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定調2023:要把恢復和擴大消費擺在優先位置

導讀據新華社報道,中央經濟工作會議12月15日至16日在北京舉行。會議對明年經濟工作提出五項具體要求,其中第一條是著力擴大國內需求。會議特別...

據新華社報道,中央經濟工作會議12月15日至16日在北京舉行。會議對明年經濟工作提出五項具體要求,其中第一條是著力擴大國內需求。會議特別指出,要把恢復和擴大消費擺在優先位置。

每年12月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是中國最高級別的經濟形勢分析和決策會議,會議在總結今年經濟工作、分析當下經濟形勢的同時,也給來年經濟工作定調。

會議指出,當前我國經濟恢復的基礎尚不牢固,需求收縮、供給沖擊、預期轉弱三重壓力仍然較大,外部環境動蕩不安給我國經濟帶來的影響加深。但我國經濟韌性強、潛力大、活力足,要堅定做好經濟工作的信心。

2023年是貫徹二十大精神的開局之年,也是在“十四五”規劃中承上啟下的關鍵一年。明年經濟工作的總基調依然是“穩字當頭,穩中求進”,會議要求“突出做好穩增長、穩就業、穩物價工作”,“推動經濟運行整體好轉,實現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

2023年還是邁向“后疫情時代”的過渡之年。會議要求,“更好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因時因勢優化疫情防控措施”,“加強統籌銜接,有序組織實施,順利渡過流行期,確保平穩轉段和社會秩序穩定”。

會議要求,明年要堅持穩字當頭、穩中求進,繼續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穩健的貨幣政策,加大宏觀政策調控力度,加強各類政策協調配合,形成共促高質量發展合力。

積極的財政政策要加力提效。保持必要的財政支出強度,優化組合赤字、專項債、貼息等工具,在有效支持高質量發展中保障財政可持續和地方政府債務風險可控。要加大中央對地方的轉移支付力度,推動財力下沉,做好基層“三保”工作。

穩健的貨幣政策要精準有力。要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保持廣義貨幣供應量和社會融資規模增速同名義經濟增速基本匹配,引導金融機構加大對小微企業、科技創新、綠色發展等領域支持力度。保持人民幣匯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穩定,強化金融穩定保障體系。

產業政策要發展和安全并舉。優化產業政策實施方式,狠抓傳統產業改造升級和戰略性新興產業培育壯大,著力補強產業鏈薄弱環節,在落實碳達峰碳中和目標任務過程中鍛造新的產業競爭優勢。推動“科技-產業-金融”良性循環。

科技政策要聚焦自立自強。要有力統籌教育、科技、人才工作。布局實施一批國家重大科技項目,完善新型舉國體制,發揮好政府在關鍵核心技術攻關中的組織作用,突出企業科技創新主體地位。提高人才自主培養質量和能力,加快引進高端人才。

社會政策要兜牢民生底線。落實落細就業優先政策,把促進青年特別是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及時有效緩解結構性物價上漲給部分困難群眾帶來的影響。加強新就業形態勞動者權益保障,穩妥推進養老保險全國統籌。推動優質醫療資源擴容下沉和區域均衡布局。完善生育支持政策 體系,適時實施漸進式延遲法定退休年齡政策,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少子化。

對于明年的經濟工作,會議提出五條具體要求。首先是著力擴大國內需求。會議提出要把恢復和擴大消費擺在優先位置。增強消費能力,改善消費條件,創新消費場景。多渠道增加城鄉居民收入,支持住房改善、新能源汽車、養老服務等消費。要通過政府投資和政策激勵有效帶動全社會投資,加快實施“十四五”重大工程,加強區域間基礎設施聯通。政策性金融要加大對符合國家發展規劃重大項目的融資支持。鼓勵和吸引更多民間資本參與國家重大工程和補短板項目建設。要繼續發揮出口對經濟的支撐作用,積極擴大先進技術、重要設備、能源資源等產品進口。

二是加快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 圍繞制造業重點產業鏈,找準關鍵核心技術和零部件薄弱環節,集中優質資源合力攻關,保證產業體系自主可控和安全可靠,確保國民經濟循環暢通。加強重要能源、礦產資源國內勘探開發和增儲上產,加快規劃建設新型能源體系,提升國家戰略物資儲備保障能力。實施新一輪千億斤糧食產能提升行動。提升傳統產業在全球產業分工中的地位和競爭力,加快新能源、人工智能、生物制造、綠色低碳、量子計算等前沿技術研發和應用推廣。要大力發展數字經濟,提升常態化監管水平,支持平臺企業在引領發展、創造就業、國際競爭中大顯身手。抓住全球產業結構和布局調整過程中孕育的新機遇,勇于開辟新領域、制勝新賽道。

三是切實落實“兩個毫不動搖”。針對社會上對是否堅持“兩個毫不動搖”的不正確議論,必須亮明態度,毫不含糊。深化國資國企改革,提高國企核心競爭力。完善中國特色國有企業現代公司治理,真正按市場化機制運營。要從制度和法律上把對國企民企平等對待的要求落下來,從政策和輿論上鼓勵支持民營經濟和民營企業發展壯大。依法保護民營企業產權和企業家權益。各級領導干部要為民營企業解難題、辦實事,構建親清政商關系。

四是更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資。要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提升貿易投資合作質量和水平。要擴大市場準入,加大現代服務業領域開放力度。落實好外資企業國民待遇,保障外資企業依法平等參與政府采購、招投標、標準制定,加大知識產權和外商投資合法權益的保護力度。積極推動加入全面與進步跨太平洋伙伴關系協定和數字經濟伙伴關系協定等高標準經貿協議,主動對照相關規則、規制、管理、標準,深化國內相關領域改革。要為外商來華從事貿易投資洽談提供最大程度的便利,推動外資標志性項目落地建設。

五是有效防范化解重大經濟金融風險。要確保房地產市場平穩發展,扎實做好保交樓、保民生、保穩定各項工作,滿足行業合理融資需求,推動行業重組并購,有效防范化解優質頭部房企風險,改善資產負債狀況,同時要堅決依法打擊違法犯罪行為。要因城施策,支持剛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解決好新市民、青年人等住房問題,探索長租房市場建設。要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定位,推動房地產業向新發展模式平穩過渡。要防范化解金融風險,壓實各方責任,防止形成區域性、系統性金融風險。加強黨中央對金融工作集中統一領導。要防范化解地方政府債務風險,堅決遏制增量、化解存量。

此外,會議指出,要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堅決防止出現規模性返貧。謀劃新一輪全面深化改革。推動共建“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深入實施區域重大戰略和區域協調發展戰略。要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綠色轉型,協同推進降碳、減污、擴綠、增長,建設美麗中國。

免責聲明:本文由用戶上傳,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