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2月30日 UWB芯片設計公司瀚巍微電子(以下簡稱“瀚巍”)宣布完成數千萬人民幣Pre-A輪融資。本輪融資由OPPO領投 MediaTek、高榕資本、中芯聚源及天使輪股東常春藤資本、快創營(iCamp)跟投。
據了解 瀚巍成立2019年 其核心團隊來自于原昆天科微電子 并融入了其他公司的專業人士 而昆天科于2015年被恩智浦收購 目前瀚巍主要專注于UWB芯片及方案的設計開發。
瀚巍董事長兼CEO張一峰透露 此次融資的規模在5000萬左右 公司預計第一款芯片將于2021年量產。
UWB即超寬頻技術 是一種無載波通信技術 早期用于軍用雷達 通過利用TDoA(到達時間差)或ToF(時間到達)算法實現人員或物品位置的信息。與WiFi、藍牙、RFID等定位技術相比 UWB無線定位技術由于功率譜密度低、抗多徑效果好、安全性高、系統復雜度低 尤其是能提供非常精確的定位精度等優點 而成為未來無線定位技術的熱點和首選。
張一峰與其團隊曾長期專注于低功耗藍牙領域的芯片設計研發 其向記者回憶道 2002年至2008年間 市場曾有一波UWB熱潮 當時UWB針對的主要應用是無線USB其原理是通過UWB技術來實現高速、無線、短距離的點對點數據交互。
但此后無線USB沒有被進一步推廣下去 “因為當時推動的動力是基于筆記本電腦 而在2007年底2008年的時候 隨著智能手機的逐步興起 筆記本電腦平臺上的相關應用被推遲” 張一峰講到。
近年來 隨著物聯網的應用和深入 市場對于高精度定位技術需求愈加強烈。記者獲悉 UWB高精度定位的技術原理 主要是通過測量無線電波在空氣中傳播的時間 來測出兩點之間的距離 其在測距方面具有非常大的潛力。
張一峰向記者指出 “UWB技術的獨特之處在于 因其具備的高精度特性 首次將人和位置確定了一一對應的關系 而此前的定位技術 不足以把人和位置一一對應 一旦將人和位置一一對應后 那么針對個人的服務就能真正開展起來。”。
自去年9月起 基于UWB技術的高精度定位功能及應用開始進入了主流消費電子領域。其中蘋果iPhone11搭載了支持超寬帶(UWB)技術的U1芯片 此后三星緊跟蘋果的步伐 于今年8月推出了全球首部搭載UWB技術的安卓手機。
而在國內智能手機品牌中 小米在今年10月通過官方微信公眾號宣布發布UWB技術 此外華為此前也早已布局。
張一峰認為 以智能手機為中心 包括智能手表、智能音箱、智能家居等在內的物聯網生態系統以及新能源汽車領域 將是UWB技術未來幾年爆發式增長的主要應用場景。
但張一峰同時也向記者表示 UWB目前還處于萌芽階段 雖然其在iOS系統中已基本上作為一個標準的技術來集成 但在以安卓生態為基礎的系統中間 基本上還沒有集成。
根據參與UWB標準制定的主流芯片廠商、手機廠商、物聯網廠商等根據自身市場認知的預估 預計2025年UWB芯片出貨量將達到30億顆。
值得注意的是 目前市場上很多家公司都在參與 UWB 技術的研發和應用 比如A股上市公司中就有環旭電子、浩云科技、歐菲光等。
張一峰向記者表示 在目前物聯網等應用中 功耗是非常重要的參數 也就是說能否將物聯網傳感終端的功耗變的更低、電池的待機時間足夠長 “與其他的友商相比 瀚巍團隊在低功耗設計方面具有長處 我認為在這方面瀚巍能夠提供一個差異化的方案”。
張一峰稱 瀚巍愿意和所有的手機廠商去合作 把公司的技術集成到手機平臺中間去 同時以手機為中心 向其他應用發散。 責任編輯:tz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