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軍進入赫爾松成“歷史性的一天”?但誰能笑到最后還要看接下來幾仗

導讀烏克蘭軍隊進入赫爾松市,澤連斯基宣稱這是“歷史性的一天”。那從赫爾松撤出的俄軍精銳,將被部署到什么方向呢?這輪重大調整將對俄烏沖突...

烏克蘭軍隊進入赫爾松市,澤連斯基宣稱這是“歷史性的一天”。那從赫爾松撤出的俄軍精銳,將被部署到什么方向呢?這輪重大調整將對俄烏沖突走向構成什么深刻影響呢?

當地時間11月11日,在俄羅斯軍方宣布從赫爾松地區向第聶伯河左岸重新部署后,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當日晚間表示,烏克蘭特種部隊已進入赫爾松。

據路透社報道,澤連斯基11日在視頻講話中稱:“今天是歷史性一天,我們收復了南部地區,收復了赫爾松。”烏克蘭防御部隊已到達城郊,即將進入赫爾松城區,而特種部隊已經進入赫爾松。他表示,包括清除地雷在內的旨在確保赫爾松安全的行動將盡快啟動。

烏通社消息稱,當地時間11日,烏軍已經進入并重新控制了赫爾松市。

烏克蘭第59獨立摩步旅在社交媒體上發布的視頻也顯示,烏方在赫爾松州布拉戈達特涅被占地區升起烏克蘭國旗。

據英國廣播公司(BBC),有視頻片段顯示,當烏軍經過赫爾松街道時,有當地民眾揮舞烏克蘭國旗并高呼。

經路透社核實的視頻片段顯示,數十個居民在赫爾松市中央廣場上歡呼,并高呼口號,看似首批抵達赫爾松的烏克蘭軍人在人群中用手機自拍。

俄羅斯總統新聞秘書佩斯科夫11日表示,“赫爾松地區仍然是俄羅斯的一部分”,俄軍從赫爾松撤軍不會影響該地區的法律地位,因為在上個月公投后赫爾松已正式并入俄羅斯。

澤連斯基將這一天稱為“歷史性的一天”,但這一天在政治上、軍事上的意義到底有多大,還是取決于接下來俄烏在戰場上的表現。因為俄軍駐守赫爾松地區的精銳是主動撤離赫爾松的,他們的作戰能力并沒有受到太大的影響。

那俄軍從赫爾松撤出的精銳部隊,接下來將去什么地區部署呢?

美國“動力”網站“戰區”欄目11日報道稱,俄羅斯國防部表示,已從第聶伯河西岸撤離了約 3萬名士兵。

上個月,烏克蘭國防情報局 (GUR) 負責人凱里洛·布達諾夫少將告訴“戰區”欄目,守衛赫爾松的部隊是俄羅斯最好的部隊之一。

“目前,訓練有素、能力最強的俄羅斯部隊都在赫爾松,”他說。“其中很大一部分來自俄羅斯聯邦的空降部隊、俄羅斯特種作戰部隊和海軍步兵部隊,這些是俄羅斯擁有的最有能力的部隊。”

“戰區”的分析認為,撤出之后,這些俄軍部隊將“部分轉移到扎波羅熱方向,但其中一部分可能向北移動到白俄羅斯并在那里對烏軍構成威脅。所以我們必須對此謹慎對待。”

俄方發布的信息也在暗示,撤出的俄軍將要加強扎波羅熱方向的部署。

俄衛星網12日報道稱, “我們與俄羅斯在一起”運動主席、扎波羅熱州行政機構總委員會成員弗拉基米爾·羅戈夫向衛星通訊社表示,烏克蘭正在扎波羅熱方向加強兵力。

羅戈夫稱:“扎波羅熱方向是敵人進攻、挑釁和探查防線的主要方向。現在,赫爾松方向騰出的兵力將被調遣至扎波羅熱前線。”

他表示,現在俄軍正在加強防御,因為烏軍為突破防御可能派出大量兵力。

羅戈夫還表示:“他們的計劃明顯是到達別爾江斯克,沿途占領瓦西里耶夫卡、波洛吉和梅利托波爾,另一條突擊路線是強渡第聶伯河并占領扎波羅熱核電站。”

周五,烏克蘭國防部長回應了關于扎波羅熱的預測,并告訴路透社,其中一些部隊可能會被派往那里。

“戰區”的文章分析認為,還有另一種選擇——由于俄羅斯付出了巨大的努力試圖占領頓涅茨克的巴赫穆特市并在盧甘斯克繼續進行激烈的戰斗,從赫爾松撤出的部分俄軍部隊可能會重新部署到那里。

老劉認為,從赫爾松撤出所帶來的俄軍在對烏特別軍事行動中的兵力部署變化只是表象,更重要的變化是俄軍的戰法和作戰思路在發生重大調整。

“戰區”的文章也認為,這可能是俄對烏特別軍事行動最高指揮官蘇羅維金提出的建議。

烏前防長、基輔智庫國防戰略中心主席安德烈·扎戈羅德紐克在大西洋理事會的博客中寫道: “蘇羅維金能夠將赫爾松撤退的想法推銷給普京的唯一方法是承諾在烏東部取得成功。” “因此,烏克蘭必須為未來幾周俄軍在頓巴斯地區的軍事行動重大升級做好準備。預計俄羅斯也將通過擴大對烏克蘭民用基礎設施的空襲行動進行報復。”

據烏克蘭24頻道當地時間12日報道,首都基輔和烏東部、南部及西部多個州拉響防空警報。

不過,“戰區”似乎想要給烏克蘭支一個險著:烏克蘭希望重新奪回克里米亞,如果基輔的軍隊能以某種方式越過第聶伯河,那可能會改變一切。

“戰區”稱,烏軍占領赫爾松和第聶伯河西岸后,烏克蘭軍隊的“海馬斯”幾乎處于打擊克里米亞的射程之內。

不過,老劉認為,俄軍主動撤出赫爾松之后,必然有一系列作戰行動,從目前看,蘇羅維金指揮作戰的主要目標已經不是占領烏克蘭城市,而是在不斷蠶食烏克蘭的有生力量和影響戰爭潛力的軍用和民用設施,特別是俄軍在撤出赫爾松之前把安多諾夫斯基大橋炸了,這也說明,烏軍在赫爾松的后勤補給路線,未來將是俄烏雙方的必爭之地。

免責聲明:本文由用戶上傳,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