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由之
在22日凌晨的世界杯比賽中,迎戰美國隊的威爾士隊踢進一球,以1:1的平局結束了自己今年世界杯的首秀。不過,除了比賽結果外,許多外國網民在討論威爾士隊時,熱議的另一個話題叫“鯨魚參加世界杯”。
威爾士全稱威爾士公國,是組成英國的政治實體之一,在本屆世界杯的選拔中,威爾士隊和同樣來自英國的世界強隊英格蘭隊一同出線,這也是威爾士隊自1958年后第二次參加世界杯。
而“鯨魚參加世界杯”這個話題的由來,是因為威爾士的國名(Wales)和鯨魚的英文(whales)發音和拼寫都很相似,因此經常有人把兩個單詞混淆。比如在2018年美國洛杉磯舉辦的一場球賽中,主辦方就把威爾士隊的英文錯誤地寫為“鯨魚隊”,隨后“鯨魚”也成了球迷們對威爾士隊調侃的稱呼。
比如在一張提到比利時對陣威爾士隊的網絡圖片里,有網友給威爾士隊主場一側P了好幾條鯨魚的圖片攔在球門前,還配上了文字:“比利時對鯨魚隊,估計很難贏”。
而在22日比賽開始時,美國作家柯林特·史密斯的一條推文又點燃了大家玩這個“老梗”的熱情。他在推文中說,自己的兒子總聽大家講“美國隊要和鯨魚隊踢球”,一直非常期待這場比賽,當他發現上場的是“威爾士隊”而不是一大群鯨魚上演足球與海洋生物大戰時,他可失望了。
隨后柯林特·史密斯補充稱,孩子更覺得不能理解的是,為什么這支叫“鯨魚”的球隊,衣服上的標志是一條龍而不是鯨魚。
柯林特的推文激發了各國網友們創作的激情,有人專門做了一張“虎鯨對戰美國隊”的“海洋世界杯”圖片。也有人真的在賽場上P圖了好幾只鯨魚,表示“這是你家兒子想看的鯨魚踢球”。
也有網友笑稱,世界杯現在都允許“跨物種比賽”了嗎?
還有一個美國地方臺的主持人開玩笑說,自己的搭檔在播音室里說“美國隊就像踩住了威爾士隊的腳后跟,逼得他們手忙腳亂”,結果自己聽錯了,下意識地回復搭檔“鯨魚可沒有腳后跟”,搞得演播室只好把這段掐掉了。
在整個“鯨魚參加世界杯”的討論中,包括威爾士在內的許多網民和西方媒體人都貢獻了許多有意思的段子,不少美國網民甚至給自家球隊的對手“鯨魚隊”加油喝彩。相比前幾天某些西方媒體在報道世界杯時熱炒各種政治話題,這個由網民們自發形成的“鯨魚和威爾士隊”話題,氣氛要歡快和諧得多。
或許這也說明,體育更應該成為世界人民宣揚友好和平的舞臺,而不是某些群體當“教師爺”的講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