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官寄語”離婚案被贊文采溫情并存 原告:男方有家暴史,溫情無法破題

導讀 原標題:“法官寄語”離婚案被贊文采溫情并存 原告:男方有家暴史,溫情無法破題此后一別兩寬,愿時時猶記稚子歡顏。一段婚姻關系的結束,...

原標題:“法官寄語”離婚案被贊文采溫情并存 原告:男方有家暴史,溫情無法破題

此后一別兩寬,愿時時猶記稚子歡顏。一段婚姻關系的結束,并非從此雞犬之聲不聞、老死不相往來,亦不是轉身瀟灑離去,相忘于江湖……

近日,武漢市青山區法院一份離婚判決書中的法官寄語在網上引發關注。有人點贊法官“文采與溫情并存”,也有人質疑“法官是在自我感動”。該起離婚官司的女方回應稱,肯定法官的用心,但男方有家暴史,判決難以實施,溫情無法破題。

以下是寄語原文:

此后一別兩寬,愿時時猶記稚子歡顏。一段婚姻關系的結束,并非從此雞犬之聲不聞、老死不相往來,亦不是轉身瀟灑離去,相忘于江湖。作為雙方婚姻中最珍貴的一份禮物,你們的幼子剛剛進入垂髫之年,其渴望父母之疼愛,比之于魚兒渴求暢游于水中更甚。

婚姻如水,卻并不是水的童話。身處其間,冷暖自知。它沒有操作手冊,沒有使用說明,當你們無法忍受生活中的柴米油鹽,急于從婚姻的圍城中突圍,便期盼用一紙判決,來按下你們過往生活的中止鍵。但是,愿你們記得,中止不意味著終止,婚姻結束不代表責任結束,關系解除不代表責任解除,對孩子的感情不能因為彼此的各奔東西而畫上休止符。

你們是孩子的父母,孩子永遠是你們的骨肉。雖然你們從今以后,難以再給孩子一個完整的家,但卻可以給孩子一份完整的愛。愿你們時時記得,愛是情感中最深刻的緣起,也是對孩子最好的教育。為人父母,是一場漫長的修行。孩子幸福與否,并不取決于父母是否離婚,而是取決于你們是否盡到父母應盡的責任。希望你們將愛的教育和責任一直進行到底。

愿你們余生所遇皆良人,被溫柔相待。愿你們的孩子滿眼是星光,被真愛溫暖。

據澎湃新聞報道,針對該“法官寄語”,武漢市青山區人民法院工作人員表示暫時不接受采訪。

文采與溫情并存還是自我感動?

離婚判決書上的法官寄語引爭議

該寄語在網上傳播后,引發廣泛關注。有網友稱被暖到,體現了法官的良苦用心。“這就是“和離”吧,感受到了文化底蘊。”“寫得真好,希望離異父母都不要忘了孩子。”

“世間任何事情決斷不在乎情理法,而情是擺在第一位的!”

“這個社會,有溫情不好么?評論自我感動的究竟啥個腦回路,反正我感受到法官的真情。”

不過,也有網友質疑“法官是在自我感動”。男方有家暴史,溫情不太合適……

“都家庭暴力了還寫無法忍受柴米油鹽,不合時宜到幽默。”

“男方有家暴史啊,這個溫情不太合適吧。”

“法官在自我感動吧。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非當事人怎么說都是輕松無畏的吧”

原告:感受到法官用心,但男方有家暴史,溫情無法破題

“這段寄語純粹是空想,男方連我的父母都打了的,他們家暴很嚴重。我們也不是純粹因為家暴而離婚的。”據澎湃新聞報道,該起離婚官司的女方當事人回應稱,肯定法官的用心,但男方有家暴史,判決難以實施,溫情無法破題。

女方稱看到這段寄語的第一時間有些生氣。“我先是非常生氣,后來看到不耽誤孩子教育這一點,還是知道法官用心了的。她的心是好的,想真正的調解,來讓我們結案。”

女方表示,這是其與男方的第二次離婚官司,首次官司以“感情未徹底破裂”為由,判決不準予雙方離婚。女方稱男方有嚴重家暴傾向,曾多次報警求助。

“男方還有男方父親拿刀,母親在那里說殺殺殺,然后男方把我推倒推到4樓樓梯間,腳踹胸和腹,還是比較嚴重的,(判決書中)家暴沒提。”

據華商報大風新聞報道,本次離婚案的原告接受媒體記者采訪時稱,他們的離婚案,法官曾盡心盡力進行調解,對于法官的良苦用心,她是肯定的,但他們的情況很特殊,因此最終走上了離婚的地步。

新聞多一點

法官寄語是什么?

據貴州日報天眼新聞報道,法官寄語是指法官在裁判文書后加上一段從情、理以及社會公共道德的角度對本案當事人的勸解、教化之言,它不涉及案件的實質內容,屬法外之音。

法院判決書上出現“法官寄語”,讓一向嚴肅的判決書變得“溫情脈脈”,使得案件的當事人更容易理解法院的判決,較為有效填補裁判文書規范化的不足,充分發揮其情理感化的功能,拉近法律和當事人之間的距離,讓當事人體會法官的用心良苦并進行反思,切切實實服判。

本文綜合自澎湃新聞、華商報大風新聞、貴州日報天眼新聞等

免責聲明:本文由用戶上傳,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