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被寄予希望、代表美團在電商領域嘗試的代表項目 “團好貨”,如今正面臨新的變動。
《晚點 LatePost》了解到,團好貨業務部負責人柳曉剛將于近期離職,目前暫未確定接任他的負責人。團好貨的自營商品團隊將整體合并至美團優選事業部,剩余員工將繼續圍繞 B2C 電商平臺業務探索新模式。
美團曾把團好貨放在 App 首頁底部功能欄的第二入口,足見重視,期間因為同名商標已被注冊,先后改名為 “美團好貨”“美團電商”。目前,在美團電商入口的頁面中已經找不到名為 “美團好貨” 的自營商品版塊。
2020 年 12 月,美團正式將閃購事業部一拆三(閃購、醫藥、團好貨),在兩個月前的團好貨啟動會上,當時的負責人曾偉說,團好貨要對標拼多多往下做,期望其未來能在美團財報里單獨體現。
當時團好貨作為美團的電商業務,被內部視為 “集團全力支持” 的 “大項目” 和 “新大陸” ,最早團好貨采用了 “產地直發 + 商品團購” 的形式,后來調整為 “品牌自營電商 + 平臺電商” 同時經營的新模式。
我們曾報道過美團在實物零售上圍繞閃購、醫藥和團好貨的探索,一些美團人士認為,美團早期缺乏經驗,對電商的理解過于簡單,導致團好貨定位不清晰。
團好貨早期希望學習拼多多,追求 “多” 和 “省”,后來又轉向 “好”,但每一個的用戶心智都未建立,也遠不如對手明確。定位 “好” 的精選商品路線進展緩慢,單量增長主要依賴補貼。
2021 年 9 月網易嚴選原 CEO 柳曉剛加入美團,擔任團好貨負責人,試圖改善定位不清晰的問題,同時優化財務模型。柳曉剛提出 “精選”“新國貨”“自營”“自有品牌” 四個發展方向,希望推動團好貨發展以工廠品牌為核心的自營能力,但帶來的改變有限。
2021 年中,團好貨日單量達到峰值,一天超過 50 萬單。但補貼一收,單量又往下跌。2022 年 8 月,團好貨事業部被劃入優選事業部,到了去年末,團好貨的日單量不足 2021 年峰值的一半。
今天更符合美團對實物零售業務想象的是美團優選,作為美團過去三年投入最多的新業務,優選建設了一張覆蓋中國 2000 多個市縣的龐大零售網。去年 10 月,美團將其定位從 “社區電商” 升級為 “明日達超市”,強調快和省。
美團優選今年也將進行諸多調整 —— 將總部部分產品和運營部門并入具體業務線提供支持,將原本獨立的倉儲和運輸業務線合并為倉運大區,進一步降本增效。
美團今年注定不會輕松。這家公司在本地生活到店、到家、同城即時物流等每個主要業務上都面臨著競爭對手的進攻。美團需要全方位發力應對外敵入侵基本盤,證明自己是一家還對競爭靈敏、能打仗、能打贏的公司。(文丨沈方偉 編輯丨管藝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