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含增長率與可持續增長率二者的區別與聯系是什么

導讀大家好,布藝來為小伙伴們解答以上問題,內含增長率與可持續增長率二者的區別與聯系是什么相信這個話題很多人都不知道吧,下面大家來一起看...

大家好,布藝來為小伙伴們解答以上問題,內含增長率與可持續增長率二者的區別與聯系是什么相信這個話題很多人都不知道吧,下面大家來一起看看吧

所謂內含增長率,即外部融資為0時,企業依靠自身稅后利潤形成的留存收益維持的銷售最大增長率。

計算方法一:根據外部融資銷售增長率公式計算。

外部融資為0,那么外部融資銷售增長比也為0,故:內含增長率=經營資產銷售百分比-經營負債銷售百分比-(1+增長率)/增長率×預計銷售凈利率×(1-股利支付率)將各數據代入公式,求出的增長率即為內含增長率。

計算方法二:根據專用公式計算。

今年教材新給出了一個計算內含增長率的公式,即內含增長率=凈利潤/凈經營資產×留存收益比率/(1-凈利潤/凈經營資產×留存收益比率)。

提示:在利用專用公式計算內含增長率時需要注意的是公式中的各個指標均為預測期的指標,而不是基期指標。

二、可持續增長率

所謂可持續增長率,即不發行新股、不改變經營效率和財務政策時,其銷售所能達到的最大增長率,這種狀態下也可以稱為平衡增長,是一種理想的增長狀態。

計算方法一:利用期初股東權益計算。

可持續增長率=銷售凈利率×總資產周轉次數×期初股東權益期末總資產乘數×本期利潤留存率。

提示:在利用此公式計算時,應注意前提條件是基期也未增發新股,而可持續增長率的假設條件中的不增發新股是指預測期不增發新股,這兩者不是同一概念。

計算方法二:利用期末股東權益計算

此方法是常用方法。計算公式為:可持續增長率=銷售凈利率×總資產周轉次數×權益乘數×本期利潤留存率/(1-銷售凈利率×總資產周轉次數×權益乘數×本期利潤留存率)或=權益凈利率×利潤留存率/(1-權益凈利率×利潤留存率)。

此公式中不必考慮基期是否增發新股。從此公式中可以看出:銷售凈利率、總資產周轉次數、權益乘數和利潤留存率都與可持續增長率呈同方向變動。

可持續增長率除與杜邦分析體系有關聯外,還可借助管理用財務分析體系中的有關指標進行計算,稱為基于管理用財務報表的可持續增長率,即將可持續增長率的假設條件中的總資產周轉率維持不變和企業維持目標資本結構(產權比率)換為凈經營資產周轉次數維持不變和企業維持目標資本結構不變(凈財務杠桿),計算公式為:

可持續增長率=銷售凈利率×凈經營資產周轉次數×凈經營資產權益乘數×本期利潤留存率/(1-銷售凈利率×凈經營資產周轉次數×凈經營資產權益乘數×本期利潤留存率)。

三、二者之間的區別與聯系

1、二者的聯系

(1)都是銷售增長率;

(2)都不發行新股,即都是通過留存收益增加權益資金。

2、二者的區別

(1)資本結構不同

可持續增長率的前提是維持目標資本結構即資本結構不變,即可從從外部增加債務,外部融資額不一定為零,但資產負債率不變;內含增長率是經營負債會自然增加,留存收益也增加,但兩者增加沒有必然規律,所以資產負債率可能下降、可能提高、可能不變。

(2)負債不同

可持續增長率可以從外部增加金融負債;內含增長率是外部融資為0。

(3)假設條件不同

可持續增長率要遵循5個假設條件(即銷售凈利率不變,總資產周轉次數不變,權益乘數不變,不增發新股);內含增長率遵循的是3個假設條件(即經營資產、經營負債與收入比不變,不增發新股,不從外部融資)。

以上是小保為大家整理出來的,希望看了會喜歡。

免責聲明:本文由用戶上傳,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