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師薦書|一個在路上的故事,讓孩子擁有朝前走的力量

導讀 視頻加載中...<script src="https://lf6-cdn-tos.bytescm.com/obj/cdn-static-resource/tt_player/tt.player.js?v=20160723"></script>封...

視頻加載中...<script src="https://lf6-cdn-tos.bytescm.com/obj/cdn-static-resource/tt_player/tt.player.js?v=20160723"></script>

封面新聞記者 周麗梅 實習生 雷楠欣

曾燕燕,小學高級教師,成都雙語實驗學校語文老師,教科室副主任。多篇科研論文、教學隨筆發表于國家省級刊物,所帶班級曾獲全國優秀動感中隊。

本期《老師薦書》欄目,封面新聞邀請到成都雙語實驗學校的曾燕燕老師,她為我們推薦的書籍叫做《一只烏龜一只貓》,這本書是我國著名童話作家湯湯老師的新作,湯湯曾經三度獲得全國優秀兒童文學獎,她的童話清新雋永,能讓讀者在閱讀中找到自己,在困境中找到明天。

曾燕燕

好的故事 可以潛移默化影響孩子

《一只烏龜一只貓》講述的,是一只叫小白的半水龜和一只叫小黑的白貓的故事。有一天,它們都突然被主人拋棄,安逸的生活也戛然而止,小黑與小白被迫踏上流浪的道路。開始小黑對小白處處嫌棄,它嫌棄小白黑丑,覺得小白膽小又愚蠢,不敢從臺階上跳下去,于是它選擇離開小白,后來小黑回到小白身邊又離開,在一次次分別和一次次相遇中,小白與小黑的關系發生了變化——白貓小黑愿意忍痛讓烏龜小白咬住自己的尾巴過馬路了。

在流浪的途中,它們各自或共同解決困難,互相依靠。兩個彼此獨立又相互牽掛的生命個體通過一系列驚險又有趣的經歷,都找到了自己想要的生活。

“這樣的故事可以在潛移默化中影響孩子,讓他們知道人是會長大的,在經歷中成長,在學習中成長。”曾燕燕說,天空底下的生活和天花板底下的生活是不一樣的,生命中能承受多少意外,就有多少力量擁抱驚喜,我們也要一直擁有這樣的力量朝前走去。

用心閱讀 關注故事的語言與構思

在讀這本書時,曾燕燕也給了孩子們一點建議——希望孩子們不要讀得太快,閱讀時要去關注有新鮮感的詞語和句子。

《一只烏龜一只貓》全書只有五萬多字,很多孩子不到兩個小時就可以讀完,可這樣讀書很難關注到書中有趣的情節、優美的語言。老師建議孩子們可以準備一個積累本,把自己覺得有新鮮感的詞語和句子讀一讀、背一背、抄一抄,和爸爸媽媽分享一下,在分享的過程中從不同角度出發,談談自己對詞句的理解,也可以關注句子的修辭,和句子中人物的品質和人物性格的變化。

除了關注有新鮮感的詞句,關注作者的構思也極其重要,曾燕燕表示,在最開始閱讀的時候,孩子們都提出了一個問題:故事的開頭,為什么小白不直接用嘴把小黑從臺階上叼下來,卻要把小白扔下呢?

老師回答道:“如果作家這樣寫了,后面還會有這個精彩的故事嗎?”而且,如果小黑直接將小白叼下臺階,也不符合它最開始嫌棄小白的劇情設定。給主人公設置了一個又一個的障礙,讓他們各自解決困難,或者合作解決困難,故事才會精彩,我們平時寫作的時候就可以學習這樣的寫作方法。同時,也要保證自己筆下人物行為的合理性,符合邏輯和人物本身的設定。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歡迎向我們報料,一經采納有費用酬謝。報料微信關注:ihxdsb,報料QQ:3386405712】

免責聲明:本文由用戶上傳,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