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多年歷史,德國第三大車企,曾經與BBA齊名,擁有這么多光環的車企,也不得不接受命運的審判,在中國迎來自己第二次“死亡”的結局。有人說它敗給了一杯咖啡,有人說它借尸還魂,其實靈魂早就死亡了。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寶沃汽車的路,終于走到了盡頭。近日,工信部的公告顯示,寶沃汽車自行申請注銷汽車生產資質,其產品即日起停止生產,至今年年底將全部停止銷售。早前不久,北汽福田也發布公告,稱旗下寶沃汽車的破產清算財產分配方案,已獲法院裁定認可。種種跡象表明,汽車江湖從此將再無寶沃。事實上,這是寶沃汽車的第二次“死亡”,60年前它在發源地德國,其實已經“死亡”過一次。
寶沃汽車來頭很大,誕生于汽車發源地德國,由世界汽車工業奠基人之一卡爾·寶沃,1991年在不萊梅創立。憑借革命性的技術、全面的產品矩陣,寶沃汽車發展迅猛,以超過當時德國60%的出口份額,成為德國第三大汽車生產制造商,與奔馳、寶馬并駕齊驅。當時的寶沃,不僅可以生產轎車、跑車、巴士、消防車、卡車,甚至還能制造船艇、直升機等。然而,二戰后德國經濟衰退,寶沃每況愈下,于1961年宣告破產。
寶沃怎么也想不到,50多年后自己會在遙遠的東方“借尸還魂”,迎來。2010年吉利吞并沃爾沃的壯舉,鼓舞了一大批自主車企。2014年,商用車龍頭北汽福田斥資500萬歐元,將寶沃品牌收歸旗下,打著“德系BBAA”的旗號或者噱頭,大舉進軍乘用車市場。但是,寶沃品牌得不到國人的認同。2016年-2018年,寶沃汽車三年銷量才10.69萬輛,處于持續虧損的境地。無奈下,2018年北汽福田增資44.1億元,累計投資過百億,給寶沃續命。
不過,2019年北汽福田還是失去了耐心,寧可打折變賣,也要甩掉寶沃這個大包袱。于是,神州系陸正耀,利用旗下長盛興業,以39.73億元拿下寶沃控制權。通過旗下租車平臺的采購,陸正耀讓寶沃汽車銷量有所起色,但這只是一時的虛假繁榮,無法持久。2020年,瑞星咖啡爆出財務造假的驚天大雷,整個神州系大廈垮塌。沒有實現自我造血的寶沃,輸血系統中斷,再次深陷破產倒閉的泥潭之中。
當然,寶沃“借尸還魂”后第二次“死亡”,不僅僅源于一杯小小的咖啡,而是兩次所托都不算是“良人”。北汽福田收購的時候,寶沃已經僵死超50年,而且其固定資產早已被奔馳寶馬買走,只剩下一個品牌空殼子。北汽福田也只是想利用寶沃與BBA齊名的德系基因,企圖榨干其品牌所剩無幾的最后一點價值。北汽福田拿出上百億真金白銀運作寶沃,但國人根本不接受這樣沒有核心技術的空殼子德系品牌,寶沃銷量自然長期低迷。
而神州系的陸正耀,最擅長的是資本運作,是一個長袖善舞的“資本賭徒”。他并沒有太多做實業的決心,只是重復著講故事融資、砸錢擴規模、退出高套現的商業模式。在商言商,這本無可厚非,但陸正耀根本沒有造車夢,寶沃汽車在他手里,只不過是他講故事的一個工具而已。寶沃汽車其實60多年前就“死”了,如今破產清算,對所有人來說也是一個解脫。當然,對于購買寶沃汽車的車主們來說,這或許是一個悲傷的結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