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中國 - 118年,西陽足球歷久彌新

導讀 記者陳永報道 考察組來到梅州市梅江區西陽學校時,老國腳黃德保已經在這里等候。“這是老黃的母校,他這些年扎根梅州,為梅州足球的發展做...


記者陳永報道考察組來到梅州市梅江區西陽學校時,老國腳黃德保已經在這里等候。“這是老黃的母校,他這些年扎根梅州,為梅州足球的發展做出了很多很多貢獻。”廣東省足協主席、同樣是梅州人的葉細權介紹說。


進入了學校,首先映入記者眼簾的是一片11人制的天然球場,黃德保說,“我們小時候就在這塊場地上踢球,到現在,大家仍舊在這塊場地上踢球,只不過裝備完全不一樣了,小時候我們根本都沒有足球鞋,現在不管是孩子們,還是鎮里的鄉親們,都有整齊的裝備。”


雖然只是一所鄉鎮學校,但這里走出了一批又一批的足球運動員。老國腳黃德保自不必說,作為1980年代的國腳,他腳法細膩速度快,是邊路突破的好手。此外,前中國女足國腳張桂蓮也來自這所學校。學校還走出了原深圳平安隊員趙朋文等職業球員。有著百年校園足球歷史的西陽學校,如今仍朝氣蓬勃地大踏步向前走。




梅州市梅江區西陽學校,由梅江區西陽鎮中心小學和梅江區西陽中學合并而成的九年一貫制學校。學校歷史可追溯到1905年春天,至今已經有118年的歷史。穿越百年,西陽學校經過政府和無數社會賢達的一次次修繕,如今更是煥然一新。


和西陽學校的歷史一樣,學校的足球歷史也有百年之久。早在民國初年,這里的足球運動便開展起來,百年以來,足球始終是西陽學校最熱愛的運動,也正是這樣的足球土壤,才培養出了黃德保、張桂蓮、鐘云越、張偉球和趙朋文等一代又一代足球運動員。


實際上,西陽鎮及西陽學校,不過是梅州足球的一個縮影。2022年9月14日,梅州入選“十四五”期間第二批全國足球發展重點城市。也正是在這樣的土壤上,誕生了從李惠堂到曾雪麟、葉細權、黃德保、池明華、謝育新,再到如今的劉彬彬、葉楚貴等一代又一代優秀球員,他們為國效力,他們在職業聯賽閃耀。


百年歷史的西陽學校,如今在校園足球方面也有著全面的發展,在競爭極為殘酷的梅州市,西陽學校的初中組球隊和小學組球隊成績一直名列前茅,他們曾經獲得2000年梅縣強民首屆“尉臺杯”冠軍、2005年第14屆強民“鐘聲杯”冠軍、2007年梅縣第三屆中小學聯賽冠軍、2012年梅縣“中學生初中組校園足球”冠軍、2016年梅江區“區長杯”冠軍,近年來一直保持在梅江區和梅州市前列。


學校擁有完善的小學、初中組別的男女足球隊,2020年,西陽學校被評選為全國青少年校園足球特色學校。除了培養出眾多的專業球員,西陽學校還向高校輸送了一批又一批的球員,目前已經有34位特長生考取了理想的高中,然后又通過努力,被廣州體育學院和嘉應學院等高校錄取。




西陽學校擁有多塊足球場地,除了一塊11人制的天然足球場,學校還配有多塊五人制球場,當然,對于西陽人來說,這塊11人制的天然草皮足球場才是他們永恒的記憶。“當年我就是在這塊場地上踢球的,那時候還是土場,現在場地條件明顯好了很多,孩子們和鄉親們踢球也更舒服了。”黃德保說。


在西陽學校足球場周邊,記者還看到了許多的西陽當地人,他們三三兩兩地聚集在場地邊的大樹底下,有頭發花白的老大爺,有帶著孩子的婦女,也有假期里過來玩的在校生,大家一邊乘涼,一邊看著球場上的孩子踢球,孩童們則在場邊追逐打鬧,但目光仍舊會忍不住被場上踢球的大哥哥們所吸引。或許正是經歷這樣的潛移默化,當他們長大走向校園的時候,足球也將成為他們一生的摯愛。


黃德保顯然是這里的名人,似乎每個人都認識他,年老一點的喊他“老黃”,年輕一點的喊他“保叔”,他也不斷和鄉親們打著招呼。


記者也注意到,和很多學校的操場被封閉在校園里不同,西陽學校的這塊球場是開放的,村民們可以很方便地來到了這里,甚至可以在球場的周邊擺攤。



“沒事兒我們就來這兒坐著聊聊天,都習慣了,如果學生放學了,我們也會來這里看大人踢球。”一個村民笑呵呵地告訴記者。


在操場邊,記者碰到了學校的足球教練陳宇強,他介紹,“我們學校一直非常重視校園足球,單單初中部現在就有三名教練,還有黃偉老師和古志達老師,我們一起負責學校的校園足球,除此之外,我還是西陽鎮足協的,業余時間會組織鎮里的業余足球活動,鎮里的很多業余足球比賽都是在我們這塊場地上進行的。”


陳宇強也透露了西陽學校足球隊與眾不同的地方:“我們一直有一個傳統,那就是學校的足球隊經常和鎮里的業余球隊進行交流,這可能是我們學校和別的校園足球學校最不一樣的地方,別的地方學校一般不會和社會足球隊踢球,怕出事,但我們從來沒有這個擔心,鎮里的足球隊都很會踢球,也很文明。同時,這些熱心的前輩在比賽中會經常指出小隊員的不足。可以說,西陽足球隊的教練員不是個體,而是整體。這可能也是我們足球隊的一個小優勢。”


2020年,這塊場地上舉行了“滿天星”訓練營活動。2021年,西陽學校首屆校園足球文化節在這塊場地上舉行。西陽學校的這塊足球場,不僅僅成了西陽一代代學子的回憶,也是西陽所有老百姓共同的寄托,可以這么說,這是西陽鎮的一個地標。




以西陽學校為核心,梅江區西陽鎮的足球運動也如火如荼地開展起來。其中,梅江區西陽鎮足協和梅州市皇樽足球俱樂部發揮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目前,梅州的鎮級足協已經非常完善,以西陽鎮足協為例,會長梁忠華表示,為家鄉的足球發展盡心盡力,十多年感覺最欣慰的就是通過足球特長考上大學的學生有三十余人,同時也深深體會到發展足球要把發展校園足球作為重中之重。


從幼兒足球到成年業余足球,西陽足協都在積極推動。“近年來,西陽鎮足協一直堅持舉辦幼兒足球公益活動,一般都是晚上進行,現在西陽也形成了幼兒園-小學-初中的梯隊體系,至于小學和初中,每個年級也都有相應的球隊。業余足球方面,西陽鎮有鎮長杯足球賽,這也是一個歷史悠久的賽事,原來叫豐收杯,從1970年代就開始了,以村為單位組織比賽,一直持續到現在。”梅州市足協江軍祥告訴記者。


梅州市皇樽足球俱樂部成立于2016年,以公益足球為主導,與西陽學校和白宮學校共同合作,構建了不同年齡組的梯隊。俱樂部董事長黃敏此前畢業于梅州市體校,曾經投身校園足球執教,經商之后不忘足球,目前還是西陽足協名譽會長。



在西陽足協與皇樽足球俱樂部的相互促進下,也帶動了一批本地企業家共同推動足球運動發展。西陽草根足球也不斷創出佳績:2019年,西陽足球隊獲得首屆梅州市足球聯賽冠軍和全國社區足球場地設施建設試點城市足球賽(武漢)亞軍,2021年獲得廣東省室內五人制足球錦標賽冠軍。


原西陽鎮中心小學校長葉偉能感慨道:“說起來非常不好意思,我是足球門外漢,但我到了西陽小學之后,西陽的足球氛圍讓我非常感動,我們學校有男足的梯隊,有女足的梯隊,下課后,可以看到無數的孩子在踢球,他們踢得那么開心,笑得那么燦爛。雖然我不懂足球,但我特別希望學校的孩子們踢好足球,我也必須支持他們踢球。”


西陽學校校長胡鴻浩則表示:“學校也一直保持把畢業的孩子請回來的習慣,通過各種方式反哺在校的學生,比如學校的足球教練里就有從西陽學校走出去的足球特長生。還有,我們培養出去的足球特長生也會在假期回來輔導我們的學生。梅州足球生生不息,西陽足球同樣需要傳承。”


梅州市教育局副局長羅滌權表示:“梅州現在也出臺了足球人才引進的補貼標準,希望更多有志于梅州足球的人士前來梅州。”


免責聲明:本文由用戶上傳,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