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M1芯片是顛覆性創新?

導讀 蘋果發布了其M1 SoC。M1采用與最新iPhone相同的A14 CPU 和是十年來首個挑戰AMD和Intel等公司的非x86 CPU架構。從那時起 多項關于Appl

蘋果發布了其M1 SoC。M1采用與最新iPhone相同的A14 CPU和是十年來首個挑戰AMDIntel等公司的非x86 CPU架構。從那時起 多項關于Apple M1 芯片與AMD和Intel綜合測試表明 M1在多個領域處于領先。除了一邊倒的好評 其實市場上也有不少質疑 認為M1沒有那么強大 而是蘋果的營銷能力增添了M1的光環 畢竟以營銷聞名的蘋果 在芯片的名稱上就花了大功夫 據說光是名字就讓營銷團隊想了一年。本文作者具體駁斥了幾條質疑 并給出了他對M1的看法。作者Jean-Louis Gassée曾經是蘋果公司的高管 原文標題《Apple Silicon M1 Disruption》。

M1芯片的Mac上市后 普遍得到好評 引起了熱烈的討論。從用戶的反應來看 蘋果新的M1處理器確實是一個“神奇” 但正如預期的那樣 某些評論者對M1的成功提出了質疑。

當我發表上一篇筆記《蘋果芯之后的PC》時 我以為它不會引起多大的反響 所以這篇文章比我之前的任何一篇文章(607篇)多出10到20倍的轉發時 我的驚訝可想而知。其中有三個問題最火。

首先 認為只是營銷。一位我不點名的討論者認為 蘋果硅芯“只是營銷上的夸大其詞” “樹莓Pi和M1 Mac一樣 都是ARM架構的電腦”。知識淵博的網友輕描淡寫地解釋說 從A6開始 Apple Silicon芯片的內核就一直是蘋果的原創設計 它們并不是從ARM那里授權的64位內核。一位名叫Dezs? Sima的匈牙利研究人員提供了一份詳盡的蘋果處理器歷史 顯示出蘋果處理器 從自產核心的過渡顯然是從A6設備開始的。后來 在A11上 之前授權的PowerVR GPU也被自家的設計所取代。

2013年9月 當蘋果推出了第一款64位SoC 即搭載A7處理器的iPhone 5s。然后 就像現在一樣 批評者們提出了“過度營銷”指責 比如InfoWorld的這句嘲諷:

“就目前的移動設備和移動應用而言 除了營銷之外 [64位]真的沒有任何優勢 除了炫耀說你是第一個擁有它的人之外…”

也有Patrick Moorhead(“ARInsights 8000名分析師中的第一名”)在Twitter上說:

“我們將看到蘋果的營銷團隊大肆宣傳64位到底有多好。64位增加更多的內存和可能的寄存器。”

七年之后 Moorhead又回來了 在《福布斯》的文章中他列舉了在測試搭載M1的MacBook Pro時遇到的一些問題 并得出這樣的結論:

“在Windows生態系統中 你可以獲得更輕、更多樣化的設計、更高分辨率的顯示器、觸摸屏、LTE和5G、軟件和外設的兼容性 而且你會付出的價格更低。”

Moorhead急于捍衛他賴以謀生的x86生態系統(參見他文章結尾的英特爾、AMD和NVIDIA等令人印象深刻的客戶名單) 他忽略了一個重要的細節。正如John Gruber在對Moorhead的文章進行回擊時指出的那樣 他遇到的大部分問題都是軟件問題 而不是M1硬件問題。正如許多人在討論中所說 “遠離早期的軟件版本!”。第三方軟件開發商往往缺乏人力 無法在操作系統發布初期及時更新產品。

的確 新的Big Sur macOS給我們的帶來了一些麻煩。在使用出色的遷移助手將她的MacBook中的內容轉移到新的M1 Macbook Air后 我的妻子無法再在她可靠的無線Brother激光打印機上進行打印。原來是Big Sur macOS的問題 而不是M1的硬件問題。在Brother的官方網站上沒有關于是否或何時會被修復的消息。

更多的問題 我的舊的2013年iMac不能運行Big Sur 所以我把它的內容轉移到一個更靈活的2017年設備上。一切都很順利……幾乎。新設備上的iCloud Drive文件夾與原來的文件夾幾乎沒有相似之處。數據似乎完好無損 但在新的設備中沒有明顯的感覺(名稱或日期)。諸如 “IDECacheDeleteAppExtension意外退出 ”這樣的神秘錯誤信息無緣無故地出現在屏幕上 而我信任的Antidote拼寫和語法檢查程序據說不起作用 實際上確實如此。我肯定會發現更多的新問題。

第二個熱議的問題 性能。這是一個有點意外的問題。我以為來自The Verge等可信來源的最初評論和基準測試已經表明 M1 Mac同時提供了更快的速度和更長的電池壽命。“不可能!”一些網友說 “這又是一個謊言!” 。這是一個可喜的討論 因為它帶來了關于M1性能的解釋 比如Erik Engheim的《為什么蘋果的M1芯片如此之快》 以及Peter Steinberger的《從開發者視角看Apple Silicon M1》。

在性能方面 蘋果的組織和文化提供了不同尋常的優勢。公司可能很大 但每個人都在同一個屋檐下工作。硬件的設計是以軟件為中心的 而軟件的成型則是為了從多核和專用GPU中獲得最佳性能 這一點是英特爾、AMD和微軟無法做到的。正如Engheim所說:

“在這個新的SoC的世界中 你不會從不同的供應商那里組裝物理元件。相反 你從不同的供應商那里組裝IP(知識產權)……現在你遇到了一個大問題 因為無論是英特爾、AMD還是Nvidia都不會將他們的知識產權授權給戴爾或惠普 讓他們為自己的機器制造SoC。”

這就引出了第三個爭論的話題。對Windows設備的影響。可以通過思考微軟基于ARM的Surface Pro X的未來是什么來解決這個問題 該公司網站上提供的16GB/256GB配置的Surface Pro X售價為1499美元。它將如何與配置相當的M1 MacBook Air(售價1199美元)相抗衡?

Surface Pro X的銷量并不好 部分原因是32位和64位的兼容性問題。微軟早就認識到ARM處理器的利益 尤其是筆記本電腦 但在M1出現之前 它未能為x86設備提供一個令人信服的競爭對手。微軟現在是否會提供一個可以在M1 Mac上運行的ARM官方Windows 10?(正如Peter Steinberger所指出的 已經有了相關跡象。)這可能會給x86 PC帶來麻煩。

或者說 微軟是否會滿足于看到Office和更多的應用在M1 Mac上運行(并產生收入)……而惠普、華碩、戴爾和其他公司又將如何應對?這只是新的競爭布局的開始。

對于新的M1 Mac 我們必須提出“待完成的工作”的問題。就近期而言 答案很簡單。Mac是一個文化定義的產品 只是迎合所謂的Mac社區。其他問題可以等待 而且很有可能在蘋果不費力氣的情況下自己解決。 責任編輯:tzh

免責聲明:本文由用戶上傳,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