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點沒寫完的作業就不寫了,作業熔斷引爭議:到底是減負還是縱容?

導讀原標題:9點沒寫完的作業就不寫了,作業熔斷引爭議:到底是減負還是縱容?2月15日,“常州博愛小學啟用作業九點熔斷機制”的話題沖上熱搜。...

原標題:9點沒寫完的作業就不寫了,作業熔斷引爭議:到底是減負還是縱容?

2月15日,“常州博愛小學啟用作業九點熔斷機制”的話題沖上熱搜。

話題源于常州市博愛小學發出的一項通知,宣布本學期啟用作業“九點熔斷機制”——超過晚上9點就無條件停止作業,未完成的作業隔天也不用補做,旨在保障學生充足睡眠時間。

“九點熔斷機制”一經公布就引發熱議,有家長認為這可以讓孩子早點睡覺,有利于保證學生的睡眠時間,有家長則認為,這不是鼓勵孩子“摸魚”?

那么,一線名師、校長及教育學者對此是什么看法?

據報道,常州市博愛小學近日發出通知,宣布為保障學生充分的休息時間(10小時睡眠),春季學期學校將嚴格控制作業總量與時間,啟用“九點熔斷機制”,即超過晚上9點,采取無條件停止作業的措施,未完成作業的第二天也不用補做。

學校相關負責人表示,作為學校方,本學期啟用這個機制,意在讓老師們提高課堂效率,注重提優補差,尤其要在課堂上關注后進生的學習,讓問題在課內解決。課后作業要精選,注重基礎之上的思維深度,以此提升學生的核心素養。減少重復、機械性作業,抓好課后服務主陣地,在第一時段爭取完成作業,才能為準時睡眠、確保睡眠時間和睡眠質量提供支持。

▲網友們關于“九點熔斷機制”的討論

紅星新聞記者梳理發現,2022年4月,江蘇省教育廳辦公室曾發布簡報,將常州市全面建構中小學作業管理的“三三四”常州模式予以推廣。其中提到,常州市學校統籌作業結構比例,建立“作業熔斷”機制。常州市翠竹中學對少數作業完成有困難的學生,允許家長申請“作業熔斷”;對經努力仍然不能完成家庭作業的學生,家長可自行實施“作業熔斷”。

不僅如此,多地學校也都曾陸續嘗試推出作業“熔斷機制”,只是在具體實施上有所不同。

例如,阜陽清河小學2021年9月實施作業“超時熔斷制度”——不管是什么原因,不管是哪個學科的作業,只要超過晚上9點,或總用時超過60分鐘,必須停止,并且不需要補做。

阜陽市第一初級中學規定,每天書面作業平均完成時間不超過90分鐘,推行“初中生晚上10點后不作業”行動。個別學生經努力,到晚上10點仍完不成書面作業的,經家長簽字確認后,可以拒絕完成剩余作業,按時就寢,確保充足睡眠。

紹興市蕺山小學教育集團規定,若因作業量、作業難度、學生生病等情況無法完成作業,可由家長通過書面說明、電話溝通、網絡留言等方式告知任課教師或班主任,停止完成作業。事后可以視情況免做,或以降低要求、延遲上交等方式處理。

當然,對于作業“熔斷機制”,不少學校也提出了自己的具體要求,如作業熔斷必須由家長提出,而不是孩子提出。家長要在充分研判孩子的努力程度、做作業的狀態、作業量等基礎上,慎重提出。當天作業熔斷后,要注意觀察孩子后續作業情況,不斷指導、鼓勵孩子提高作業效率。

對于作業“熔斷機制”,家長、老師、教育專家又是如何看待?

家長陳女士表示,“我贊成這種機制,這個機制比較人性化,可以讓孩子早點睡覺,有利于保證孩子的睡眠時間。”但她也有自己的擔心,如果大力倡導這樣的機制,是否會讓孩子拖延癥變得更嚴重。

另一位家長張女士則談到,如果目的是要讓學生早睡,完全可以通過很多方式來開展,但自己不支持這種方式。“比如,可以通過減少作業數量、讓學生提高學習效率等措施實現,但像這樣的措施,誰來確保不會助長學生不寫作業、拖延作業的不良風氣?”

“‘九點熔斷機制’是對小學生的保護,但初衷肯定不是放縱。”在成都市雙林小學副校長王維令看來,目前成都市小學都是這樣執行的,一二年級不布置作業,三至六年級書面家庭作業完成時間要求不超過1小時,只是沒有提出這樣的專業術語。

▲成都此前出臺中小學家庭作業規定:一二年級不布置書面作業

在王維令看來,處在“雙減”的大背景下,實行“九點熔斷機制”能夠讓老師將目光聚焦于提高課堂教學質量上來,提醒老師主動去優化作業設計,為學生減少重復性、機械性作業,多設計能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個性化、創意性作業。

此外,該機制也能在一定程度上緩解家長輔導作業的焦慮情緒,對于良好親子關系的建立有積極意義。但實施過程中,家長與教師一定要做好充分溝通和思考,要根據不同學生特點來優化方案,畢竟每個孩子的特點是不同的。

成都樹德中學初一班主任許名勇則談到,學校采取作業“九點熔斷機制”的措施,對小學生來說是比較不錯的,因為大多數小學生都能在延時服務課完成作業,至于初中生而言,初一、初二其實也能在九點完成作業,不過初三要面臨中考壓力可能會比較困難。

他同時表示,這種方式也對老師帶來一定的考驗。“老師只有采用精講精練等方式來布置好作業,才能讓孩子真正有所收獲,并且得到一定程度的提升。”反之,如果老師布置的作業都是重復、繁瑣的,“九點熔斷機制”并不會起到太大的作用。

成都另一不愿透露姓名的老師則表示反對。“我不是反對作業熔斷,更不贊成刷題,我只是反對這種解決問題的方式,作業多了做不完,為什么解決方式是允許他不做,而不是去查原因呢。”該老師說,如果作業本來已經很少,但孩子就是故意拖延、故意等著9點到來,那又該如何解決呢?“我認為有些東西要遵循基本的教育規律,刻苦的精神、競爭的精神該倡導的,還是不能全丟了。”

中國家庭教育學會副會長、中國青少年研究中心研究員、家庭教育首席專家孫云曉公開表示,中小學孩子睡眠不足,是個值得重視的問題。因此,作業“熔斷機制”對保障中小學生睡眠來說,是一個保護性的措施,值得肯定和推廣。但不是說一個熔斷機制就能解決所有問題,孩子作業完不成,原因是復雜的,需要認真對待,老師和家長應該進行反思,比如作業布置得合不合理、孩子完不成作業的原因是什么等等。

紅星新聞記者 殷建 綜合中國新聞網

編輯 陳怡西

免責聲明:本文由用戶上傳,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