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烏戰爭再生變數,德國威脅越南,印度給俄羅斯送“大禮”

導讀當全球都在關注G20峰會之際,俄烏沖突又出現了新的變數。11月13日,英國國防大臣華萊士表示,烏克蘭雖然有了勢頭,但俄羅斯還遠未放棄,如...

當全球都在關注G20峰會之際,俄烏沖突又出現了新的變數。11月13日,英國國防大臣華萊士表示,烏克蘭雖然有了勢頭,但俄羅斯還遠未放棄,如果認為“俄軍撤出赫爾松”意味著沖突畫上句號,那將是愚蠢的。

即便是澤連斯基,也認為俄軍撤退至第聶伯河東岸另有文章,烏軍不能掉以輕心。美國軍方同樣認為,普京如此布局,有可能是為了在寒冬到來之前加強防御。

但不管怎樣,烏軍奪回赫爾松是不爭的事實,為了慶祝勝利和鼓舞士氣,澤連斯基選擇了親赴赫爾松。

但在萬里之外的亞洲,卻有兩個新的動向值得注意。

第一件事,德國居然開始威脅越南了。11月13日,前往印尼參加G20峰會之前,德國總理朔爾茨去了一趟越南,在河內,越南總理范明鄭熱情招待了朔爾茨,兩人還舉行了會談。

朔爾茨表示,德國愿意與越南深化貿易合作,包括幫助越南擴建河內地鐵規模。朔爾茨選擇親赴越南,不是無緣無故的,一是因為越南是新興經濟體,德國需要和美國搶生意。二是因為越南的地理位置很重要,德國要想在亞太有所作為,拉攏越南和印度幾乎是必然選項。

然而,在越南,朔爾茨卻偏要“哪壺不開提哪壺”。朔爾茨表示,越南應該在烏克蘭問題上表明立場,俄羅斯發起的特別軍事行動,實際上違反了國際法,這意味著,小國無法在強大鄰國的行為下確保安全。

簡而言之,朔爾茨就是要求越南選邊支持烏克蘭,而非保持中立。

在這之前,德國已經向印度釋放過類似的信號,卻遭到了印度的斷然拒絕。

一直以來,越南與俄羅斯相處得都很不錯,購買俄羅斯武器是常有的事,在美國一心想在越南駐軍的情況下,越南與俄羅斯保持對話,可以更好地威懾美國。如果越南加入美國主導的反俄陣營,便意味著失去了一個好朋友。假以時日,如果美國想敲越南竹杠,德國會不會替越南挺身而出?

想都不用想,越南不會接受德國的建議,因為越南很清楚,與俄羅斯交惡只會讓美國更有恃無恐,這不符合越南的利益。

第二件事,印度給俄羅斯送“大禮”。《印度快報》透露,雖然美國仍在嚴厲制裁俄羅斯,但印度已經決定,在可預見的未來,要將俄印貿易額翻一倍。此外,印度還有意繞開美元、用印度盧比結算俄印貿易。

此前,印度外長蘇杰生在現身莫斯科時曾表示,印度將繼續購買俄羅斯石油,還會與俄羅斯在多個領域深化合作。蘇杰生認為,美歐偷偷購買俄羅斯石油,卻不讓印度這么做,還要求印度制裁和孤立俄羅斯,這種行為很虛偽。

無論是大規模購買俄羅斯石油和煤炭,還是與俄羅斯攜手“去美元化”,都是印度在俄烏沖突爆發后的選擇,都是從維護印度利益的角度出發的,即便這么做會讓美國倍感不快。

一直以來,在“親美還是親俄”的問題上,印度的選擇都令人捉摸不透。一方面,印度想獲得美國投資,借助美國重返印太的契機去增強經濟實力,還想通過美國去威懾對手。但另一方面,作為俄羅斯最大的武器購買者,印度嚴重依賴俄羅斯提供軍事幫助。

因此,新德里的選擇是左右逢源、兩不得罪,美國和歐盟卻執意要讓印度選邊站。為了迫使印度妥協,美國還亮出過制裁大棒,只是最后沒有采取實際行動。

干涉別國內政、一言不合就拍桌子、雙標主義……這些都是美國的標簽,但美國不應該忘了,如果美國將世界各國制裁了個遍,美元霸權一家獨大的局面,也會跟著被終結。

凡事都應該三思而后行,而不是一拍腦袋就做決定,可別再犯糊涂了,美利堅。

免責聲明:本文由用戶上傳,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