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禮

導讀 chá lǐ茶禮通常茶禮為古代男方向女方下聘,以茶為禮,稱為“茶禮”,又叫“吃茶”。明人許次紓《茶疏》說:“茶不移本,植必子生。古人

chá lǐ
茶禮
通常茶禮為古代男方向女方下聘,以茶為禮,稱為“茶禮”,又叫“吃茶”。明人許次紓《茶疏》說:“茶不移本,植必子生。古人結婚,必以茶為禮,取其不移植之意也。今人猶名其禮為下茶,亦曰吃茶。”因茶樹移植則不生,種樹必下籽,所以在古代婚俗中,茶便成為堅貞不移和婚后多子的象征,婚娶聘物必定有茶。
有許多相關的記述:
宋代著名詩人陸游《老學庵筆記》說:“男女未嫁娶時,相互踏歌,歌曰:‘小娘子,葉底花,無事出來吃盞茶。’”
《元曲選·包待制智賺生金閣》:“我大茶小禮,三媒六證,親自娶了個夫人。”
清 孔尚任 《桃花扇·媚座》:“花花彩轎門前擠,不少欠分毫茶禮。” 洪深 《香稻米》第一幕:“今年這個冬,要尋一個可以端茶禮、結婚姻的好日子,竟是這樣難!”
從訂婚至結婚,常舉行下茶、納采、問名、納吉、納征、請期、親迎等各種儀式。《儀禮·士昏禮·疏》謂此乃“三茶六禮”。
江南一帶的百姓雖然種茶養蠶,但卻并不常喝茶,也很少有穿絲綢的服飾。百姓對茶有著一種天然的尊敬之情,他們認為“茶”是一種只在祭祀時才使用的尊貴之物。借用這種“茶為尊貴正式”的概念,所謂的“茶禮”,指的是結婚的聘禮,代表著人們對婚嫁之事的敬重之心。

免責聲明:本文由用戶上傳,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