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肖大哥就為大家解答關于閻浮提眾生其性剛強,難調難伏,閻浮提相信很多小伙伴還不知道,現在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1、兩者之間開始是相同的,“娑婆”是“娑婆世界”的簡稱,原指我人所住的“南閻浮提”,后世遂成為釋迦佛所教化的三千大千世界,而總稱百億須彌山世界為“娑婆”,并以釋尊為“娑婆世界”的本師。
2、這樣,兩者就不同了,“娑婆世界”大,而“南閻浮提”只是此娑婆世界,即:三千大千世界中一個小世界內的南瞻部洲。
3、佛教宇宙觀主張,宇宙是由無數個世界所構成,一千個一世界稱為一小千世界,一千個小千世界稱為一中千世界,一千個中千世界為一大千世界,合小千、中千、大千總稱為“三千大千世界”,此即一佛的化境。
4、也就是現在所說的“娑婆世界”。
5、而梵語“閻浮提”,是洲名,華言“勝金洲”。
6、“閻浮”是樹,“提”是洲名;因樹立稱,故名“閻浮提”。
7、因為此洲在須彌山南方堿海中,故稱“南閻浮提”,也就是我們現在的住處。
8、須彌山,意譯“妙高山”,原為印度神話中的山名,為佛教宇宙觀所沿用。
9、即:須彌山是聳立于一小世界中央的高山。
10、此山為一小世界的中心,山形上下皆大,中央獨小,四王天居山腰四面,忉利天在山頂,山根有七重金山,七重香水海環繞,在金山外有堿海,堿海之外有大鐵圍山,四大部洲即在此堿海的四方。
11、其中的南洲,在須彌山南方堿海上的大洲,即“南閻浮提”。
12、如上所說,因為兩者分別代表大小不同的兩個概念,所以,有兩種不同的叫法。
13、“娑婆世界”大,為三千大千世界之總名,剎土無量,名稱亦無量。
14、若就釋尊應化的本生剎土而言,“娑婆”是堪忍之義,譯作“忍土”。
15、因為此世界的眾生堪能忍受十惡、三毒及諸煩惱而不肯出離,故名“堪忍”世界,簡稱“忍土”。
16、而“南閻浮提”只是其中一小世界中的一洲。
17、擴展資料:阿彌陀佛和釋迦牟尼佛的區別釋迦牟尼是佛教的創始人,也是有史以來我們這個娑婆世界修出來的惟一的佛。
18、但是你會發現,我們在生活中聽到更多的都是“阿彌陀佛”和“喃無阿彌陀佛”。
19、一、釋迦牟尼佛和阿彌陀佛的區別是:釋迦牟尼佛是娑婆世界(我們于娑婆世界)的教主,阿彌陀佛是西方極樂世界的教主。
20、二、釋迦牟尼佛降生在印度,以王子身份出家學道,示現成佛,壽命80歲,距今不到3千年。
21、釋迦牟尼在《阿彌陀經》里告訴我們,阿彌陀佛于十劫以前成佛。
22、“劫”是佛教中一個非常大的數字,所以阿彌陀佛成佛在先,釋迦牟尼成佛在后。
23、三、因釋迦牟尼出生于印度,對我們來說于西方,所以說是西方教主。
24、阿彌陀佛的極樂世界在我們這個娑婆世界的西方,所以也說是西方教主,但兩者含義完全不同,一般說西方教主常指阿彌陀佛。
25、四、釋迦牟尼在我們這個娑婆世界是佛祖,是最大,示現在此地教化眾生。
26、而西方三圣是指常住在西方極樂世界的三位佛菩薩,所以不包括釋迦摩尼佛。
27、五、釋迦牟尼佛和阿彌陀佛的關系可以比喻為兩個學校的校長,阿彌陀佛這個校長在極樂世界收學生去他那上學進修,最后畢業成佛。
28、釋迦牟尼佛這個校長在這個娑婆世界輔導我們好好學習,考上極樂世界這所大學。
本文就講到這里,希望大家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