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到華為全球技術服務部(GTS) 也許很多人不太了解 但今天它已經發展成為一個非常龐大的部門 擁有27000多名員工 承擔著對運營商客戶的網絡進行維護、交付、優化 以及相應軟件工作的部門并以及相關的軟件工作 2016年該部門的業務規模就已經超過了一百億美元。
到目前為止 華為GTS在170個國家交付了3800個項目 為全球1500張網絡提供維護和建設服務。多年來 華為GTS與全球運營商一起奮斗在支撐各行各業數字化轉型的最前沿 所積累的經驗和體會無疑是最珍貴的。
在近日舉行的華為首屆技術服務伙伴大會上 華為與來自電信運營商、行業客戶、合作伙伴一起分享了在面向未來的運營中 開放平臺和能力 構建合作體系 助力運營商使能行業數字化轉型。
應用落地 從我開始
與很多企業一樣 華為有大量優秀的人才 在工作中積累了非常寶貴的知識和經驗 但是多年來 這些知識和經驗一直沒有很好的積累、傳承下來 往往會因人員流動等因素而白白丟掉。
任正非曾提出 華為最大的浪費是經驗的浪費 知識的浪費和人力的浪費。“華為決心改變這種情況 要通過擁抱自動化、數字化、平臺化等技術來改變現有的工作模式 為此部署實施了Digital GTS戰略。”華為GTS總裁湯啟兵說。
早在2016年底 華為GTS就開始啟動華為第一個數字化轉型和變革項目 計劃用三到五年時間 循序漸進地改變整個部門的工作模式 為客戶創造更大的價值。華為做的第一件事情是使能自身 建立了一個數字化平臺來貫穿、打通所有工作流程。湯啟兵表示 從轉型需求出發 這個平臺必須滿足四個條件 即資源共享、易于構建、開放和易用。經過一段時間的打磨 整個系統已經在華為投入了實際應用。
“我們打造了一個可疊加、可提升、共組件、易于使用的平臺。”湯啟兵說 “這個平臺也是開放的 可以輕松為我們的合作伙伴所用。”
湯啟兵表示 根據華為自身的數字化轉型經驗 全面的開放和合作至關重要 也是轉型成功的決定性因素。此外 有三個條件也是必備的。“一是有清晰的戰略愿景 二是有一個堅實的開發體系 三是要循序漸進 從架構、底層軟件、編排系統到資產治理、生態等 逐步搭建起來。”湯啟兵說。
智聯網絡服務數字化轉型
隨著越來越多的行業開始尋求產業升級 運營商急需推進網絡能力開放 在使能自身數字化轉型的同時 也為千行百業的效率提升、業務轉型賦能。游江濤表示 總體而言 電信行業在擴大覆蓋范圍、擴展用戶量方面都接近了頂點 今后要以技術、業務升級為導向進行演進。
“運營商以前希望快速建網、優化 安全地維護 現在則希望基于優秀的數字化平臺 聯手為客戶提供全面的數字化解決方案。”華為GTS副總裁游江濤說。
為幫助運營商實現愿景 華為將自身的戰略方向調整為通過搭建智聯網絡 將數字化技術和創新帶入行業應用的每一個環節 引領新體驗、創造新價值。游江濤表示 華為具備兩個層面的能力:一是華為有優秀的數字化平臺能力 不但可以提升自身的效率 為客戶提供更好的服務 還可以將這些平臺能力賦予客戶、合作伙伴 聯手服務于運營商的數字化轉型;二是華為在與客戶、合作伙伴一起推進能力的云化、SaaS化 為千行百業的數字化轉型服務。
游江濤多次強調了合作伙伴對華為的重要性 表示華為只做樹根和樹干 打通主干環節 至于樹枝、樹葉 需要合作伙伴和華為一同來完成。畢竟在賦能各行各業數字化升級的過程中 一家企業的力量過于單薄 集合更多的力量才能做更大的事業。“華為針對一些主流場景開發了平臺應用 但很難細化到每一個細分場景 這需要合作伙伴、客戶一起來開展創新 開發出為各個場景量身定制的解決方案。”游江濤說。
對于各行各業關心的數字化轉型前景 游江濤認為預測未來不如創造未來 通過聯合探索 找出一條前進之路。“在這個特殊的歷史時期 通信行業需要緊密合作 共謀大業 創造出屬于我們的未來。”游江濤說。責任編輯:tz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