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媒炒:美軍想建跨太平洋全新運輸機隊,“與中國作戰”

導讀 原標題:美媒炒:美軍想建跨太平洋全新運輸機隊,“與中國作戰”【環球時報特約記者 晨陽】美國空軍空中機動司令部近日結束了橫跨整個印度...

原標題:美媒炒:美軍想建跨太平洋全新運輸機隊,“與中國作戰”

【環球時報特約記者 晨陽】美國空軍空中機動司令部近日結束了橫跨整個印度洋-太平洋地區、規模空前的“機動衛士2023”多國聯合演習后,該司令部司令米尼漢公開表示,美國空軍想要在廣袤的印太區域執行任務,現有的空中運輸能力遠遠不夠。美國“動力”網站24日總結說,“想要在太平洋地區與中國作戰,美國空軍需要的是由多種無人機、隱形機等組成的全新運輸機隊”。

按照生存能力重新分類

美國空軍官方網站24日稱,剛于21日結束的“機動衛士2023”演習在整個印度-太平洋展開,來自澳大利亞、加拿大、法國、日本、新西蘭、英國和美國的70余架飛機和3000多名空軍人員在1300萬平方英里的演習區域進行了復雜的演練。報道稱,該演習的最主要任務是來自美國及盟友的各種加油機和運輸機,在“行動受限”的戰場環境下進行空運、空中加油、空中醫療后送、空中機動地面支援行動等。

在總結了該演習的經驗后,美國空軍空中機動司令部司令米尼漢接受美國《航空周刊》采訪時表示,空中機動司令部正在尋找當前空運能力不足的解決方案,“這將遠遠超出該司令部目前使用的傳統固定翼載人運輸機”。

美國“動力”網站24日稱,美國軍方準備在廣闊的太平洋地區與解放軍作戰,“由于美軍在太平洋地區可選擇的基地有限,加上可用的空軍基地很可能遭到遠程打擊,這一事實加劇了美國空軍的焦慮”。美國空軍部長弗蘭克·肯德爾也不止一次強調說,美軍需要生存能力更強的運輸機和空中加油機。美國空軍認為,這對于未來與實力相當的對手(尤其是中國)爆發的高端沖突來說至關重要。在復雜空戰環境下的生存能力,不但對于美國空軍的戰斗機和轟炸機而言是越來越重要,而且對于加油機和運輸機來說同樣如此。“它們在印太地區將越來越多地面臨遠程防空系統及射程和能力不斷增強的空射導彈威脅”。

米尼漢以加油機為例解釋說,空中加油被認為是全球快速機動和全球力量投射的基石,“在起降和加油選擇非常有限的印太地區,空中加油是一個關鍵的解決方案”。鑒于印太地區的復雜作戰環境,美國空軍將所需要的空中加油機生存能力分為三層。第一層是在寬松的環境中進行操作,例如和平時期的日常操作或軍事演習。對于此類任務,美國空軍現役的KC-135和KC-46等傳統加油機足以勝任。第二層是在太平洋戰區作戰行動邊緣執行任務。在這類環境中,空中加油機需要更強的生存能力和增強的態勢感知能力,以便得到附近戰斗機的保護。對于這種級別的生存能力,美軍可以對現有加油機進行升級,例如掛載激光防御和電子戰吊艙,并依托能發射空對空導彈的“忠誠僚機”型無人機提供保護。但第三層要求加油機需要冒險抵近或進入高端作戰環境為戰斗機提供空中補給,這意味著執行此類任務的加油機需要具備與先進戰斗機相當的隱形等特性。米尼漢認為,美國海軍新服役的MQ-25艦載隱形加油無人機就是可以完成此類任務的平臺。按照美國空軍的設想,未來的運輸機隊將以類似的方式進行分類,根據各自的生存能力安排相應的作戰任務。

要打造美國版“雙尾蝎D”?

“動力”網站提到,針對太平洋的特殊作戰環境,無人運輸機的想法最近得到美國空軍越來越多的關注。美國太平洋空軍司令威爾斯巴赫表示,比當前美軍使用的C-130戰術運輸機更小、接近二戰時期C-47運輸機的無人機將可以在太平洋戰區發揮重要作用。“二戰期間遍布太平洋的數千架C-47解決了大部分后勤問題。盡管C-47的速度只有120節,運力也相對有限,但我們通常并不需要它以500節的高速運行。”報道稱,按照當前美國空軍大力推進的“敏捷戰斗運用”概念,為躲避中國等對手的遠程打擊,未來美國空軍將逐步放棄對大型基地的依賴,轉向在戰區多個分散的小型機場作戰,從而增加敵方的打擊難度。“機動衛士2023”演習證明了該概念的可行性,但其中困擾美國空軍的最大難題是各種意外突發情況,其實往往只需要及時獲得幾個小部件,就可以讓飛機重新運轉、讓武器或通信系統恢復工作。面對這類情況,使用小型飛機甚至是無人駕駛飛機,就足以滿足相關物流要求。報道稱,美國海軍也遭遇到類似情況,“相關統計顯示,美國海軍艦船因后勤相關問題而無法執行任務時,其中90%的情況可以通過交付重量為50磅或以下的部件解決”。

報道甚至認為,中國近年研制的“雙尾蝎D”大型無人機其實就能滿足美軍當前需求。美媒介紹稱,這種大型無人機翼展20米,機長10米,最大載重1.5噸,最大裝載空間5立方米,航程遠達數千公里。

此外,考慮到太平洋的廣袤面積,美國空軍空中機動司令部已經將無人駕駛飛機納入未來規劃,包括推進加油機的無人化。報道認為,橫跨太平洋的空中運輸或加油任務動輒需要長達十多小時的連續飛行,對于人類飛行員而言挑戰很大,而不懼疲勞的無人機哪怕是承擔最簡單的小型貨運任務,也能部分解決美國空軍的飛行員短缺問題。

美國空軍未來運輸機花樣不少

“動力”網站還提到,不同于此前加油機主要依托民航客機進行改造,美國空軍下一代加油機和運輸機想要提高生存能力,將大量借鑒新一代戰斗機和轟炸機的先進技術,特別是美國空軍目前優先考慮的下一代空中加油機。按照美國空軍的規劃,冷戰初期建造的KC-135加油機將集中退役,美國空軍將從21世紀30年代開始部署新一代空中加油機。米尼漢明確表示,下一代運輸機和加油機將借鑒研制中的B-21“突襲者”隱形轟炸機以及下一代空中優勢戰斗機的先進技術。

米尼漢還點出了美國空軍未來運輸機的幾個重點發展項目,包括五角大樓國防創新部門負責的翼身混合演示飛行器,國防高級研究計劃局(DARPA)負責的“速度和跑道獨立技術”驗證機和“自由”級運輸機。其中前者能以超過400節的速度巡航、可以在缺乏跑道的區域進行起降。“自由”級運輸機屬于經濟實惠、創新且具有顛覆性的水上飛機,能利用地效貼著水面高速飛行。

相比之下,翼身混合演示飛行器更受重視。美國空軍空中機動司令部認為,相比傳統運輸機,它有多個重大技術優勢,包括更高的空氣動力學效率,可以提高燃油經濟性和整體航程,同時還獲得了更大的內部容積和運輸能力。五角大樓已經準備評估它作為美國空軍未來加油機和運輸機的潛力。今年早些時候,波音公司就推出一款采用翼身混合設計的隱形戰術貨機概念。

此外,美國《華爾街日報》近日還提到,美軍正在研究利用火箭“在幾分鐘內將貨物運到世界任何地方”。報道稱,這種空運模式相比傳統運輸機更為高效和難以攔截,“毫無疑問,這個想法引起了五角大樓的興趣”。

免責聲明:本文由用戶上傳,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