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正面“迎戰”華為:搭載全球首顆3nm芯片,股價卻跌了

導讀 原標題:蘋果正面“迎戰”華為:搭載全球首顆3nm芯片,股價卻跌了iPhone 15系列發布碰上華為新機發售,高端市場一戰誰贏誰輸,是近期手機...

原標題:蘋果正面“迎戰”華為:搭載全球首顆3nm芯片,股價卻跌了

iPhone 15系列發布碰上華為新機發售,高端市場一戰誰贏誰輸,是近期手機市場最大的看點。

北京時間9月13日凌晨,蘋果召開名為“Wonderlust”的發布會,推出iPhone 15系列新品。新機外觀上最大的改變是全系搭載“靈動島”、告別“劉海屏”,充電接口由Lightning切換為USB-C。

價格上,iPhone15售價5999元起;iPhone 15 Plus售價6999元起;iPhone 15 Pro售價7999元起;iPhone 15 Pro Max 售價9999元。值得注意的是,繼iPhone13“加量不加價”后,蘋果轉向漲價路線,iPhone 14 Pro部分內存版本相比前代已漲價,此次iPhone 15系列繼續階梯式漲價。

iPhone 15將預購日定在9月15日,發售日定在9月22日,時間上可能與華為Mate 60 Pro等新機重合。華為Mate 60 Pro近日上架開售,Mate 60 Pro+和X5開啟預售,第一財經記者從多個深圳華為門店了解到,Mate 60 Pro迅速缺貨,幾款新機都要預定,具體配置還待發布會公布,發布會或定于9月15日至9月底。消費者需在兩個高端機品牌間作出抉擇。

值得注意的是,蘋果盤中一度大跌2.5%,最終以下挫1.71%收盤,總市值跌破2.8萬億美元。

告別Lightning充電接口

漲價、芯片迭代、充電接口和外觀改變是iPhone 15系列主要的變化。相比iPhone 14系列,iPhone 15系列階梯式漲價。iPhone 15、iPhone 15 Plus、iPhone 15 Pro起售價與上代相同,但256GB內存版本比上代漲價100元,512CB內存比上代漲價300元,iPhone 15 Pro 1TB內存比上代漲價500元。iPhone 15 Pro Max取消128GB內存,其他內存版本比上代漲價100~500元。

自iPhone 14起,蘋果不再推出小屏的mini系列,而新增定位高于iPhone、低于iPhone pro 的iPhone Plus,高端化整體上移。

iPhone 15配置相比上代提升主要體現于芯片。iPhone 15和15 Plus搭載A16芯片,采用4納米工藝。iPhone 15 Pro和15 Pro Max搭載新的A17 Pro芯片,采用3納米工藝。據介紹, A17 Pro圖形處理器比iPhone 12 Pro中的提速最高70%,相比A16有最高4倍光線追蹤速遞、最高20%的圖形處理器速度提升及最高2倍神經網絡引擎速度。鑒于芯片迭代,蘋果發布會重點介紹游戲性能,展示了《全境封鎖:曙光》等游戲。此外,iPhone系列強化了鏡頭組,iPhone 15 Pro Max搭載了一顆近似潛望設計的5倍長焦鏡頭。

除此之外,iPhone 15相比上代的區別主要是在設計和外觀上。iPhone 15系列全系搭載“靈動島”,不再采用“劉海屏”。iPhone 15 Pro使用鈦合金設計,減少了機身重量,且取消靜音按鍵,改為Action按鍵。另一大改變是iPhone淘汰用了近10年的Lightning充電接口,iPhone 15系列改為目前廣泛使用的USB-C接口。不過,iPhone 15官網標注的USB-C電源適配器仍是20W,與iPhone 14沒有太大差別,30分鐘最多可充至50%電量。

“雖然iPhone 15系列有諸多‘第一次’提升,但隨著安卓廠商在旗艦產品上投入加大,iPhone 15系列將面臨更大調整,極有可能改變過去幾年蘋果在中國高端手機市場(單價600美元以上)一騎絕塵的局面。”IDC中國高級分析師郭天翔向記者表示,iPhone 15和15 Plus升級到4800萬像素攝影,15 Pro Max獨占潛望式長焦鏡頭,相比之下安卓旗艦手機攝像頭像素大多在5000萬以上,潛望鏡頭還下放到中端產品線。不過,蘋果憑軟硬件協同和算法調校優勢,影像升級仍值得期待。

與華為新機一戰

iPhone 15系列發布碰上華為新機發售,高端市場一戰誰贏誰輸,是近期手機市場最大的看點。

8月29日,華為發售Mate 60 Pro,隨后預售Mate 60 Pro+和折疊屏X5,華為手機有逐漸回歸之勢。其中。Mate 60 Pro售價6499元起,加上還未公布手機的Mate 60 Pro和X5,華為新機價格段位很可能與iPhone 15大面積重合。華為發售或預售新機后,A股市場上,華為相關概念股開啟“漲停潮”。

第一財經記者此前了解到,部分華為供應鏈企業已感受到市場回暖,并期待華為出貨量繼續提升拉升行情。半導體信息平臺TechInsights則預計,華為智能手機整體今年出貨量預計將達到3500萬部,同比增長36%,到2023年底,Mate 60 Pro在中國的出貨量預計將超過100萬部。

華為相關概念股掀起漲停潮的同時,蘋果股價波動下跌,9月1日~9月12日,蘋果股價累計下跌6.16%。蘋果發布會當天,當地時間9月12日,蘋果股價則下跌1.71%,收176.3美元/股。

9月12日,第一財經記者走訪深圳多家手機門店看到,即便華為新機還未公布完整配置,華為手機門店仍多有消費者看華為新機并詢問到貨時間,多家華為門店預定新機量達數百臺。某商場內,已預售新機的華為、仍待iPhone發布會的蘋果,兩家對面門店的熱鬧與冷清形成對比。

第一財經記者近日在北京華貿中心蘋果專賣店走訪,店員則介紹,華為Mate 60系列新品未對門店銷量造成明顯沖擊,蘋果生態用戶不會輕易更換為安卓系統手機。蘋果新機發布前,不少消費者是因舊機可能降價、新機可能漲價而前往選購iPhone 14。

iPhone 15發布會后,蘋果與華為將形成“正面對決”,高端手機市場將面臨一輪調整。華為此前出貨量下降后,蘋果成為高端手機市場的最大贏家。IDC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中國600美元以上手機市場中,蘋果市占率達67%,華為市占率15.6%。Couterpoint數據顯示,2023年第二季度,在全球智能手機營收同比下降的情況下,蘋果公司在全球智能手機營收和營業利潤方面領先,份額分別達45%和85%,創最高季度記錄。

不過,iPhone也面臨市場壓力。據IDC數據,蘋果產品均價從去年第四季度明顯提升,超1000美元,環比增長12%,但國內手機市場低迷且消費者需求疲軟,使蘋果不得不從今年3月開始降價促銷,至今年第二季度整體均價回落至971美元。iPhone 15除起始存儲規格外的價格繼續提升,預計上市初期產能影響供貨不足,市場價格難有優惠,受市場環境影響,若該系列銷售低于預期,蘋果還可能降價促銷。

天風國際分析師郭明錤此前在社交平臺上表示,若蘋果維持明年下半年iPhone訂單不變,則2023年iPhone出貨量可望達2.2億–2.25億部,超越三星成為最大智能手機品牌。

免責聲明:本文由用戶上傳,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