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肖大哥就為大家解答關于波希戰爭的戰役,波希戰爭相信很多小伙伴還不知道,現在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1、公元前500—前449,波斯對捍衛自己獨立的古希臘諸城邦(都市國家)進行的征服性戰爭。
2、 公元前500年,雅典和埃雷特里亞(位于埃維亞島)舉行起義(米利都人起義得到小亞細亞諸城邦的支持)反對波斯統治的小亞細亞都市國家提供援助,是希波戰爭的起因。
3、直至公元前493年,波軍鎮壓起義后,才在馬多尼烏斯率領下于公元前492年春渡過赫勒斯滂海峽(今達達尼爾海峽)入侵希臘。
4、艦隊行至阿索斯角(愛琴海)時,遭到暴風襲擊,大量船只遇難(達300艘),陸上也受到色雷斯人的襲擊,波軍被迫停止進軍,僅占領色雷斯。
5、 公元前490年春,波斯王大流士一世第二次入侵希臘。
6、在統帥達蒂斯和阿塔菲尼斯指揮下,波軍(1.6—2萬人)分乘600艘艦船橫渡愛琴海,沿途攻占了納克索斯島和埃維亞島上的兩座城市,即卡里斯托斯和埃雷特里,最后在距雅典40公里的馬拉松山谷上陸。
7、同年9月,馬拉松會戰開始,米太亞德統帥指揮的雅典軍和普拉塔亞軍(9千—1萬人)大敗波軍,取得了巨大勝利。
8、公元前480年,波斯王薛西斯親自率波軍出征希臘。
9、參加這次遠征的波軍有步兵近15萬人、騎兵幾萬人和一支由1千余只艦船組成的艦隊。
10、在赫勒斯滂海峽架起兩座浮橋,在阿索斯地峽開鑿一條運河,以通行艦船。
11、第一次交戰在塞爾莫皮萊山口即從色薩利通向希臘中部的山間大道附近展開。
12、波軍突破塞爾莫皮萊后(參見溫泉關戰役),連續占領了維奧蒂亞、阿提卡和雅典諸城。
13、但在同一年內波斯艦隊在薩拉米斯島附近卻遭慘敗(參見薩拉米斯海戰)。
14、公元前479年,普拉塔亞一戰,希臘都市國家聯軍(約6萬人)擊潰波斯陸軍(7—8萬人)(參見普拉塔亞戰役)。
15、幾乎同時,波斯艦隊在米卡萊角戰中再次失利。
16、希臘海陸軍取得的幾次勝利,實際上決定了希波戰爭的勝負。
17、公元前478—前468年,波斯軍占領的都市國家大多數獲得解放。
18、希臘軍隊把戰爭移到了愛琴海海域和小亞細亞地區。
19、 公元前五世紀七十年代,希臘同盟軍在雅典統帥西門指揮下,連戰皆捷,奪取了色雷斯沿海地區、愛琴海上許多島嶼和拜占庭(今伊斯坦布爾)。
20、公元前469年,埃夫里梅東特河口一戰大敗波軍。
21、此后,戰事時起時伏,一直延續到公元前449年。
22、這一期間,希臘軍乘埃及反波斯起義之機遠征埃及(運兵艦船達200艘),但遭到了失敗。
23、公元前449年,希臘軍在薩拉米斯島交戰中再次獲勝。
24、此后雙方舉行和談,締結了卡里阿斯(雅典全權代表的名字)和約。
25、根據此和約,波斯失去了愛琴海、赫勒斯滂海峽和博斯普魯斯海峽的領地,承認小亞細亞各希臘都市國家政治獨立。
26、 點評:希波戰爭是亞洲與歐洲之間的一場規模大、時間長的戰爭。
27、希臘在希波戰爭中之所以獲勝,是因為希臘的社會經濟發展水平比波斯高,軍隊的組織編制優越,除此之外,更主要的是希臘進行的這場戰爭是解放戰爭。
28、希波戰爭結束后,希臘進入奴隸社會繁榮時期,在戰爭中身居季洛斯同盟盟主地位的雅典,也進入強盛時期。
29、希波戰爭中軍事學術得到了發展。
30、戰略上(特別是希臘軍隊)善于正確選擇每個戰爭階段的決戰地幅和主突方向以及根據情況和力量對比決定作戰方法(防御或進攻)。
31、希臘的勝利多半取決于陸軍與艦隊之間密切的戰略協同。
32、對于發展戰術和組建軍隊,希波戰爭意義重大。
33、希臘軍隊創造的方陣是早期著名的戰斗隊形之一。
34、與波軍的混亂隊形相比,方陣具有很大的優越性:步調一致、軍紀嚴明、便于指揮。
35、希波戰爭中出現了最早的戰術隊形,出現了保障戰斗隊形最要害部位——翼側的必要性。
36、希臘軍隊體制健全,有一套教育和訓練戰土的制度,在總結作戰經驗方面也作了初次嘗試。
本文就講到這里,希望大家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