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受身邊的榜樣力量 重慶舉行系好學術生涯“第一粒扣子”宣講活動

導讀 易志堅教授現場作專題宣講報告。市科技局供圖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訊(記者 伊永軍)今(9)日,弘揚科學家精神、系好學術生涯“第一粒扣子...

易志堅教授現場作專題宣講報告。市科技局供圖

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訊(記者 伊永軍)今(9)日,弘揚科學家精神、系好學術生涯“第一粒扣子”宣講活動在重慶醫科大學袁家崗校區舉行,引導和幫助廣大科技工作者做科研誠信的踐行者和引領者。

此次活動由科技部科技監督與誠信建設司主辦,市科技局、市委宣傳部、市教委、市科協共同承辦。活動以線上線下的形式舉行,科技部科技監督與誠信建設司相關負責人線上參與,各承辦單位相關負責人及學生代表線下參加。

會上,重慶交通大學副校長易志堅教授現場作了主題為《力學治沙與跨學科創新——讓科學原理與事實說話》的專題宣講報告。易志堅用淺顯的語言講述了他從一個出生在重慶的青年學子,到走上彈塑性斷裂力學的基礎理論研究之路,再到揭秘道路、橋梁工程基本力學問題和材料難題,最后與荒涼貧瘠的沙漠“有個約定”的故事。

易志堅在大漠邊關甘守寂寞、十年磨一劍,成為“沙漠土壤化”原創理論和技術的發現者和發明人,為推進我國荒漠化防治和生態恢復、構建國土空間開發保護新格局、推動共建“一帶一路”綠色發展等國家重大發展需求提供了戰略性技術支撐。易志堅教授用他和團隊的親身科研經歷,深刻地詮釋出了“愛國、創新、求實、奉獻、協同、育人”的科學家精神內核。

現場對重慶市“弘揚科學家精神,加強作風學風建設”短視頻大賽活動獲獎作品頒獎。 市科技局供圖

參會的科研人員代表和學生們紛紛表示,今天的活動,看到了身邊的典型,感受到了榜樣的力量,激發起投身科研、探索未知的信心。

重慶醫科大學相關負責人表示,科學道德和科研誠信是科技創新的基石,更是廣大青年科技工作者和青年學生學術生涯的“第一粒扣子”,他號召大家做“科學家精神”的踐行者,做科研誠信的踐行者和引領者。

市科技局黨委書記、局長明炬介紹,近年來,我市在引導青年科技工作者壓實科技創新創造擔子、釘牢科研攻關釘子上主動思考、積極作為,全市新時代科學家精神得到大力弘揚,作風和學風建設顯著加強,營造了良好科研氛圍。

科技部科技監督與誠信建設司副司長馮楚建表示,希望以此次活動為契機,進一步推動重慶的科技工作者繼續傳承和發揚新時代科學家精神,樹立遠大的理想和抱負,把自己的科學追求融入到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偉大事業中去。

會上還對重慶市“弘揚科學家精神,加強作風學風建設”短視頻大賽活動獲獎作品進行了展播和頒獎。

(本文來自新重慶客戶端APP,請至各大應用市場下載)

免責聲明:本文由用戶上傳,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