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正在尋找最適合游戲的 CPU或最好的工作站 CPU,那么只有兩種選擇可供選擇 - AMD 和 Intel。這一事實在兩個陣營中都產生了近乎虔誠的追隨者,以及由此產生的 AMD 與英特爾的激烈爭論,這使得就您的下一個處理器的最佳選擇獲得公正的建議變得很棘手。但在很多情況下,答案其實很明確。事實上,對于大多數用戶來說,這是對 AMD 有利的一次爆發式勝利,正如您在我們的CPU BenchmarksHierarchy 中看到的那樣。僅僅四年前,這家芯片制造商在破產邊緣搖搖欲墜,這對于這家芯片制造商來說是一次驚人的命運逆轉,這使得它的轉變更加令人印象深刻,因為它在享受了十年的主導地位后繼續讓根深蒂固的英特爾感到不安。
本文涵蓋了 AMD 與英特爾臺式機 CPU 之間永無止境的爭論(我們不涉及筆記本電腦或服務器芯片)。我們根據您對 PC 的計劃、定價、性能、驅動程序支持、功耗和安全性,根據七個標準來判斷芯片,讓我們清楚地了解競爭狀況。我們還將討論影響移動球門柱的光刻和架構。總的來說,有一個明顯的贏家,但您應該購買哪個 CPU 品牌主要取決于什么樣的功能、價格和性能對您很重要。
您可以在我們的 AMD 與英特爾CPU 基準層次結構中看到所有這些處理器的疊加情況,但隨著 AMD銳龍 5000 的發布,情況發生了變化。AMD 最新的處理器,銳龍 9 5950X 和銳龍 9 5900X,更不用說銳龍 5 5600X,顛覆了整個主流桌面陣容。有關更多信息,您可以前往我們對銳龍 5000系列的廣泛深入報道,包括定價、基準測試和可用性。首次亮相時,銳龍 5000 系列是市場上性能最高的芯片,在游戲、應用程序性能、功耗和散熱等所有重要指標上都擊敗了英特爾。
英特爾用其火箭湖回擊處理器,它們肯定會給 Ryzen 5000 產品線帶來壓力。Rocket Lake 帶來了 19% 的 IPC 改進和高達 5.3 GHz 的高時鐘速度,使用旗艦 Core i9-11900K,但芯片仍然蝕刻在老化的 14nm 工藝上。這意味著新芯片最多只有 8 個內核,而不是英特爾上一代芯片的 10 個內核。令人驚訝的是,Willow Cove 架構的 IPC 爆炸式增長幫助英特爾縮小了與 AMD 的性能差距。在某些情況下,英特爾甚至在重要的價格范圍內贏得了關鍵勝利,尤其是主流游戲芯片。
英特爾也將在今年晚些時候推出其Alder Lake芯片,以全新的混合架構徹底重新定義 x86 臺式機 PC 芯片。不要被搶風頭,AMD 的新 CPU 具有3D V-Cache將于今年晚些時候投入生產。這些芯片將帶來高達 15% 的游戲性能提升,這要歸功于搭載在增強型 Zen 3 處理器上的幾乎無法想象的 192MB 三級緩存。這意味著 AMD 與英特爾的戰斗可能會轉移到今年年底,但這是當前市場狀況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