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話 | 信馬畫室創始人馬英強
編輯 | 鐘昕格
我們時常把創業想得太過簡單,認為獲得成功輕而易舉。然而,看似“一帆風順”的創業路,背后多有難以言語的艱辛。創業起始就像從無路可通的叢莽中,拼盡全力淘盡數千斤沙石,找尋那幾粒金屑。
用微不足道的開始,去圓扎根內心的夢,搜狐財經、搜狐商學院原創欄目《啟點》,對話企業創始人,了解不為人知的艱難創業路,第十三期對話信馬畫室創始人馬英強。
信馬由韁,繪畫應該是自由的
馬英強曾在中央美院學習油畫專業,但畢業后的他并沒有選擇做一名美術老師,而是選擇在2013年開了信馬畫室。談及開畫室的緣由,他坦言,在大學期間曾做過高考的美術培訓老師,但這樣系統的教學方式與馬英強的理念相違背。
“因為這些學生有考學需求,他們有些可能不是真正熱愛美術、繪畫,好多都是家長逼著來的,而且教學內容比較死板,不是我希望的樣子。其實信馬由韁就是信馬畫室的由來,不拘一格,我希望還是做自己喜歡的方向。”
在馬英強看來,一定要因為熱愛去畫畫,每個人都能畫出自己的風格。在這樣的理念下,他開了這家信馬畫室,而在當時也算是第一批成人畫室。“因為好多成人他沒經過專業的熏陶,甚至好多很少去看畫展,所以我辦畫室的風格先去培養審美,然后從0基礎到個人創作,會就有自己的風格。”
馬英強的繪畫風格為表現主義,他表示,這主要受到表現主義代表人物蒙克的影響。“第一次見到他的作品的時候就非常打動我,他的作品大多數描繪的是生命與死亡,里邊是有情緒的,所以很深刻。”
創業初期自己發傳單,被迫搬了好幾次畫室
馬英強表示,他把大學期間打零工及所有積蓄大概十多萬,用作信馬畫室的創業啟動資金。“成本主要用在房租、畫材還有一些推廣上,因為當時網絡還沒有這么發達,傳播途徑比較少,所以剛開始主要是自己發傳單。”
“自己印傳單,發傳單,甚至掃樓,就每家每戶都發一發,但是當時資金比較欠缺,我就會自己做一些電子屏,因為我當時租的工作室樓層比較高,我又想別人怎么樣路過的時候能看到呢?我就自己做一個字跑到樓下看一下,看是不是能看到,是不是放歪了,我再跑回來再去調,然后再跑下去。”
作為首批辦承認繪畫的機構,信馬畫室在最初宣傳的時候,就吸引了一些人的關注與好奇,慢慢也積累了一些客戶和學員。馬英強表示,基本上在創業的半年后就回本了。
在創業期間,馬英強陸陸續續換過好多次畫室。他回憶稱,前期租房子時,由于沒有經驗,基本是一年一簽,所以經常被房東坑。
“每次租下之后,裝飾都花了好多心血,包括墻上的一些布置、壁畫,都是自己親手畫的,非常耗時,曾經一個壁畫創作需要大概一個月時間。結果不到一年房東告訴我這個房子不租了,可能別人出了更高的價錢,我被迫又搬到其他工作室,又重新要去做這些東西。因為好多東西是搬不走的,比如一些壁畫,甚至房東還讓我恢復原樣,就是精心畫的壁畫,最后又被迫刷成白墻。現在選房子,我至少簽約五年,這樣就會避免一些損失。”
早期為給畫室做宣傳,馬英強曾在網上發布一些畫室信息,包括畫室設置的課程以及有關繪畫的文章,讓大家更了解繪畫、了解藝術,但卻被他人全篇復制粘貼。“白天夜晚都在寫,有時會用一兩個月的時間,后來發現我的文章被別人復制粘貼,貼到他的畫室賬號上。”
最高月入十多萬,最差曾虧損50多萬
信馬畫室目前開設了很多特色課程,包括油畫、丙烯、素描、速寫、彩鉛、iPad課程等。馬英強表示,最好的時候畫室可以月入十多萬,但最差的時候曾賠了50多萬。“19到21年這幾年,畫室經常被迫停業,還要交房租、推廣費,也得給老師們照常發工資。我們只能考慮做一些線上課程,但因為沒有太多經驗,沒什么起色,反而還又賠了好幾萬。”
“當時在家做網課,也是摸索著做,白天錄網課,晚上剪視頻,推廣渠道也是摸索著,最后還是不怎么賺錢,當時覺得快做不下去了。因為在最難的那段時期,有好多行業畫室都陸陸續續關門了,有段時間畫室里只剩我一個老師在堅持,但是我想著我不能關,無論是虧本還是借貸,一定要堅持。”
“畫室這行越來越卷是好事”
目前辦畫室這一行已經越來越卷了,對此,馬英強表示,他很開心看到這行的競爭越發激烈。“因為靠幾家成人畫室的影響還是不夠的,有越來越多是比較好的,影響力也會越來越強,我創辦成人繪畫,就是想要讓更多的成年,更多沒接觸繪畫的人群了解繪畫。”
“我沒有想太往商業方向發展,還是想真正影響更多喜歡繪畫的人,希望熱愛繪畫的人影響他們越來越多,能走進博物館,欣賞油畫的人越來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