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肖大哥就為大家解答關于陳太丘友期行翻譯50字,陳太丘友期行翻譯相信很多小伙伴還不知道,現在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1、譯文:陳太丘和朋友相約出行,約定在中午。
2、過了中午還沒到,陳太丘不再等候就離開了。
3、離開后朋友才到。
4、元方當時年七歲,在門外玩耍。
5、朋友問元方:“你的父親在嗎?”(元方)回答道:“等了您很久您卻還沒有到,現在已經離開了。
6、”朋友便生氣地說道:“真不是君子啊!和別人相約出行,卻丟下別人自己走。
7、”元方說:“您與我父親約在正午。
8、您沒到,這是不講信用(的表現);對孩子罵他父親,這是沒禮貌(的表現)。
9、”朋友慚愧,下車去拉元方,元方頭也不回地走進了大門。
10、2、原文:陳太丘與友期行。
11、期日中,過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12、 元方時年七歲,門外戲。
13、客問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
14、”友人便怒:“非人哉!與人期行,相委而去。
15、”元方曰:“君與家君期日中。
16、日中不至,則是無信;對子罵父,則是無禮。
17、”友人慚,下車引之。
18、元方入門不顧。
19、《陳太丘與友期》這一章出自劉義慶編寫的《世說新語》,記述了陳元方與來客對話時的場景,告誡人們辦事要講誠信,為人要方正。
20、同時贊揚了陳元方維護父親尊嚴的責任感和無畏精神。
21、擴展資料:一、字詞注釋陳太丘:即陳寔(shí),字仲弓,東漢潁川許(今河南許昌)人,做過太丘縣令。
22、太丘,縣名。
23、2、期行:相約同行。
24、期,約定。
25、期日中:約定的時間是中午。
26、日中,正午時分。
27、3、期日中:約定的時間是中午。
28、日中,正午時分。
29、4、舍去:不再等候就走了。
30、舍,放棄。
31、去,離開。
32、5、乃至:(友人)才到。
33、乃,才。
34、6、元方:即陳紀,字元方,陳寔的長子。
35、7、戲:玩耍。
36、8、尊君在不(否)(fǒu):你爸爸在嗎?尊君,對別人父親的尊稱。
37、不,通“否”,句末語氣詞。
38、表詢問。
39、9、非人哉:不是人啊。
40、哉:語氣詞,表示感嘆。
41、10、相委而去:丟下我離開了。
42、〔注意“”去”一定要翻譯成離開的意思,不能翻譯成走了。
43、〕委,丟下、舍棄。
44、去,離開。
45、相:動作偏指一方,這里指“我”。
46、二、賞析《陳太丘與友期》全文僅有103個字,卻敘述了一個完整的故事(關于守信與不守信的一場辯論),刻畫了三個有鮮明個性的人物,說明了為人處世,應該講禮守信的道理。
47、《陳太丘與友期》的精煉語言,體現在文章的始終。
48、一開頭,文章以“期行”、“期日中”、“不至”、“舍去” 、“乃至” 等幾個關鍵詞語,把事情、時間、起因交代得清清楚楚,而且,在這些交代中,還把兩個不同的人物形象(一個守信,一個不守信)一下子推到了讀者面前。
49、三、創作背景《世說新語》主要記錄了當時魏晉名士的逸聞軼事和玄言清談,這篇《陳太丘與友期》即是當時名士之間交往言談的記載。
50、四、語言風格《陳太丘與友期》一文細節微言、涵泳無窮。
51、“陳太丘與友期行,期日中,過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52、”尺寸之間起波瀾,與下文問答中“待君久不至,已去”“君與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 ”呼應。
53、友人“問”“便怒”“慚”“下車引之”,一波三折。
54、其間,先稱 “尊君”,驟然口不擇言 “非人哉”,人物情態,栩栩如生。
55、元方“門外戲”、一答一日、“入門不顧”,應對自如,宛若成人,表現出鮮明個性與獨立人格。
56、不論是情節上的起伏變化,還是人物情態上的自然生動,乃至文字之下隱藏著的本真性情、坦率品質,都值得我們琢磨品味。
57、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陳太丘與友期。
本文就講到這里,希望大家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