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發起了更多的輿論攻勢
近段時間,烏克蘭可能制造“臟彈”的問題,成為了俄烏戰爭新的焦點。盡管西方國家一致表示,不同意俄羅斯對烏克蘭的“錯誤指控”,并警告俄羅斯不要以此為由升級戰爭。但是俄羅斯并不打算就此罷手,而是發起了更多的輿論攻勢。
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報道,俄軍核生化防護部隊司令伊戈爾?基里洛夫中將周一表示,烏克蘭制造“臟彈”的工作已經進入到最后階段。據多個國家的消息人士透露,基輔政權正準備在本國境內引爆“臟彈”或低當量核武器,其目的是于污蔑俄羅斯在烏克蘭戰場使用了大規模殺傷性武器,從而在世界上掀起強大的反俄運動,并破壞國際社會對莫斯科的信任。基里洛夫指出,基輔當局已經開始實施該計劃,第聶伯羅彼得羅夫斯克州東部采礦選礦聯合企業以及基輔核研究所的負責人被要求制造這種“臟彈”。
隨后在25號,俄羅斯外長拉夫羅夫表示,俄方已向聯合國提出烏克蘭準備使用“臟彈”的問題,安理會將于近期就該問題展開討論。他說,俄方掌握的信息表明,烏克蘭正計劃使用“臟彈”進行挑釁,俄方已在通話中,將詳細信息轉達給了美國、法國、英國和土耳其,接下來將由俄國防部出面進行更多聯系。拉夫羅夫補充道:“我可以說的是,今天或明天安理會就將對這一問題進行討論。”
拉夫羅夫還指出,西方國家不僅憑空否認基輔當局計劃制造“臟彈”,還反過來對俄羅斯倒打一耙,指責俄羅斯試圖實施類似的挑釁,然后嫁禍于澤連斯基政權,這很不嚴肅。不過他也提到“一些對話伙伴確實提議在專業、軍事層面討論俄方掌握的信息”,“我們支持這一做法”。
俄羅斯外交部則在25號的一份聲明中強調,俄方將與美國保持聯絡渠道,但是否相信俄方提供的“臟彈”信息,是美方自己的事。
借由“臟彈”,讓西方的內部分歧公開化
分析人士認為,拉夫羅夫所說的“對話伙伴”,可能是指法國和土耳其等國。比如法國雖然在與美英的聯合聲明中,否認了烏克蘭制造和使用“臟彈”的可能性,認為這是俄羅斯升級戰爭的借口。但是法國國防部并沒有在自己的聲明中,對俄羅斯進行類似的指責,而是謹慎地表達了對局勢失控的擔憂,并表示法方不希望卷入任何沖突之中。至于土耳其,則根本沒有加入美英法的聯合聲明,其態度比法國還要緩和。
由此觀之,對于烏克蘭可能制造“臟彈”一事,北約內部其實存在不少分歧。像美國和英國,因為距離烏克蘭戰場比較遙遠,即便發生“臟彈”爆炸事件,放射性污染物也危害不到他們。俄國防部給出的計算機模擬結果顯示,如果一枚“臟彈”在烏克蘭境內爆炸,輻射塵最多飄散至1500公里之外,可以覆蓋大半個波蘭,但是距離英國和美國還遠得很。因此,美英對于烏克蘭的“臟彈”計劃就沒有多少擔憂,反正到時候遭殃的是俄羅斯和東歐國家,自己可以穩坐釣魚臺,還能以此為由對俄羅斯發起更多更嚴厲的制裁,比如直接沒收被凍結的俄羅斯外匯儲備等。而東歐國家和俄羅斯卻會因此陷入巨大的矛盾當中,甚至爆發新的戰爭,為美英提供更多趁火打劫的機會。
而反觀法國和土耳其等國,因為距離烏克蘭戰場非常近,放射性污染第一個威脅的就是他們。因此這些國家對于俄羅斯的警告就比較重視,哪怕沒有直接證據表明烏克蘭確實正在制造“臟彈”,但不怕一萬就怕萬一,為了避免最壞的情況發生,他們只能“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于是拉夫羅夫就抓準了西方國家意見不一的弱點,將烏克蘭“臟彈”問題提交到聯合國進行討論,讓西方國家的內部分歧公開化。同時他還表示,“臟彈”問題的情況俄方已經披露了,信不信是美國人自己的事。其言下之意顯然是說,美國人信不信不要緊,因為還有其他人相信,俄羅斯不會因為美國人不相信,就停止對烏克蘭采取行動。
俄羅斯回敬西方的“雙標操作”
分析人士還指出,俄羅斯聲稱烏克蘭可能使用“臟彈”,其目的之一可能是想反擊西方國家對俄羅斯可能使用核武器的指控。比如25號當天,俄羅斯常駐聯合國代表涅邊賈向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寄去了一封外交信函,表示西方國家應當對基輔當局施加壓力,迫使其放棄使用“臟彈”的計劃。這些計劃將產生嚴重后果,并將導致大量的人員傷亡。作為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應盡其所能防止實施這一滔天罪行。
信中還提到,俄羅斯過去和現在都不打算在烏克蘭使用核武器,俄方領導層和俄羅斯國防部都沒有談論過使用這種武器的可能性。但是在西方國家發動的反俄宣傳的背景下,俄羅斯卻被莫名安上了這一罪名。
不難看出,俄方此舉就是在回敬西方的“雙標操作”:既然你可以無端指控俄羅斯可能使用核武器,那么俄方當然也可以在沒有證據的情況下,推測烏克蘭可能使用“臟彈”。像俄國家杜馬主席沃洛金就表示,20年前,美國曾宣稱,以本?拉登為首的基地組織恐怖分子獲得了放射性物質,并計劃制造“臟彈”。而20年后,盡管本·拉登已經被消滅,但是核恐襲的方式并沒有發生改變,既然本·拉登可以制造“臟彈”,那么澤連斯基自然也可以。
值得注意的是,據《外交政策》記者杰克·德奇24號爆料的消息,一名美國軍方官員表示,美國沒有看到俄羅斯決定在烏克蘭使用核生化武器的跡象。盡管美方官員做出類似的表態已經不止一次,但是在“臟彈”事件不斷發酵的背景下,美方承認俄羅斯無意在烏克蘭動用核武器,就等于是否定了烏克蘭當局所說的:俄羅斯指控烏方制造“臟彈”,是為了嫁禍烏克蘭的觀點。
對此,有分析人士認為,這說明烏克蘭制造“臟彈”可能確有其事。因為之前俄外交部發言人扎哈羅娃就曾指出,烏克蘭頻頻襲擊扎波羅熱核電站,就是想把這座核設施變成一顆巨型“臟彈”。這意味著,只要能夠阻擋俄軍,烏克蘭當局可能并不在乎自己的國土遭受核污染。考慮到烏克蘭境內有多座核電機組,以及大量核廢料存儲裝置,制造幾枚“臟彈”對于烏克蘭當局來說也許并不是什么難事。
美國軍工企業高調宣傳兩款戰略轟炸機
分析完了“臟彈”的事情,下面咱們再把目光轉向中美博弈。軍事專家注意到,近期美國軍工企業正在高調宣傳兩款戰略轟炸機,分別是B-52轟炸機的改進型和新推出的B-21隱身轟炸機。軍事專家認為,這兩款轟炸機最大的特點就是形成了“高低搭配”,可以兼顧高端彈藥和低端彈藥。
其中,最新的B-21轟炸機擁有出色的隱身能力,因此可以近距離突防至目標上空,投放大量無動力的廉價彈藥。這類彈藥在美國有非常多的庫存,在作戰中不會形成太大的補給壓力,綜合打擊成本也比較低。而最老B-52轟炸機雖然沒有隱身能力,無法接近敵方防空圈,但是其載彈量巨大,能夠攜帶數十枚隱身巡航導彈,在防區外對敵方目標實施打擊。未來裝備AGM-183空射高超聲速導彈后,B-52還能在更遠的地方完成發射,更好地保護自身安全。
另外,B-52的航程更是驚人。據說這次推出的改進型B-52因為換裝了新的羅羅公司F130渦扇發動機,并優化了氣動外形,在不進行空中加油的情況下,其航程已經超過19000公里,接近2萬公里,足夠在太平洋上空飛越一個來回。如此巨大的航程,可以充分保證機場的安全性,B-52完全可以從美國本土出發,跨越整個太平洋,對戰略對手的沿海經濟要地實施轟炸,任務完成后再飛回美國本土。除非對手直接動用洲際導彈攻擊B-52的機場,否則根本奈何不了它。
對此,專家建議,像B-21這樣的中型隱身轟炸機,應對的辦法比較簡單,因為其航程有限,必須在靠近中國的機場部署,只需在戰時提前炸毀它所在的機場即可。至于B-52這種靠大航程大載彈量和遠程打擊取勝的轟炸機,則比較難對付。只能“以遠制遠”,通過發展攻擊距離和雷達探測距離更遠的飛行器,在B-52發起打擊之前就將其擊落,做到早發現、早攔截、早擊落。
而這一點,應該說現有的殲-20隱身戰機已經部分做到了。公開數據顯示,殲-20的最大航程達到了5500至6000公里,作戰半徑在1500至2000公里。這與B-52攜帶的AGM-86巡航導彈的射程相差無幾。考慮到巡航導彈需要規劃復雜的路徑以避開雷達探測,并且導彈還要留夠一定的燃料去打擊內陸目標。因此,B-52轟炸機必然要在殲-20戰機的作戰半徑以內發射導彈,這就給了后者可乘之機。而一旦讓殲-20近身,毫無隱身能力和機動性可言的B-52轟炸機,就等于成了一個大號靶機,殲-20想怎么擊落就怎么擊落。
澳前駐美大使:若中國報復,美國將“陷入瘋狂”
而除了上述硬手段之外,中國其實還可以通過限制稀土出口等“軟手段”,來卡住美國軍工生產的脖子。像上周澳大利亞前駐美大使霍基就表示,如果中國在未來幾個月內削減某些關鍵礦物的出口,那么美國將“陷入瘋狂”。他提到,美國商務部已經公布了限制向中國出售半導體和芯片制造設備的禁令。對此,中國完全有可能通過減少關鍵礦物的供應,比如銅、鋰、鎳、鈷和稀土元素等,來反制美國的禁令。而這些礦物都是電動汽車電池、可再生能源和軍事技術所不可或缺的原材料。
美國德拉瓦大學地理學家克林格指出,稀土也被稱為“工業的維生素”,從智能手機到電動汽車,再到風力發電機和軍用導彈,現代生活的各種物品基本都離不開稀土,很難想象一個沒有稀土的世界會是怎樣。
而根據2022年的最新統計,盡管中國的稀土儲量只占世界的三分之一左右,但是其稀土開采量占到全球的60%,稀土加工能力占到全球的85%。其中,高強度稀土永磁材料產量更是占全球的90%以上。普通的磁性材料中,一旦加入稀土永磁材料,就能夠大大增強其磁性。把這種稀土永磁體應用到電機上,則可以極大地提升電機的功率體積比。而導彈舵機對于體積的要求恰恰非常苛刻,如果沒有了稀土永磁材料,美國大部分導彈的性能都會直接倒退至少一代。
對于依賴中國稀土的風險,美國方面早有認識。美國戰略與國際問題研究中心在2019年發布的一份報告顯示,當時美國稀土供應有80%來自中國,并且中國已經意識到,它可以通過對稀土行業的控制權,來達到一些戰略目的。為此,西方國家紛紛開始研究如何建立自己的稀土供應渠道。但專家認為,完全將中國排除在稀土供應鏈之外是不現實的,短期內可行的權宜之計,只能是建立一定的稀土庫存,并做好稀土元素的回收工作。
由此可見,中國不一定非要用軍事手段來避免美國的武力威脅,通過限制稀土出口,一樣能夠達成目的,而且效果可能還會來的更加明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