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古
一場0-4,讓大連人和謝暉陷入了輿論的漩渦。某知名大V對第19輪大連人與武漢三鎮的比賽下了一個結論:中國人短時間內、甚至可以說永遠打不了復雜足球。似乎還沒有完全被打醒的謝暉則表示,如果球隊先進球,比賽的結果或許會不一樣,也不會打得那么困難。我認為,大V的評價過于武斷、悲觀,但不無道理。
先來簡單回顧一下大連人本賽季走過的21場比賽之路。
賽季初,以遞補身份征戰中超的大連人,只是一支全華班球隊,甚至是“中甲配置”,沒有人真正重視它。結果開局與嵩山龍門打成了2-2,并且是兩度領先,最后是對手絕平。緊接著,2-0廣州城(后被判0-3負,下同)、1-1亞泰、1-1浙江隊,最后以0-3泰山結束前5輪,“壓著打”開始揚威中超。第一階段后五場,大連人繼續高舉“壓著打”大旗,0-2嵩山龍門之后,3-0廣州城、2-2亞泰、0-2浙江,然后1-3再次在泰山隊面前敗下陣來。整個第一階段,大連人10戰取得2勝4平4負積10分,進12球、失17球。
第二階段,1-1海港(第11輪)、0-0廣州隊(第13輪)、2-0滄州雄獅(第14輪)、2-4梅州客家(第15輪)、5-1深圳(第12輪補賽)、2-1河北隊(第16輪)、2-2國安(第17輪)、1-2申花(第18輪)、0-2津門虎(第21輪)、2-0成都蓉城(第22輪)。這10場比賽,大連人取得了4勝3平3負的好成績,拿到了15分,進17球、失17球。
前21輪,大連人5勝7平9負積22分,進27球、失36球,排名聯賽積分榜第14位。武漢長江隊積分也是22分,但因凈勝球少而居第15名。
從這21場比賽,可以看出大連人的幾個特點:
一是前5輪對手還沒有完全進入狀態,對其戰術打法缺乏了解而被打了個措施不力,以至大連人取得了非常好的開局;二是大連人所擊敗的對手,大多數要么是欠薪,要么是陣容不整、士氣不振的球隊,比如廣州城(兩戰,含第2輪)、河北隊、深圳隊、滄州雄獅(新援未上場);兩戰與海港戰成平局,對手當時明顯不在狀態。唯一例外的,就是第22輪以2-0戰勝了成都蓉城。
第一階段后半程對手開始重視,以及一些球隊實力補強后,大連人的成績出現了明顯的下滑。這一點,在第二階段表現得也非常明顯。需要特別說明的是,第12輪之所以能夠5-1大勝深圳隊,主要原因是后者內部出現了問題,其后李章洙下課,具體在此不作展開。另一方面,大連人進球數不少,但后防線不穩,失球數較多。21戰,大連人進27球,排在18支中超球隊中的第10位;但失球數高達36個,排第14位。
這幾個特點,與球隊的戰術打法基本相符:場面熱鬧,也好看,但收效不大,排名始終在中下游之列并接近降級區。
除了這些特點和原因外,二轉窗口引進新援之前,大連人343或者433陣型中,3名前鋒主要由朱挺、閆相闖和林良銘組成,相互之間的配合打得非常嫻熟、默契。但引進外援后,由于缺少磨合期,效果不達預期、甚至更差。與武漢三鎮之戰,除了林良銘多次喪失破門良機外,幾名進攻外援的表現幾乎可以用“糟糕”來形容。實話實說,這樣的外援不如不用,或者少用。
最關鍵的是,謝暉一直沒有解決球隊的防守問題。第一階段,主力右后衛童磊不但防守能力出色,突破和助攻更是他的強項。但由于傳說中的合同問題,童磊“消失”了,他為球隊的出戰目前定格在9月1日,即第12輪與深圳隊補賽之戰。第16輪開始,大連人的右后衛試用了單鵬飛、劉樂、孫國文、董巖峰等多名球員、甚至包括朱挺。這當中,只有孫國文最為理想。但孫國文到了右路,左后衛又出現問題,特別是此前童磊和孫國文左右兩翼齊飛的“黃金歲月”一去不復返了。
一個疑問是,謝暉為什么始終堅持“壓著打”?這種戰術打法,可以贏得球迷的喝彩,但不能幫助球隊取得好成績。事實上,所謂“壓著打”就是當年徐根寶老師“搶逼圍”的另一種說法,實質是一樣的,就是高位逼搶。但大連人的“壓著打”與韓國、日本等亞洲強隊相比,缺乏技術含量,很多時候是中后場大腳長傳,依靠進攻球員拼命奔跑與對手爭搶1/2球的機會,搶到是運氣,搶不到是必然。特別是大連人缺乏中場的進攻組織核心,比賽更顯得像是無頭蒼蠅、到處亂撞。而老將過多的后果,多數場次比賽到了70分鐘左右,大連人的攻勢就銳減、疲軟。對手也正是利用這一弱點,采取有針對性的戰術逼平或戰勝大連人。
這不是“中國人不會打復雜足球”,而是謝暉骨子里有某種很難讓人形容的特質。說句難聽的話,大連人這種打法,只能是將球隊培養成一支“網紅”球隊,而不可能成為一支戰而不勝、無堅不摧的強隊。
或許有人會說,那是因為球員個人實力的客觀原因。并且這種打法讓人“眼前一亮”、是中超的“一股清流”。但既然沒有金剛鉆,何必要攬陶瓷活?適當變換一下比賽的節奏,或者把林良銘拉回中場負責進攻組織等等,效果會不會更好一些?中國足球的弊病,不僅僅是體能問題、不僅僅是球員在場上跑動少的問題,更多的還是個人的能力和主教練的用人思路、技戰術等原因。說實話,就是把三鎮、泰山、海港這幾支強隊交到謝暉手里、繼續采取“壓著打”的戰術,成績一樣好不到哪里去。
實事求是、因材施教、因對手施策,我認為才是好的教練。只有取得好的成績,才會是一支好的球隊。如果總是一味地追求表面的“好看”、迎合并盡情享受球迷的“口味”,不見得是真的好。
(今日頭條獨稿,未經許可禁止以非本人名字轉載!圖片全來自今日頭條免費圖片庫,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