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新推出的頭戴式耳機值得入手嗎?

導讀 最近蘋果除了手機之外 似乎喜歡悄悄上新品 筆記本如此 耳機也是如此。傳聞已久的蘋果新耳機終于上市了 這款產品定名為AirPods Max。

最近蘋果除了手機之外 似乎喜歡悄悄上新品 筆記本如此 耳機也是如此。傳聞已久的蘋果新耳機終于上市了 這款產品定名為AirPods Max。雖名字里帶MAX 不過還好 它并非直接把AirPods放大 而是推出了一款頭戴式耳機 只是這4399元價格實在有點夸張 那這款耳機值得買嗎?這就給你四個論證它不值得買的理由 幫你做決定。

首先當然是價格勸退。4399元是什么概念?目前公認最好的頭戴式降噪耳機有兩款 分別是索尼WH-1000XM4和BOSE 700 兩款耳機定價不過2500元而已 遇到各種折扣促銷還能更便宜些。蘋果AirPods Max耳機的售價幾乎等于兩者相加 產品是否劃算已經一目了然。對比來看多花幾千塊出去 最大可能也只是得到一個iOS系統上的專屬連接動畫而已。

所以這就涉及到第二個理由 那就是音質勸退。作為藍牙耳機 音質除了本身的表現力之外 編碼方式也是非常重要的因素。比如索尼就勝在自家的LDAC編碼 接近1Mbps碼率和48LHz采樣率可以直接讓音質接近Hi-Res水準 而且LDAC已經是Android手機標配。對比之下 蘋果支持的ACC就弱得多了 只有328Kbps 而且采樣率也只有44.1KHz。

即便拋開傳輸問題不談 普通頭戴式耳機的音質也是有上限的 目前2000元價位耳機基本都處于上限水平 想要突破上限就只能選擇專業頭戴式耳機 這是傳統耳機品牌的強項 產品價格也要貴很多倍 蘋果又無法在4399元價位給出同等水準的產品 那它究竟有什么值得買呢?

接下來就是和音質相關的 降噪勸退。目前降噪最強的索尼和BOSE 都有自己的整體降噪方案 實現從芯片到耳機設計再到算法系統支持 才形成了自己在這個領域的護城河。在不顛覆頭戴耳機形態的前提下 蘋果還沒做到能挑戰這兩個品牌的程度 花4399元很大概率會賣到和2500元耳機同樣效果的產品 再結合一下蘋果藍牙傳輸方面的劣勢 結論一目了然。

第四個也許是很多人已經注意到的 那就是體驗勸退。一款頭戴式耳機有多重?索尼WH-1000XM4的重量是254克 BOSE 700的重量是250克 對比之下蘋果AirPods Max的重量達到了384克 如果放入原裝智能耳套里的話 攜帶重量超過500克。一款比競品重了50%的產品戴在頭上是什么體驗?拋開音質不談 首先得到的是壓迫感 這已經足夠勸退了。

第五個勸退理由就是你付款了也沒法立刻用到。目前蘋果官網給出的交付周期是12到14周 也就是至少要等3個月 如果有人因此質疑蘋果只是紙面上發布了這款產品 那也完全有理由 好在耳機產品迭代周期都很長 3個月不算什么大事 但對于用戶來說 一款數碼產品要等三個月就有點太夸張了。當然也有不等的辦法 選刻字或者粉色版 等3周就行了。

總結來看 這款產品定價4399元其實有一定的合理性 畢竟蘋果用戶很多都是真愛粉 只要耳機是蘋果推出的 這就足夠了。但如果你關注音質、關注降噪、關注體驗 如果愿意和其他耳機做一下橫向對比 再看看這款產品值不值得買 也許就是另一個答案。但正因為如此 三個月后如果戴著蘋果AirPods Max走在大街上 說不定會成為一抹獨特的風景。 責任編輯:tzh

免責聲明:本文由用戶上傳,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