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您好,肖大哥就為大家解答關于之在文言文中的六種用法和例句,文言文之的用法和例句相信很多小伙伴還不知道,現在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1、①...
您好,肖大哥就為大家解答關于之在文言文中的六種用法和例句,文言文之的用法和例句相信很多小伙伴還不知道,現在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1、①<名>法則;準則。
2、《叔向賀貧》:“宣其德行,順其憲則。
3、”②<名>榜樣。
4、屈原《離騷》:“愿依彭咸之遺則。
5、”③<動>效法。
6、《易經·擊辭》:“河山圖,洛出書,圣從則之。
7、”④<名>等級。
8、《漢書·敘傳》:“坤作地勢,高下九則。
9、”⑤<副>用于加強判斷,相當于“乃”、“就是”。
10、《岳陽樓記》:“此則岳陽樓之大觀也。
11、”⑥<副>表示限定范圍,相當于“只”、“僅僅”。
12、《兩小兒辯日》:“日初出,大如車蓋,及日中,則如盤盂。
13、”⑦<連>表示順承,相當于“就”、“便”。
14、《寡人之于國也》:“河內兇,則移其民于河東。
15、”⑧<連>表示轉折,相當于“卻”、“可是”。
16、《師說》:“愛其子,擇師而教之,于其身也,則恥師焉。
17、”⑨<連>表示后一件事是新發現的情況,相當于“原來已經”。
18、《肴之戰》:“鄭穆公使視客館,則束載、厲兵、秣馬矣。
19、”⑩<連>表示假設,相當于“如果”、“假使”。
20、《史記·項羽本紀》:“謹守成皋,則漢欲挑戰,慎勿與戰。
21、”⑾<連>表示讓步,相當于“倒”、“倒是”。
22、《國語·晉語》:“美則美矣,抑臣亦有懼矣。
23、”⑿<助>無意義。
24、《詩經·齊風·雞鳴》:“匪雞則鳴,蒼蠅之聲。
25、”⒀<助>表示疑問,相當于“呢”。
26、《荀子·宥坐》:“百仞之山,任負車登焉,何則?陵遲故也。
27、”。
本文就講到這里,希望大家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