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險信號傳來:三星蘋果穩健增長,國產手機要有危機感

導讀不可否認,無論從國內或海外乃至全球市場看來,2022年的手機市場都是極為低迷的一年。經濟大環境蕭條,消費者購買下行導致對于購置新機的需...

不可否認,無論從國內或海外乃至全球市場看來,2022年的手機市場都是極為低迷的一年。

經濟大環境蕭條,消費者購買下行導致對于購置新機的需求更加疲軟,全球市場方面,整體銷量銳減下降達11.3%,品牌方面,全球前五手機廠商的銷量無一例外都出現不同程度的下降。大盤收縮,整體市場銷量業績疲軟,乍一看似乎手機廠商的日子都不好過,但實際上,具體分析全球市場數據后卻得出了不一樣的結論。


IDC數據顯示,三星、蘋果在海外市場銷量下滑僅4%左右,相較之下,小米、OPPO、vivo三家主流國產手機品牌在海外市場銷量下降卻高達17%~20%左右。從數據上來看,雖然市場大盤不樂觀,但三星、蘋果相對平穩,國產手機銷量下滑卻明顯高出一大截。

市場份額上,同樣有更加直觀的對比。相較于2021年,國產手機在海外市占率普遍大幅下降,具體到品牌方面,小米、OPPO、vivo市占率同比降幅分別為8.7%、16.9%、20.1%。與此同時,三星、蘋果在同一階段的海外市占率卻逆勢穩健增長,分別上漲7.4%和7.8%。從全球市場看來,如此巨大反差的兩種極端表現透露出一個危險信號:三星蘋果穩健增長,國產手機要有危機感。

從全球化布局角度分析,國產手機的優勢和劣勢兩者同樣十分明顯突出,長板很長,短板也很短。


早期,國產手機依托于中國本土市場迅速崛起,短短幾年,在本土市場市場人口紅利下,銷量以及市場份額一路野蠻增長,華為、小米、OPPO、vivo四大主流國產品牌將大部分市場份額瓜分殆盡。

2022年全年,中國智能手機市場出貨量約2.86億臺,同比下降13.2%,如此銷量暴跌的慘狀也再次印證了消費者市場需求疲軟。市場份額上,排名前五的品牌和占比分別為vivo 18.6%、榮耀18.1%、OPPO 16.8%、蘋果16.8%,小米13.7%,統計之后的結果為,以四大一線本土品牌為主的國產手機陣營占據國內市場近7成的銷量。不過與此同時,隨著增長觸頂以及競爭和內卷等因素進入瓶頸期,為尋求新的市場和業績增長,拓展海外市場也成為國產手機迫在眉睫的突破口。

對于沖刺海外市場,國產手機卻并未延續在中國本土市場野蠻增長的既往成績。從全球布局看來,入局較早的三星,憑借時間優勢和持續深耕已在歐美市場、東南亞到非洲、南美等海外市場根基穩固,銷售網絡、用戶體量以及品牌號召力等方面明顯占據主導地位。蘋果憑借自身獨有的iOS軟件生態體系,硬件產品差異化以及強大的品牌效應,在海外市場尤其是高端消費者群體一向具有更強的產品以及品牌競爭力。


相較于在海外市場競爭力及布局先入為主的三星、蘋果,國產手機在海外市場的布局導向有意避開其鋒芒,轉而將重心和突破口放在了更具人口紅利以及競爭相對弱一些的印度、東南亞市場。隨后幾年,大部分國產手機一窩蜂卷向印度和東南亞市場,效果立竿見影。

2022年,小米以2960萬臺的銷量以及20%市占率險勝三星,拿下印度手機市場第一,除此之外,vivo、OPPO、realme三大國產品牌在印度市場穩扎穩打,市占率分別達到17%、15%以及14%。整體看來,國產手機將原本在國內市場的優勢延續至印度,市占份額接近中國本土市場,拿下印度市場近七成的市占率。

但過于依賴印度單一市場,卻導致國產手機在全球布局上遭遇困境,影響大盤。


不可否認,趨利避害,揚長避短,以購買力低、人口眾多的印度市場為布局海外市場的第一突破口,確實令國產手機的海外布局取得了一定成績。但隨著時間的推移,也暴露出另一個問題:規避和三星、蘋果在歐美市場、東南亞到非洲、南美等海外市場的正面交鋒,同時也失去了全球市場布局的完整性,從而錯失了更有潛力的高消費、高端用戶群體。

不同于印度,歐洲市場才是手機廠商的必爭之地

相較于人口基數大、平均消費力較低的印度市場,歐洲市場是公認的高端市場。商業環境經濟領先、人均消費以及購買力較高,意味著對于高端產品和品牌有更扎實的市場基礎,如何殺入歐洲市場腹地,也將直接關乎到國產手機全球化布局是否完整、突破的關鍵。

另一方面,三星、蘋果長期深耕的優勢,已經在歐洲、東南亞等海外市場根深蒂固的市場和用戶基礎,短期內很難被國產手機輕易撼動。現階段看來,相比蘋果、三星,國產手機在歐洲等地海外市場的影響力還偏弱,品牌號召力、用戶基礎、渠道布局以及本土化運營等方面,存在明顯不足和短板。

目前看來,中國、印度兩地市場已經進入高端飽和狀態,增長放緩和負增長是不可避免的,如何盡快有效拓展更多的海外市場,是國產手機良性發展唯一的破局方向。現階段,一貫傾向于短期回報的國產手機,更加熱衷于競爭小、難度低、薄利多銷的人口紅利市場,而對于機會更多、競爭也更大的歐洲等海外市場,似乎不愿輕易嘗試。


和賺快錢為主的國產手機截然相反,三星、蘋果更注重長期發展、持續深耕,培養用戶對產品和品牌的忠誠度、粘性,以此謀求后期長效利益。人口紅利雖好,但卻受地域、時間以及消費力等因素的局限性,很難長期做大、做強。相較之下,消費力較強、市場環境良性競爭的高端市場,顯然更有利于手機廠商的長期發展和深入布局。

整體看來,龐大的海外市場具備更大的商業價值和發展潛力,但現階段下,國產手機走出國門、走向世界仍然道阻且長。中國、印度市場愈發飽和,海外市場布局尚存在明顯不足,三星、蘋果仍在繼續增長,國產手機卻由于諸多因素市場份額在下滑,這是一個潛在的危險信號,基于目前現狀,國產手機要有危機感了。切勿貪念眼前的短期利益,持續投入自主研發,提升產品競爭力,并不斷勇于開拓布局更寬、更大的海外市場,才是扭轉頹勢的唯一正道……

免責聲明:本文由用戶上傳,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