析 工業互聯網已成為5G在垂直行業應用的中長期主賽道 2025年工業互聯網核心產業市場規模有望達到1.24萬億元 蘊含著信息技術領域中長期最大的市場空間和投資機會。

此前《工業互聯網發展行動計劃(2018-2020年)》已經收官。工信部稱 過去三年起步時期的行動計劃全部完成 部分重點任務和工程超預期 網絡基礎、平臺中樞、安全保障作用進一步顯現。

《中國工業互聯網產業經濟發展白皮書(2020)》預測 2020年我國工業互聯網產業增加值將達到3.78萬億元 占GDP的比重將升高至3.63% 帶動就業人數達131.29萬人 成為推動國民經濟高質量增長和緩解就業壓力的關鍵動力。

隨著工業互聯網與各行業融合創新的不斷深入 產業集聚和經濟帶動效應進一步顯現。目前 長三角地區正依托三省一市產業互補優勢構建首個工業互聯網一體化發展示范區;粵港澳大灣區憑借先進制造業產業集群優勢正成為全國規模化應用高地;東北老工業基地和中西部地區也在發揮比較優勢 加快發展步伐。

國家層面政策不斷加碼的同時 各地也在出臺措施助推企業進行工業互聯網改造。比如2020年12月1日 西安印發《工業互聯網創新發展行動計劃(2020-2022年)》;12月2日 《大連市工業互聯網創新發展三年行動計劃(2021-2023年)》發布;12月8日 《成都市工業互聯網創新發展三年行動計劃(2021-2023年)》出爐。

得益于產業配套政策的不斷完善 我國已建成70多個具有跨行業和區域影響力的工業互聯網平臺 連接工業設備達到4000萬臺(套) 平臺服務工業企業近40萬家 行業賦能效果凸顯。在工信部遴選出的全國十大跨行業跨領域平臺中 排在首位的卡奧斯工業互聯網平臺上共聚集了400多萬家生態資源。

工信部部長肖亞慶日前指出 要加快工業互聯網創新發展 深化“5G+工業互聯網”512工程 聚焦10個重點行業 形成20大典型工業應用場景 爭取在更多工業企業落地。抓好工業大數據發展 構建國家工業互聯網大數據中心體系。發展服務型制造 推動工業設計等生產性服務業發展 壯大工業電子商務、供應鏈金融等新業態。

責任編輯:PSY

免責聲明:本文由用戶上傳,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