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王杰
“無廢城市”是以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新發展理念為引領,通過推動形成綠色發展方式和生活方式,持續推進固體廢物源頭減量和資源化利用,最大限度減少填埋量,將固體廢物環境影響降至最低的城市發展模式。
去年4月,生態環境部印發《關于發布“十四五”時期“無廢城市”建設名單的通知》,濟南市成功入選建設名單。
今年11月9日,濟南市印發《濟南市“無廢城市”建設實施方案(2022—2025年)》(以下簡稱《實施方案》),標志著濟南市“無廢城市”建設工作全面啟動。
根據《實施方案》,濟南“到2025年,‘無廢城市’建設工作穩步推進,生產生活方式綠色轉型成效顯著,固體廢物產生強度較快下降,綜合利用水平和無害化處置能力顯著提升,固體廢物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進一步強化,減污降碳協同增效作用初步顯現,‘無廢城市’制度、技術、市場、監管四大體系基本建立,‘無廢’理念得到廣泛認同,‘無廢城市’主要指標達到國內先進水平,形成一批可復制、可推廣的固體廢物管理經驗做法”,“到2035年,廣泛形成綠色低碳生產生活方式,建立完善的固體廢物精細化管理體系,碳排放達峰后穩中有降,‘無廢城市’理念深入人心。”
18日,濟南市委市政府新聞發布會上,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獲悉,為實現上述愿景目標,濟南將大力實施“無廢細胞”工程。
以生活垃圾分類、農業固體廢物資源化利用為重點,建設“無廢”農村,2025年年底前,建成1800個以生活垃圾分類為特色的村莊,建設50個以農業固體廢物資源化利用為特色的村莊。開展“無廢工廠”、“無廢園區”建設,打造“無廢”工業,2025年年底前,建設20家以上“無廢工廠”;選擇基礎條件較好的2-3家省級及以上工業園區,開展“無廢園區”建設。開展服務業“無廢細胞”建設,引導培育一批“無廢景區”“無廢商超”和“無廢酒店”,建設一批“無廢學校”“無廢機關”和“無廢社區”,共享共建“無廢”生活。
工業綠色低碳生產方面:到2025年,濟南將創建省級及以上綠色工廠40家、綠色設計產品20種以上。到2025年,具備條件的省級以上園區全部實施循環化改造。到2025年,創建市級及以上綠色工業園區(產業集群、產業集聚區)15家以上;省級生態工業園區比例力爭達到工業園區的50%以上。
農業綠色生產方面:到2025年,單位耕地面積化肥施用量較2020年下降6%左右,農藥施用總量較2020年下降10%左右。到2025年,秸稈綜合利用率穩定達到98%以上,畜禽糞污綜合利用率穩定在90%以上。加強農膜和農藥包裝廢棄物回收體系建設,到2025年,農膜回收率達到95%左右。
踐行綠色生活方面:濟南將推進生活垃圾源頭減量與分類。實施居民小區分類投放點的升級改造,探索常態化督導機制。推動各類場所具備生活垃圾分類投放能力,做到“專桶專投”全覆蓋。健全再生資源回收體系。推動快遞包裝綠色治理。加強垃圾轉運、垃圾處置、廚余垃圾資源化利用等利用處置設施建設。推動城鎮污水處理廠污泥安全處理處置。
綠色低碳建筑方面:加強綠色建筑和裝配式建筑推廣應用。到2025年,城鎮新建民用建筑中綠色建筑占比穩定在100%,其中星級以上綠色建筑面積比例達到40%以上。做好建筑垃圾源頭減量、分類管理和資源化綜合利用,推廣使用建筑垃圾再生品。
新聞線索報料通道:應用市場下載“齊魯壹點”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齊魯壹點”,全省600位記者在線等你來報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