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龍大橋維修加固下月可交付,小“算盤”解決了大問題

導讀 長江日報大武漢客戶端11月10日訊(記者徐丹 通訊員余啟鋒)2022年11月9日上午9時,黃陂盤龍大橋上車輛川流不息。很多司機可能并不知道,這...

長江日報大武漢客戶端11月10日訊(記者徐丹 通訊員余啟鋒)2022年11月9日上午9時,黃陂盤龍大橋上車輛川流不息。很多司機可能并不知道,這座橋梁已經默默維修了近4個月,車輛通行未受任何影響。

維修中的盤龍大橋,車輛通行一切正常。記者雷衎 攝

盤龍大橋于2006年建成通車,橋梁全長1230米。由于該橋是盤龍城進出漢口中心地區最便捷的通道之一,日均車流量較大,高峰時期達到15萬輛次。2021年,盤龍大橋在年度定期檢測中發現過渡墩墩頂存在縱向裂縫及梁體縱向位移等病害。為了防止病害進一步發展,黃陂區政府高度重視,在省公路局的大力支持下,將其列入“三年消危”項目庫,并下達維修計劃。

在橋梁施工現場,來自湖北省交通規劃設計院的橋梁加固設計室主任楊祖濤正在對工人進行梁體頂伸復位施工指導。他告訴長江日報記者,橋梁維修加固設計期間,他們曾多次進行現場踏勘,并制定維修加固設計方案,然而盤龍大橋的梁體縱向位移病害是橋梁病害中相對少見的,常規的維修加固方法并不適用。

楊祖濤(右)向記者演示他發明的小“算盤”。記者雷衎 攝

如何解決這樣一個難題?楊祖濤及團隊人員一起進行了反復思考和演示。最終,他從算盤上得到靈感。算盤里有多個滾軸,能把滑動摩擦變為滾動摩擦,從而減小頂復位受力點的局部應力。想到這里,他立馬組織團隊進行方案優化。最終,算盤形態的位移滑移裝置成功發明并投入應用。

記者在現場看到,該裝置從正面看是正正方方的一塊鐵板,翻過來則有20個特別的小滾輪,就好似算盤的珠子一樣。

“它最大的好處就是有限位裝置,最多只能滑動兩厘米。”楊祖濤把位移滑移裝置在鐵板上一邊向記者演示一邊講解,如果沒有對其進行限位,在車輛通行的情況下,滑動多了很容易發生落梁的安全事故。為此,楊祖濤及團隊人員還在梁體滑移的邊跨帽梁位置設計了一個反力架,以液壓千斤頂提供反推力作為雙保險。

楊祖濤向記者介紹橋梁施工情況。記者雷衎 攝

目前,應用在盤龍大橋上的位移滑移裝置共有66塊,有效解決了梁體頂升復位的問題。目前,該裝置正申請國家專利。

畢業后就進入湖北省交通規劃設計院的楊祖濤從事橋梁加固設計十余年時間,他認為,橋梁維修加固設計更需要創新,只有在不斷創新中才能不斷突破自我。“二十大報告中提出加快建設制造強國、質量強國、航天強國、交通強國、網絡強國、數字中國。我們倍感振奮,我會以專業技能和高度的責任心,把好橋梁質量每一道關。”

眼下,盤龍大橋橋梁維修進度已完成85%,預計12月項目可以交付。武漢市民周先生每天上下班都要開車經過盤龍大橋,他說:“橋梁加固好了,我們開車更放心了。”

【編輯:丁翾】

更多精彩內容,請在各大應用市場下載“大武漢”客戶端。

免責聲明:本文由用戶上傳,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