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戲曲臉譜簡筆畫(中國戲曲臉譜)

導讀您好,現在漢漢來為大家解答以上的問題。中國戲曲臉譜簡筆畫,中國戲曲臉譜相信很多小伙伴還不知道,現在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1、京劇臉譜介...

您好,現在漢漢來為大家解答以上的問題。中國戲曲臉譜簡筆畫,中國戲曲臉譜相信很多小伙伴還不知道,現在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1、京劇臉譜介紹 京劇臉譜是根據某種性格、性情或某種特殊類型的人物為采用某些色彩的。

2、紅色有臉譜表示忠勇士義烈,如關羽、妾維、常遇春;黑色的臉譜表示剛烈、正直、勇猛甚至魯莽,如包拯、張飛、李逵等;黃色的臉譜表示兇狠殘暴,如宇文成都、典韋。

3、藍色或綠色的臉譜表示一些粗豪暴躁的人物,如竇爾敦、馬武等;白色的臉譜一般表示奸臣、壞人,如曹操、趙高等。

4、 ? 京劇臉譜的色畫方法,基本上分為三類:揉臉、抹臉、勾臉。

5、臉譜最初的作用,只是夸大劇中角色的五官部位和面部的紋理,用夸張的手法表現劇中人的性格、心理和生理上的特征,以此來為整個戲劇的情節服務,可是發展到后來,臉譜由簡到繁、由粗到細、由表及里、由淺到深,本身就逐漸成為一種具有民族特色的、以人的面部為表現手段的圖案藝術了。

6、 ?京劇舞臺上幾千出戲,數不清的花臉角色,而每個角色都有自己的一套畫法,這就是我們所說的臉譜。

7、臉譜看來五顏六色,五花八門,其實自有一套章法,也就是說各有各的譜。

8、如果從線條和布局來看,大致可分為整臉、三塊瓦臉、十字門臉、碎臉、歪臉、白粉臉、太監臉以及小花臉的豆腐塊。

9、這每一種臉譜雖畫法各異,但都是從人的五官部位、性格特征出發,以夸張、美化、變形、象征等手法來寓褒貶,分善惡,從而使人一目了然。

10、以三塊瓦的基本畫法而論,即由眉子、眼窩、嘴窩這“三塊”組成,其他畫法大多從這三塊瓦演變而來。

11、如十字門臉,即從腦門至鼻梁有一條黑道,俗稱“通天紋”,與兩個眼、眉連接起來像一個黑十字;所謂花三塊瓦,即在夸張的眉眼中加一些顏色和裝飾圖案,如喜劇人物張飛、焦贊,畫垂眉或蝶翹眉,笑眼窩,翹嘴以示笑口常開;悲劇人物西楚霸王項羽,眼角下斜,嘴角下撇,雖不失莊重,卻也預示著兵敗垓下,自刎烏江的命運;如漢朝銚期的老臉則眼窩尾部畫出下垂的鬢角,其子銚剛的眼角卻呈上翹之勢,加上夸大的光嘴巴,一看便是血氣方剛;再如關羽“面如重棗”,自然畫紅臉,包拯“鐵面無私”則黑臉非他莫屬,曹操“面帶奸詐”便是一幅奸白臉。

12、 可見花臉臉譜是以色定調,如紅色表示忠誠耿直、熱情吉祥;黑臉表示豪爽粗暴、剛正不阿;紫色表示老實忠厚;黃色表示兇狠勇猛;藍色表示桀傲不訓、剛強爽快;白色表示奸詐多疑;綠色表示驍勇魯莽;粉紅色表示年邁血衰;金銀色表示莊嚴,多用于神仙圣人。

13、如果從這些畫法來分析,就會看出門道來了。

14、 ?京劇臉譜藝術 ?中國傳統戲曲的臉譜,是演員面部化妝的一種程式。

15、一般應用于凈、丑兩個行當,其中各種人物大都有自己特定的譜式和色彩,借以突出人物的性格特征,具有“寓褒貶、別善惡”的藝術功能,使觀眾能目視外表,窺其心胸。

16、因而,臉譜被譽為角色“心靈的畫面”。

17、 ? 臉譜的演變和發展,不是某個人憑空臆造的產物,而是戲曲藝術家們在長期藝術實踐中,對生活現象的觀察、體驗、綜合,以及對劇中角色的不斷分析、判斷,作出評價,才逐步形成了一整套完整的藝術手法。

18、 ?據史料記載,臉譜系由唐代樂舞大面(傳統戲曲角色行當之一,是京劇和某些地方戲中凈的別稱)所戴面具和參軍戲副凈(參軍戲,唐宋時流行的一種表演形式,主要由參軍、蒼鶻兩個角色作滑稽的對話和動作,以引人發笑,有時用以諷刺朝政或社會現象。

19、參軍戲中的副凈,等于現在京劇中的“架子花臉”,一般都表演性格粗豪莽撞的人物,如《三國演義》戲里的張飛)的涂面逐漸演變而來。

20、 ?中國戲曲理論家翁偶虹曾撰文說:“中國戲曲臉譜,胚胎于上古的圖騰,濫觴于春秋的儺祭,孽乳為漢、唐的代面,發展為宋、元的涂面,形成為明、清的臉譜。

21、在戲曲形成之后,臉譜與面具仍然交替使用。

22、感覺超棒的一個APP,再也不用去播放器里去找了,而且好多戲曲都找不到,大愛中國傳統文化,希望每個劇種都可以保留下來紅色有臉譜表示忠勇士義烈,如關羽、姜維、常遇春;黑色的臉譜表示剛烈、正直、勇猛甚至魯莽,如包拯、張飛、李逵等;黃色的臉譜表示兇狠殘暴,如宇文成都、典韋。

23、藍色或綠色的臉譜表示一些粗豪暴躁的人物,如竇爾敦、馬武等;白色的臉譜一般表示奸臣、壞人,如曹操、趙高等。

24、 借鑒生活中血統遺傳的原理。

25、如張飛之子張苞,孟良之子孟強,焦贊之子焦玉,尉遲敬德之子尉遲寶林等,襲用其父臉譜,約定俗成,漸成定例。

26、  2、依據劇中人物姓名,附會色調,確定臉譜。

27、如齊桓公因名“小白”而勾白臉,膏面虎因“青”字勾綠臉,浪里白條張順因“白”字勾白臉,黑風利、烏成黑等因“黑”字皆勾黑臉。

28、  3、以訛傳訛;一些劇中人物的臉譜來源于“訛傳”(音訛、義訛),加以附舍。

29、如文天祥因與聞太師之“聞”同音勾紅臉。

30、鋼屬黑色,剛與鋼同膏,因此京劇舊例,凡性格猛烈剛強之人多勾黑臉,如《草橋關》劇中的銚剛,(徐策跑城9劇中的薛剛)《慶陽圖》劇中的李剛,均因名字中有“剛”字而勾黑臉(京劇界素有“三剛不見紅”之說)。

31、《八蠟廟》劇中的關泰,《收關勝》劇中的關勝,僅因與關羽同姓而勾紅臉。

32、1、整臉:一種顏色為主色, 以夸張膚色,再勾畫出 眉 眼 鼻 口和細致的面部肌肉紋細。

33、   2、三塊瓦臉: 又稱“三塊窩臉”,是在整臉的基礎上進一步夸張眉、眼、鼻的畫片, 用線條勾出兩塊眉,一塊鼻窩,所以稱“ 三塊瓦臉”。

34、其中又再分“正三塊瓦” “尖三塊瓦” “花三塊瓦” “老三塊瓦”等。

35、   3、十字門臉:由三塊瓦臉發展出來,特點是 將三色縮小為一個色條, 從月亮門一直勾到鼻頭以下,用這色條象征人物性格。

36、 主色條和眼窩構成一個“十”字,故名“十 字門臉”,又分“花十字門”、“老十字門”。

37、   4、六分臉: 特點是將腦門的主色縮為一個色條,夸大眉形,白眉形占十分之四,主色占十分之六。

38、“六分臉”也稱“老臉”。

39、   5、碎花臉: 由“花三塊瓦臉”演變而來,保留主色,其他部位用輔色添勾花紋,色彩豐富,構圖多樣和線條細碎,故稱“碎花臉”。

40、   6、歪臉:主要用來夸張幫兇打手們的五官不正, 相貌丑陋, 特點是勾法不對稱, 給人以歪斜之感。

41、   7、僧臉:“僧臉”又名“和尚臉”。

42、特征是腰子眼窩 花鼻窩 花嘴岔,腦門勾一個舍利珠圓光或九個點,表示佛門受戒。

43、   8、太監臉:專用來表現擅權害人的宦官 ,色彩只有紅白兩種 ,形式近似“ 整臉 ”與“ 三塊瓦臉 ”, 只是夸張太監的特點;腦門勾個圓光,以示其閹割凈身,自詡為佛門弟子。

44、 腦門和兩頰的胖紋,表現出養尊處優 腦滿腸肥的神態。

45、   9、元寶臉:腦門和臉膛的色彩不一,其形如元寶,故稱“元寶臉”。

46、分“ 普通元寶臉 ”、“倒元寶臉”、“花元寶臉” 三種。

47、   10、象形臉:一般用于神話戲,構圖和色彩均從每個精靈神怪的形象特征出發, 無固定譜式。

48、畫法要似像非像,不可過于寫實,講究“意到筆不到”,貴在 “傳神”,讓觀眾一目了然,一看便知道何種神怪所化。

49、   1神仙臉:由“整臉” “三塊瓦”發展而來,都用來表現神、佛的面貌 ,構圖 取法佛像。

50、主要用金、銀色,或在輔色中添勾金、銀色線條和涂色塊,以示神圣威嚴。

51、   12、丑角臉:又名“三花臉”或“小花臉”,特點是在鼻梁中心抹一個白色“豆腐塊”, 用漫畫的手法表現人物的喜劇特征。

52、   13、小妖臉:“小妖臉”表現的是神話戲中的天將 小妖等角色。

53、這種臉譜又名“隨意臉”。

54、   14、 英雄臉:“英雄臉” 不是指杰出人物的臉,而是指扮演拳棒教師和參與武打的打手的臉。

55、紅色臉 象征忠義、耿直、有血性,如:“三國戲”里的關羽、《斬經堂》里的吳漢。

56、   其他:有諷刺意義,表示假好人。

57、  關羽(紅整臉)  黑色臉 既表現性格嚴肅,不茍言笑,如“包公戲”里的包拯;又象征威武有力、粗魯豪爽,如:“三國戲”里的張飛,“水滸戲”里的李逵。

58、   其他:表示陰陽中的陰,用于鬼魂。

59、 膚色較黑或面貌丑陋。

60、   張飛(黑十字門蝴蝶臉)  白色臉 表現奸詐多疑,如:“三國戲”里的曹操、《打嚴嵩》中的嚴嵩。

61、   曹操(白整臉)  藍色臉 表現性格剛直,桀驁不馴,如:《上天臺》中的馬武,“《連環套》里的竇爾墩。

62、   竇爾墩(藍花三塊瓦臉)  紫色臉 表現肅穆、穩重,富有正義感,如:《二進宮》中的徐延昭,《魚腸劍》中的專諸。

63、   其他:面色不好,丑陋。

64、   張郃(紫三塊瓦臉)   金色臉 象征威武莊嚴,表現神仙一類角色。

65、如:《鬧天宮》里的如來佛、二郎神。

66、   大鵬(金色象形臉)  綠色臉  勇猛,莽撞。

67、   其他:綠林好漢。

68、   其它還有黃色臉、粉色臉、銀色臉等。

69、藍臉,白臉,紅臉,黃臉,花臉,黑臉。

本文就為大家分享到這里,希望小伙伴們會喜歡。

免責聲明:本文由用戶上傳,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