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姓名人(魏姓)

導讀 您好,肖大哥就為大家解答關于魏姓名人,魏姓相信很多小伙伴還不知道,現在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1、魏姓血緣可上溯至軒轅黃帝 本房家譜記載...

您好,肖大哥就為大家解答關于魏姓名人,魏姓相信很多小伙伴還不知道,現在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1、魏姓血緣可上溯至軒轅黃帝 本房家譜記載 (以下簡稱譜載) : “黃帝生少昊,少昊生嬌極, 嬌極生帝嚳,帝嚳生后稷,后稷生不窟,不窟生鞠,鞠生公劉,公劉生慶節,慶節生皇仆,皇仆生差弗,差弗生毀喻,毀喻生公非,公非生高圉,高圉生亞圉,亞圉生公叔祖,公叔祖生古公,古公之子曰季歷,孫曰文王,曾孫曰武王,是以傳流,昭然可考。

2、如我魏姓,文王之庶子,武王之弟,名高,封于畢,姓畢,畢公高之裔曰畢萬。

3、”這段記載與國史記載基本一致,說明我魏姓與軒轅黃帝是一脈相傳的。

4、 需要指出的是這段譜系是斷斷續續的譜系,畢高公至畢萬公之間斷代達十二或者十三代,而軒轅黃帝至周文王遠不止十九代,原因有二,其一,代間距特長,達七八十歲;其二,夏,商,周王一室均為軒轅黃帝之后裔,帝嚳四妃,姜源生稷,稷乃周王室之祖先;夏禹為軒轅黃帝之玄孫,周文王與商紂王為同時代人,按夏商周斷代工程公布的年表計算,夏朝計二十代王朝,商朝計三十一代王朝,自軒轅黃帝至商紂王為五十四代,而同時段的軒轅黃帝至周文王卻僅十九代,筆者認為軒轅黃帝至周文王應五十至六十代之間。

5、 魏姓始祖萬公比孔姓始祖孔子早一百多年 譜載:六世祖魏舒,晉平公時為正卿,昭公時為司馬,賞舉彌牟,賈辛,趙朝,韓固,知徐吾,司馬巫,孟丙,樂宵,僚安九人為大夫,并舉戌(筆者注:戊即魏戊,舒公三子,因是魏氏家譜故省略魏字)為梗陽大夫,共舉十人,仲尼聞魏子之舉也,以為義曰:“近不失親,遠不失舉,可謂義矣,又聞其命賈辛也,以為忠,宜其長有后于晉乎。

6、” 仲尼即孔仲尼也;魏子是孔仲尼對我六世祖魏舒公的敬稱,春秋戰國時期,對有學問的人敬稱某子,如孔子,墨子,孫子等等。

7、上述記載說明孔仲尼與我六世祖魏舒為同時代人。

8、孔仲尼生于公元前551年,而我魏姓始祖畢萬公受封于魏是晉獻公十六年即公元前660年,如三十歲受封于魏則畢萬公誕生應是公元前690年,我魏姓始祖畢萬比孔仲尼還早五代約一百三十九年。

9、 魏姓誕生應為晉獻公十六年 魏姓誕生何時?有兩種觀點,一為晉獻公十六年,二為秦代。

10、持秦代觀點的依據是秦兼并魏國,滅魏假一族,后旁系子孫奔巨鹿,于后以魏國為姓。

11、秦代以前有無魏姓,答案是肯定的,現舉一二例為證。

12、大名鼎鼎的信陵君,秦以后的史家均稱魏無忌,未見畢無忌,王無忌的記載,這是其一;其二,本文前面提到的孔子稱我六世祖魏舒公為魏子,治學嚴謹的孔子是不會將姓氏弄錯的。

13、 . 晉獻公時,原屬晉國的三個小國霍、耿、魏叛亂,畢萬公帶兵平息了叛亂,鑒于萬公功勛卓著,晉獻公將魏地封與他,時值晉獻公十六年即公元前661年,萬公一生二姓,晉獻公十六年前姓畢,其后姓魏,在周代,以封地為姓司空見慣,如我畢姓始祖畢公高原姓姬,其兄周武王封畢地與他就改姓畢了。

14、畢萬公改姓魏后曰魏萬,晉國當時有一個專司預測的官員卜偃對魏萬二字進行了折字曰:萬,滿數也,魏大名也。

15、便是明證。

16、晉獻公十六年筆者推算歲次為庚申,距今已2666年矣。

17、 綜上所述,我魏姓血緣上溯可至軒轅黃帝,魏姓誕生距今已2666年,萬公至筆者達八十九代,我魏姓歷史可謂源遠流長. 魏姓分布魏氏早期主要是在今山西、河南、山東省境內發展繁衍,也有部分分居于今湖北、湖南省境。

18、魏公子無忌之孫魏無知的5世孫魏歆定居于巨鹿(今屬河北)。

19、魏無知有兩個玄孫,一個叫魏諶,定居清河;一個叫魏漢,定居任城。

20、此外,秦始皇統一六國后,曾"徙天下豪富于咸陽十二萬戶"。

21、魏氏有部分人遷至今陜西省境內。

22、東漢時江南一些地方已有魏姓居民。

23、唐初,陳政、陳元光父子入閩開辟漳州,隨行將佐有魏有人、魏仁浦,后均在福建安家。

24、唐代有魏慕中自巨鹿徙居江西南昌,歷15世,有一支移居福建寧化石壁村,又歷11世,有魏才祿,生4子:長子魏元,移居廣東長樂;二子魏亨,移居福建上杭,5代孫邦政又移居廣東龍川;三子魏利,留守祖墳;四子魏貞,有一子移居廣東揭陽,還有一子居海豐。

25、魏元的裔孫魏應浩、魏特敬于乾隆年間遷至臺灣新竹縣;裔孫魏鼎高于清朝咸豐三年去美國,后到加拿大定居;裔孫魏松于1910年到印尼,開錫礦致富,曾任馬來西亞立法議員。

26、魏姓家譜江蘇:魏氏宗譜四卷、魏氏族譜八卷首一卷、魏氏族譜六卷、紹繼堂魏氏族譜四卷浙江:魏氏太廉堂進主冊不分卷、蘭風魏氏宗譜八卷、慈水魏氏宗譜二十八卷、山陰吳塘魏氏宗譜十卷、黃巖魏氏宗譜六卷河南:汜水魏氏族譜六卷、項城魏氏族譜、鎮平魏氏族譜五卷、魏氏族譜一卷 湖南:魏氏五修族譜二十卷首一卷、魏氏五修族譜八卷首四卷、衡陽魏氏宗譜四十卷首一卷四川:華陽魏氏宗祠族譜一卷、魏氏支祠族譜一卷、魏氏譜牒一卷、魏氏族譜一卷魏氏族譜不分卷、續魏氏族譜不分卷、濂南下魏重修族譜不分卷。

本文就講到這里,希望大家會喜歡。

免責聲明:本文由用戶上傳,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