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上高鐵”更名,乘客吐槽高鐵Wi-Fi形同虛設

導讀 記者 | 唐俊編輯 | 11月21日,國鐵吉訊官方發布消息,APP“掌上高鐵”正式更名為“國鐵吉訊”。國鐵吉訊公司成立于2018年7月,是中國國...

記者 | 唐俊

編輯 |

11月21日,國鐵吉訊官方發布消息,APP“掌上高鐵”正式更名為“國鐵吉訊”。

國鐵吉訊公司成立于2018年7月,是中國國家鐵路集團、吉利、騰訊三方的合資公司,由國鐵集團下屬公司控股,主要業務就是運營原“掌上高鐵”APP。

“掌上高鐵”APP具有鐵路購票、高鐵餐飲、打車等功能,這些功能12306均可實現。唯獨使用高鐵Wi-Fi時,必須通過“掌上高鐵”連接。

不過就乘客的反饋來看,最近高鐵Wi-Fi的效果不盡人意,并且已持續較長時間。在社交平臺上,不少乘客抱怨高鐵Wi-Fi連接不上,或者連接上了無法使用,有乘客寫道“高鐵動車上的Wi-Fi形同虛設,沒有成功連接過一次”。

多位乘客反映,目前即使連接上高鐵Wi-Fi,也只能在該APP內使用,不能連接互聯網。APP內的主要娛樂功能是觀看電影,這些電影儲存在本地局域網絡中,大部分需要付費觀看。

在應用商店中,也有大量用戶在“掌上高鐵”APP下方評論高鐵Wi-Fi無法使用。“他明明可以直接告訴你高鐵上沒網,卻還是給了你一個網站”,有用戶如此評論。

實際上在2018年時,復興號高鐵列車就配備了Wi-Fi,當時乘客可免費使用600M上網流量。界面新聞2018年采訪了多位乘客,大部分表示WiFi速度“還可以”,可以正常刷微博、看480P的視頻,少部分乘客表示Wi-Fi并不是特別穩定。

2020年12月,和諧號動車組也開始加裝Wi-Fi。根據界面新聞記者2020年12月的體驗,當時的高鐵Wi-Fi仍可滿足發信息、刷網頁等基本的上網需求,偶爾會出現斷網的狀況。

為何現在高鐵Wi-Fi的用戶體驗越來越不好?界面新聞向國鐵吉訊官方發去詢問,截至發稿未獲得回復。

為京津城際Wi-Fi提供過技術支持的新岸線公司曾對界面新聞表示,高鐵Wi-Fi技術的實現和手機上網原理類似,列車通過連接到線路附近的基站接收信號,然后通過Wi-Fi設備轉換成無線網絡供乘客使用。

界面新聞了解到,國鐵吉訊和鐵路方面的合作不是特別順利。雖然國鐵吉訊由國鐵集團下屬公司控股,但“掌上高鐵”和“12306”兩個APP相似度太高,國鐵集團給予“掌上高鐵”資源支持有限。

高鐵WiFi是“掌上高鐵”唯一的優勢,但隨著4G甚至5G的普及,絕大部分乘客在乘坐高鐵時直接使用手機流量,對車內Wi-Fi的需求并不高。高鐵Wi-Fi的用戶體驗不好,也導致“掌上高鐵”APP的運營一直不溫不火。

國鐵吉訊公司未說明將“掌上高鐵”更名為“國鐵吉訊”的原因。隨著更名,國鐵吉訊希望通過社交和游戲聚集人氣。“國鐵吉訊”APP內加入了一個火車類的小游戲,還新加入了社交功能,同一趟列車的乘客可以在APP內的聊天室聊天,行程結束后聊天室自動解散。

航旅縱橫也曾推出類似的同航班聊天室,不過當時受到了較多質疑,引發用戶對于搭訕和隱私的擔憂。“國鐵吉訊”或許關注到這些問題,其特意提到,需注意高鐵同行內的言行,互相監督,保持良好環境。

根據招標網站顯示,除了高鐵Wi-Fi,國鐵吉訊也在從事更多鐵路科技相關工作。今年7月份,國鐵吉訊中標了京張高鐵智能綜合調度系統設備采購項目。9月份,國鐵吉訊又中標了川藏鐵路技術創新中心研發基地一期工程實驗室、技術服務平臺及相關設備項目,中標價為3620萬元。

免責聲明:本文由用戶上傳,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