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媒體感嘆:與中國“脫鉤”說易行難

導讀加拿大《環球郵報》11月23日刊登題為《同中國脫鉤比聽起來難得多》的文章,文章編譯如下:商鵬飛顯然不是會被挑戰嚇倒的人。在全球競爭激烈...

加拿大《環球郵報》11月23日刊登題為《同中國脫鉤比聽起來難得多》的文章,文章編譯如下:

商鵬飛顯然不是會被挑戰嚇倒的人。在全球競爭激烈以及西方努力與中國“脫鉤”的背景下,這位加拿大創新、科學與工業部長在過去幾年里一直試圖把加拿大變成電池與電動汽車領域的重要角色。

在研究機構彭博新能源財經最新的全球鋰電池供應鏈排名中,加拿大位列第二,比2021年的第五位有所上升,排名僅次于中國。彭博新能源財經的這個年度排行榜反映了各個國家在爭當電池霸主的競賽中所處的地位。

2020年11月29日,河北省唐山市路北區一家鋰電池企業的工人在生產線上工作。(新華社發)

彭博新能源財經的分析結合了一系列定性和定量措施。加拿大在環境、社會和治理等因素,以及可用原材料方面得分很高。但大部分原材料尚未開采,而且大部分開采出來的都在其他地方加工。彭博新能源財經指出:“重要的電池和元件制造能力的缺乏意味著,這些資源的大部分價值是在加拿大之外實現的。”

實際上,雖然全球汽車業巨頭斯泰蘭蒂斯集團和韓國LG新能源公司已經宣布計劃,將共同投資在加拿大安大略省溫莎市建一家電動汽車電池工廠,但其電池組裝所用的關鍵礦物和元件可能仍要在中國提煉或生產。要想在今后幾十年內打造出一條全北美電池供應鏈,將需要規模極為龐大的項目。

追蹤關鍵礦產定價和產能的基準礦業情報公司最近估計,中國控制著91%的陽極生產和78%的陰極生產。到2030年,它在全球陰極活性材料中所占的份額將增至87%。

相比之下,基準礦業情報公司預測,2030年,北美本地的供應商只能滿足北美3.5%的陰極需求和3.4%的陽極需求。基準礦業情報公司分析師喬治·米勒在談到促進關鍵礦產開采的努力時說:“所有這些原材料供應都是重要的。但最終,如果沒有中游生產環節,這些材料將不得不出口到其他地方,然后作為產品重新進口到本地區。”

因此,商鵬飛面臨著巨大的挑戰。他最近試圖呼吁與中國進行經濟“脫鉤”。

基準礦業情報公司指出,主要的非中國鋰生產商繼續投資于中國的工廠,這使北美減少對中國依賴的努力變得更加困難。

基準礦業情報公司分析師黛西·詹寧斯-格雷在周二發布的報告中說:“它們可能并不特別希望‘脫鉤’,因為它們的下游需求有很大一部分要依靠中國,至少在未來十年里,這種需求要依靠中國。在中國建立和運營企業更容易、更實惠。”

所有這些都讓商鵬飛的工作變得比他聲稱的要困難得多。

來源:參考消息網

免責聲明:本文由用戶上傳,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